心理辅导技术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21-09-26 01:21张银萍王东宁
求知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初中教学班级管理

张银萍 王东宁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态较为浮躁,不服管教的现象频繁发生,这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由于步入青春期,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对学生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心理辅导技术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心理辅导;初中教学;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02-02

引 言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学生在学校待的时间比较长,很多时候,学生的习惯及其对事物的看法都是在学校养成的。因此,在当前的教育中,班主任应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关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及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初中生多数已经步入青春期,其精力充沛,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往往会产生早恋、暴躁等行为。学生出现这些行为一方面是生理的冲动,另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理性的意识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强化班级管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能够遏制学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但是这种强制的手段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无法处理好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们自我意识过重、好胜心强,有时候很难正确看待班主任的管理,与教师的关系在这个时期也比较紧张,导致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班主任需要利用心理辅导技术指导学生的思想,以保证管理工作有效开展[1]。

具体而言,班主任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工作的过程中,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主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并提前对学生进行干预,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工作很多时候需要班主任注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所以学生对此项工作不是很抗拒,而且班主任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能更好、更快地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对症下药,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整个班级氛围变得更加健康、向上。

二、心理辅导技术与班级管理工作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可以从学生个人角度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是学生个人角度。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班主任需要对当前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纠正。如果这个时期学生学习的精力不足,生活中出现暴躁、易怒的现象,就说明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需要班主任进行干预。班主任这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疏导,如果学生的症状较轻,班主任的辅导通常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如果学生接受班主任辅导之后,依旧没有发生变化,班主任就应该和家长进行合作,形成立体的、囊括学生全部时间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这能够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氛围中纠正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

其次是宏观调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除解决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外,还要对班级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班级风气是教师主要的关注点,如果班级内出现了“排挤”现象,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班级团结。因此,班主任在这个方面进行干预时,需要制订一个目标,让班级所有人都为之共同努力,从而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应在班级活动中多宣传同学间团结互助的好处,尽量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个别教育的方法,同时制订一个目标,让班级所有学生都为之努力;通过引导教育,以自身的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友爱、宽容、理解的良好班级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心理辅导技术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班主任应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解决学生生活及学习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增强班级整体的凝聚力,让班级中的学生增强责任感,从而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度过初中生活。想要达成这一目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心理辅导技术。

(一)构建新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阶段中非常重要的引导者,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學生应构建良好的关系。其实,初中生的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都是缺乏关怀及理解造成的。因此,班主任应多关心学生,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应耐心引导学生,否则会让学生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叛逆心理,这对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所以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班主任应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不管课上还是课下,班主任都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这样才能树立一定的威严,让学生信任自己,并在遇到问题时采纳自己的建议。

其次,班主任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一位学生较为内向,不愿意和他人进行交流。对此,班主任就应该主动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让该学生和一些性格外向且温和的学生一起开展活动。这样既能够消除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又能够打开缺口,让内向学生融入班集体。但是如果学生抗拒融入集体,班主任就应对学生这种心理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症下药,设计相关的方案帮助学生融入集体。

最后,班主任应是班级的一部分,不能够以一种凌驾于班级之上的态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劝。比如,在一些活动中,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节目,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还能够让班级气氛更加融洽。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承担引导的角色,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初中教学班级管理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