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员精准化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1-09-26 12:53贾舒宜王海鹏唐田田潘新龙
中国信息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师德师教员高校教师

贾舒宜 王海鹏 唐田田 潘新龙

近年来,我国高校规模在不断拓展,对高校优秀教师的需求也有所提升。如今,由于高校教师的队伍更加年轻化,且高校年轻教师的学历优势更为明显。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符合现代化教学标准。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教员进行精准化培养,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大数据概况

大数据信息自身所具备的显著性特征,是能够在浩瀚的数据信息中快速发现其内在的本质联系,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纳从而得出全新的理论知识。在高校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数据的确是一项具有科学依据的技术方法,科学正确的应用大数据信息化对其教学管理进行建设,能够有效增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对高校教师的精准化培养。创新、优化改革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导向,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自身就应该有所提升,对高校教师精准化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了解。尽快适应大数据信息时代,取其精华,从根本上建设大数据数据平台或模型,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进行收集分析,深度分析其个性化发展方向。

二、“精准培养”理念的内涵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员精准化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借鉴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理论和原则,通过调整教育教学资源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细化人才培养方案等要素,在人才培养供给侧方面实现“精准供给”,标准明确、重点突出、发力精准地进行人才滴灌式培养,从而不断满足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

三、对高校教员进行精准化培养的意义

(一)符合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教员作为保障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推动与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队伍。因此,对高校教员进行精准化培养,并构建与成立优秀的教师团队。如今,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体系中,且发挥重要引导作用,采用科学方法对高校教师进行精准化培养,已经是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能够应对教学变革带来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不论是教学方式,还是高校教师角色,都发生了转变,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教师的需求,对高校教员进行精准化培养,能够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积极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以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环境与教学设备建设,实现高校教员精准化培养

高校作为为国家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在现代化科技时代,教学重点放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科技人才方面。教师的职业是神圣与伟大的,应该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关注与崇敬。社会应该为高校教师举办学习活动,对高校教师进行精准化培养,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从而增强高校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国内高校发展除了在不断招纳专业型优秀教师、不断增强高教软件设施外。还应该对高校教育教学的硬件设备进行优化与完善,为高校教师提供教学便利,使教师的模范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学环境对高校教师思维观念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高校教师的成长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提升。而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潜在的教学资源,高校在长期发展与经验累计过程中,所沉淀的校园文化能够对高校师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增强高校教师职业归属感。

五、建立高校教师精准化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注重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组织与领导

高校党委部门应该重视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并加以规范指导,成立培养与管理教师师德师风的领导团队,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制度,从而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科学治理。此外,高校还应该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与各二级学院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产生的引导作用。将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当成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为高校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舒适环境。从而实现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二)建立大数据平台,对教师进行精准化培训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信息意识的培训,让教师从内心里意识到信息化时代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改变。通过建立系统的信息技能培训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训方法,能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大数据时代为教师教学资源提供了充足可靠的信息和数据,精准化培养也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定期开展教学活动,且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及意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借助精准化培养,突出高校教师个性化特征

通过精准化培养,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创新意识等都有所提高,将高校教师的优势充分展现。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操守,将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职业观念牢记心中。此外,高校还应该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到提升专业能力与专业水平的实践活动中,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因此,通过精准化培养,能够鼓励教师展开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高校作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场所,专业技术人才是高校管理系统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信息化的根本。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只有通过参与精准化培养,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够实现自身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此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四)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大数据素养,满足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需求

创新、优化改革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导向,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高校应该对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探索与了解。高校要想对发展现状进行革新与完善,就需要尽快适应大数据信息时代,取其精华,从根本上实现转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高校教师发展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海量的数据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需求,但另一方面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信息数据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负荷,因此,教师只有具备大数据素养,才能够有效处理数据。为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模式,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师还应该加强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学术水平,为提升高校教员的教学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语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教学模式正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学体系与大数据时代的深度交融,给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强有力支持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高校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增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提升,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高校教师作为教学任务以及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意识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必要性,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大数据所帶来的挑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将其与教育相结合,实现大数据为教育领域服务的目的。

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大学

猜你喜欢
师德师教员高校教师
晚上好, 教员先生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晚安,教员先生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