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忠 耿传营 吴垠 刘爱军 冷芸 李燕郴 高文 陈文明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常见的恶性浆细胞肿瘤。骨髓瘤细胞可在骨髓内恶性增殖,激活破骨细胞,从而引起骨骼破坏;也能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使正常的多株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制;MM患者常出现贫血、肾衰竭和骨髓瘤髓外浸润所致的各种损害[1-3]。目前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等新药为基础的诱导方案提高了MM患者的缓解率,也是一线诱导的治疗选择[4-6]。然而,进口的硼替佐米价格居高不下,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国产硼替佐米(昕泰®)已获批上市,较进口硼替佐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如果两种药物临床疗效相当且安全性相似,临床上选择国产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既可降低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也可大幅度降低医保支出,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国产硼替佐米(昕泰®)在国内已经获批上市超过3年,但尚未见大样本临床数据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本院应用以国产硼替佐米(昕泰®)为基础方案进行治疗的MM患者的临床数据,以探索该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5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新诊断的MM(new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NDMM)及复发/难治MM(relapsed/refractory MM,RRMM)患者为研究对象。MM诊断及分期根据2014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收集患者年龄、性别、M蛋白类型、疾病分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临床数据。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1-科-409)。
所有患者均采用含国产硼替佐米(昕泰®)的诱导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如下:BD方案(硼替佐米1.3 mg/m2,d1、4、8、11,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5~20 mg,d1~5、8~12,静脉注射)15例;BTD方案(硼替佐米用法同上;沙利度胺100 mg/d每晚睡前服用;地塞米松用法同上)22例;BCD方案(硼替佐米用法同上;环磷酰胺300 mg/m2,d1、4、8、11,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用法同上)27例;BDD方案(硼替佐米用法同上;多柔比星脂质体30 mg/m2,d1,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用法同上)19例;BRD方案(硼替佐米用法同上;来那度胺25 mg,d1~14,每日早餐后服用;地塞米松用法同上)16例;BRCD方案(硼替佐米用法同上;来那度胺25 mg,d1~14,每日早餐后服用;环磷酰胺 300 mg/m2,d1、4、8、11,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用法同上)18例。以上方案均以21 d为1个周期。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原发病治疗,还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骨髓瘤相关骨病、贫血、肾病以及必要时的抗感染和造血生长因子应用等。
每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若患者无法耐受治疗,停止治疗1周内评估疗效。根据2014 IMWG标准评估疗效,主要指标包括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微小缓解(M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ORR)=[(sCR+CR+VGPR+PR)/总例数]×100%。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不良事件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命名标准(CTCAE)5.0版进行分级。
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中位数及范围描述,治疗反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百分数计算。
本研究共收集了117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55例;中位年龄62岁(范围:38~82岁)。NDMM患者80例,RRMM患者37例。IgG型占41.0%(48/117),IgA型和轻链型占比均为26.5%(31/117),IgD型和非分泌型占比较少,分别为5.1%(6/117)和0.9%(1/117);Durie-Salmen分期(DS分期)Ⅰ/Ⅱ期占13.7%(16/117),DSⅢ期占86.3%(101/117);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Ⅰ/Ⅱ期占42.7%(50/117),Ⅲ期占57.3%(67/117);新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evised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R-ISS)Ⅰ/Ⅱ期占69.2%(81/117),Ⅲ期占30.8%(36/117),见表1。
表1 1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基线特征[n(%)]Tab.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117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n(%)]
117例MM患者中位治疗4个疗程(范围:1~11个),其中获sCR 20例,CR 4例,VGPR 24例,PR 37例,MR 9例,SD 15例,PD 8例,ORR为72.6%(85/117)。80例NDMM中,获sCR 18例,CR 2例,VGPR 20例,PR 33例,SD 7例,ORR为91.3%(73/80)。37例RRMM中,获sCR 2例,CR 2例,VGPR 4例,PR 4例,MR 8例,SD 9例,PD 8例,ORR为32.4%(12/37)。
117例MM患者的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其中白细胞减少41例,CTCAE分级1~2级32例,3~4级9例,9例需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血小板减少38例,CTCAE分级1~2级33例,3~4级5例。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病变和胃肠道反应,其中周围神经病变38例,1~2级31例,3~4级7例;腹泻24例;便秘38例;带状疱疹6例,视力减弱4例,皮疹8例,皆为CTCAE分级1级。全组未见治疗相关死亡病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2。
表2 1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Tab.2 Adverse events of 117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n(%)]
MM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自然病程短,传统化疗缓解率低[7-10]。近年来,随着硼替佐米等新药的应用,MM患者的总体反应率得以提高,生存时间延长[11-14]。而且不管是初治还是复发MM患者,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被推荐为一线治疗选择[4-6]。2018年初,国产硼替佐米(昕泰®)在我国获批上市。该药物价格显著低于进口硼替佐米,但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既往已有相关临床研究报道[15-17],但纳入病例数相对较少。本研究分析了117例采用国产硼替佐米(昕泰®)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和复发/难治M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本中心既往研究[18]采用进口硼替佐米治疗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明确国产硼替佐米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临床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纳入的117例MM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62岁(范围:38~82岁),且男性患者占比略高;IgG型最常见,其次为IgA型和轻链型,IgD型和非分泌型少见。这与本中心既往报告数据[18]相似,而与欧美国家[1]相比,患者中位发病年龄略偏小。
在疗效方面,本研究80例NDMM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略优于本中心既往的文献报道[18],可能与本研究中相当比例的MM患者同时应用来那度胺有关。但是,本研究中RRMM患者的ORR仅为32.4%,虽然与其他文献[19]报道数据相似,但是低于本中心既往文献数据(ORR=71.4%)[18]。可能原因是本研究中大部分RRMM患者既往曾应用硼替佐米治疗,而既往文献[18]中大部分患者未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此外,有研究建议RRMM患者仍需进一步细化分层;治疗上推荐避开已经暴露或者耐药的药物,应选择新的治疗策略,方案中应选择该患者未接受过的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物[20]。总之,对于RRMM患者,今后还需探索更多新药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方面,本研究117例MM患者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影响后续治疗;临床出现3~4级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应暂停治疗,且动态监测血常规,及时应用造血生长因子,必要时输注血小板,后续治疗中应适当下调化疗药物剂量。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和胃肠道反应,也均以1~2级为主。与既往研究[18]相比,本研究在使用硼替佐米治疗时,将硼替佐米由静脉推注改为皮下注射,结果显著降低了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说明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且目前也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外,由于硼替佐米对患者淋巴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导致带状疱疹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本研究在应用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中进行常规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结果有效降低了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同时全组患者均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说明国产硼替佐米(昕泰®)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
总之,本研究发现,新诊断MM患者应用以国产硼替佐米(昕泰®)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有望成为新诊断MM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与初诊MM患者相比,复发/难治患者应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疗效欠佳,但是因病例数有限,没有对复发/难治患者进一步分层分析,后续将深入探讨该药物在复发/难治患者中的临床地位。此外,本研究是真实世界中MM患者应用以国产硼替佐米(昕泰®)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的数据分析,纳入的患者既有新诊断病例,也有复发/难治病例,应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其临床疗效还需设计更为严格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