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蕾,马夕锐,康会贤,李旭琳,邢慧敏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产七科,河北 石家庄050000)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目前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严重者会引起孕妇及围生儿死亡[1-2]。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3-5]。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6],低分子肝素可通过拮抗凝血因子Xa,增强纤维蛋白溶解发挥抗凝作用,同时其作用过程不经胎盘,安全性更高[7]。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血栓弹力图和凝血5项指标对子痫前期患者接受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评价,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确诊子痫前期的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第9版《妇产科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8];②患者依从性好,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伴有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②伴有血液或其他严重疾病者;③近1个月内使用过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者。筛选同期在医院接受产检的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患者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7.6±3.2岁,平均孕周33.4±3.5周,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7.8±3.3岁,平均孕周33.6±3.4周,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4 d,于治疗前和治疗周期结束后采肘静脉血进行凝血五项,血小板计数和血栓弹力图分析检测。筛选同期在医院接受产检的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7.5±3.5岁,平均孕周33.5±3.6周。三组研究对象年龄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1.2.1凝血五项检测 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周期结束后,对照组于患者正常产检时,清晨取肘静脉血;加入枸橼酸钠抗凝后,迅速离心后取血浆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结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D-二聚体(D-D)含量。
1.2.2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PLT)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
1.2.3血栓弹力图 清晨取肘静脉血1.8 ml,加入含0.2 ml枸橼酸钠的真空抗凝管中轻轻颠倒10次,混匀。采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LEPU-8800)进行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α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综合指数CI值。
1.3 统计学分析
2.1 治疗前三组研究对象各指标参数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凝血功能指标PT降低,D-D水平上升(P<0.05);血栓弹力图参数中反应时间R值降低,最大振幅MA值和凝血综合指数CI值升高(P<0.05)。治疗前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三组研究对象各指标参数比较
2.2 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凝血五项指标和血小板计数比较
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D-D水平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阿司匹林组凝血五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凝血五项指标和血小板计数比较
2.3 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
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栓弹力图参数中反应时间R值升高,最大振幅MA值和凝血综合指数CI值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阿司匹林组反应时间R值升高,最大振幅MA值降低(P<0.05),其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
目前关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数据显示凝血功能障碍与子痫前期发病密切相关[9]。因此临床上对于子痫前期的干预可从改善凝血功能障碍作为切入点。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对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具有改善作用[10-11]。肝素为临床常用的抗凝剂,但考虑到妊娠期用药,普通肝素剂量难以控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低分子肝素安全性更高。低分子肝素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高凝状态[12-13]。本研究以正常孕妇为对照,观察了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患者凝血状态的改善作用,并采用不同方式对凝血状态进行评价,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好地治疗方法和更准确的检测手段。
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孕妇凝血五项指标比较显示,子痫前期患者PT缩短,D-D水平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指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态,D-二聚体是纤溶酶降解已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特异性产物,其水平高低可反映胶原蛋白的交联程度和纤溶酶的活跃水平。子痫前期患者PT缩短,D-D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凝血因子异常,纤溶活性增强,存在纤溶亢进和血栓形成倾向,即子痫前期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血栓弹力图参数显示,子痫前期患者R值降低,MA值、CI值上升。R值是凝血时间反映凝血因子功能,MA值表示正在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度及形成的血凝块的稳定性,CI值为整个凝血过程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因子异常,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凝血五项指标检测结果一致,说明血栓弹力图可用于凝血状态的检测评价。
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治疗后D-D水平降低,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升高,MA值和CI值降低,提示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采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血栓弹力图参数显示,治疗后联合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R值升高,MA值降低,说明采用联合治疗对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更佳。R值反映了凝血因子充分激活形成纤维蛋白的时间,R值延长即形成纤维蛋白的时间延长,与低分子肝素抑制凝血因子Xa发挥抗凝机制相符。MA值降低反映出联合治疗后血小板与纤维蛋白相互作用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效改善,提示低分子肝素可从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水平上进行干预和改善。该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可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更佳,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4-15]。
关于机体凝血状态的检测手段,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孕妇比较FIB和PLT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栓弹力图参数MA值受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影响,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的结果,子痫患者治疗前MA值高于健康孕妇(P<0.05),说明血栓弹力图比凝血五项检测敏感度更高。与此同时,子痫患者治疗前后凝血五项指标中与内源性凝血功能相关的APTT值和FIB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MA值和CI值变化显著(P<0.05),进一步说明血栓弹力图检测的敏感度和精确性高于凝血5项检测。并且凝血五项检测仅能反映机体在某阶段血浆或某种成分的水平,是对某刻凝血状态的判断,无法实现连续凝血纤溶过程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16]。血栓弹力图可实现全血检测,涉及凝血纤溶全过程分析,检测敏感度和精确性更高,可全面反映机体凝血状态,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