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健龙:力克“公路工程癌症”

2021-09-24 11:57
科学大观园 2021年17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路基长沙

郑健龙院士( 中) 在现场指导工作。图片|长沙理工大学

郑健龙院士,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传奇校长。

科研,是他的兴趣所在。一辈子致力于解决道路工程中的技术难题,攻克了被称之为“公路工程癌症”的膨胀土问题,“让全世界工程师从中受益”;建立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标准,指导了我国95%高速公路的建设;研发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与路面维修技术,让高速公路的运营更加高效、更为快捷……

校长,是他的工作岗位。11年无私奉献,将一所四校合并的新大学,带出湖南,走向世界。

他就是长沙理工大学原校长,我国道路交通领域为数不多的几位院士之一。

既然做研究,就要甘于清贫

2017年4月的长沙理工大学新校区,绿树掩映着红楼,青春追逐着书香,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郑健龙的办公室就在新校区的一隅,在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3楼。

“我年轻时也曾搞过文艺呢。”中等身材、温和儒雅的郑健龙微笑着说,让记者一下子消除了陌生感,觉得亲切。

郑健龙是湖南邵东人。初中毕业后,修过铁路、机场,后进入工厂当工人、化验员。修机场时,参加过文艺队。19岁进入湖南交通学校念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南大学读书,后又考到湖南大学读研,所学专业为力学。

郑健龙。图片|长沙理工大学

他进入道路工程研究领域,还有个小故事。

1984年,湖南交通学校只有一台电脑,正在湖南大学读研的郑健龙,为计算力学问题,常往学校电脑机房跑,遇到了同样需要用电脑的张起森教授。张起森教授是国内道路工程的知名专家,看到郑健龙勤奋好学,便邀请他一起搞道路工程研究。

就这样,郑健龙走上了道路工程研究之路。

“不久,张教授要出国做访问学者,他手头承接参与的3个国家项目,一下全落在了我和另外一位老师身上。”郑健龙回忆。

这3个项目,是“七五”期间国家组织的重点攻关项目,云集了国内一流的道路工程研究专家联合攻关。他说:“我很幸运,这些专家对我的科研方法和思想的形成很有影响。”

5年攻关,郑健龙做得很辛苦。“全部的科研经费仅2.4万元,除了必要的出差外,我们能省则省。记得有半年时间,为了一项道路结构计算,我每天从学校踩自行车到河西的计算中心算题。结果出来的那一天,非常开心,走出计算中心,却发现自行车被人偷了……”

“后来,学校有了20多台计算机,但计算速度不快。我的计算工作量大,常常等到晚上无人用电脑了,一个人在机房操作20多台电脑。当电脑出批量计算结果时,是我最兴奋的时候。我将这些结果全部打印出来铺在机房的地板上,趴在地上进行分析,一干就是一个通宵。”郑健龙说。

科研经费如此捉襟见肘,在一次学院收入分配方案讨论大会上,埋头搞科研的郑健龙却语出惊人:“既然做研究,就要甘于清贫。”

我将来获国家奖,一定是从头至尾参与的项目

提出“做研究就要甘于清贫”的郑健龙,很快面临一次现实的名利选择。

他参与的联合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大奖。攻关小组给长沙交通学院两个署名名额,并征求郑健龙的意见。郑健龙表示自己不署名,将名额给张起森教授和另外一个参与者。他说:“我将来获国家奖,一定是从头至尾参与的项目,这样才心安理得。”

“郑健龙肯定能做出大成果。”攻关小组专家对他刮目相看。

1995年,在楚雄到大理的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参与解决施工工程中技术难题的郑健龙,对公路工程中施工中遇到的膨胀土治理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膨胀土是一种不良土质,因其失水迅速收缩开裂,吸水急剧膨胀变形,路基和边坡难逃过垮塌、滑坡的厄运,令全世界的工程师们都感到头疼,被称为“公路工程中的癌症”。我国26个省区分布着这种特殊土质,每年膨胀土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1995年,在他的努力下,“膨胀土路基加固技术研究”在云南省立项。2002年,交通部启动西部交通建设重大科技项目“膨胀土地区公路修建成套技术研究”,郑健龙为项目领衔专家。

15个寒暑,郑健龙团队走遍了全国10多个省区,梳理国际上膨胀土滑坍处置方法后发现,无论是抗滑桩,还是重力式挡土墙,这些“刚性”处置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堵”。而“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何不采取“柔性”手段,设法释放膨胀土滑坍前聚集的能量呢?郑健龙团队在室内做了4000多组试验,野外试验多达500多组,发现采用土工格栅将膨胀土边坡分层包裹,并相互连接,让其适度膨胀并受到必要的约束,同时通过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可使边坡的坍塌得到有效治理;采用膨胀土做填芯料,再在外围铺上一定厚度的非膨胀土控制水汽入侵,找到一个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平衡湿度,可使得用膨胀土填筑起来的路基保持长期稳定。

这一全新的以“柔”治胀的思想和技术,在楚雄到大理高速公路、廣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上得到成功应用,并在12省区30多条高速公路得到推广,攻克了膨胀土边坡治理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

2009年,“膨胀土地区公路修建成套技术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美国新技术导向性期刊《Civil Engineering》主编称赞:“项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膨胀土工程处置范例……使全球工程师从中受益。”

郑健龙真的出了大成果,而且成果不断。其领衔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与路面维修技术,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而不在于大楼,但也不能没有大楼

1997年,潜心专业的郑健龙被提拔为长沙交通学院院长助理,后又担任长沙交通学院院长、长沙理工大学首任校长。

从思考攻克技术难题,到思考如何建一所真正的大学,郑健龙当作又一个科研命题。

当校长后,郑健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学科建设,为学校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他自己答辩,使交通运输工程成为长沙理工大学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博学、力行、守正、拓新”,这是长沙理工大学的校训,也是郑健龙对办学的思考。

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占地2000余亩,是一座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的美丽校园。

这个校区的建设,也是郑健龙办学思想的一部分。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而不在于大楼,但也不能没有大楼。一所新学校没有实验室及其相应的科研条件,引不来也留不住大师。因此,我们就建了这座新校园。”郑健龙说。

郑健龙担任校长期间,长沙理工大学相继突破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个博士授予学科、第一个省部重点实验平台、第一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每完成一项研究,郑健龙就用“看一个星期的小说”犒劳自己。他说:“如果两天没沾书,就像丢了魂似的。这也许是因为初中毕业时,未能如愿继续读书。这辈子书没读够。”

如果两天没沾书,就像丢了魂似的。这辈子书没读够

郑健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有一年农历大年初一,张锐和几个同学一早上门给郑老师拜年。进门后,发现郑老师没在客厅,旋即听到书房里的声音:“在这儿呢。过来,过来。”他们发现郑老师正伏在案头,桌子上摊着一堆书籍,几张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许多公式的推演。郑老师的除夕夜就是在书房度过的。

每完成一项研究,郑健龙就用“看一个星期的小说”犒劳自己。他说:“如果两天没沾书,就像丢了魂似的。这也许是因为初中毕业时,未能如愿继续读书。这辈子书没读够。”

从校长岗位退下来后,郑健龙更加全身心投入到他钟爱的科学探索中,其团队瞄准了道路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不良土质,先后成功解决了洞庭湖区软土路基、南方广泛分布的红黏土路基、广东省全风化花岗岩路基等问题。

“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道路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郑健龙说。

郑健龙:中国工程院院士,道路工程專家

语录:

“既然做研究,就要甘于清贫。”

“我将来获国家奖,一定是从头至尾参与的项目。”

◎ 来源|华声在线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路基长沙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作品赏析(4)
Research on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试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施工处理建议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repairs of the Kariba Dam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