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大陆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自此,上海乃至全国拉开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幕。
沪嘉高速建设之初,便是一场新旧理念的碰撞。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公路交通需求量大,公路建设速度跟不上车流量的增长速度。作为大都市,上海客流物流突飞猛进,对外省际交通的流量上去了,但是道路等级较低。
时任沪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助理、副总工程师张奎鸿还记得,当时市区到嘉定卫星城不过20多公里,可是乘车需要两个多小时,其中在杨家桥铁路道口,常常一等就是几十分钟。
缓解市区到嘉定的行路难,建设沪嘉公路的建议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上海市市政工程局根据可行性研究,提出了两种公路建设方案。一是对原有的沪宜公路进行拓宽,改建成4快2慢的一级公路;另一种是重新选址,建设一条全新的汽车专用道路,这就是最初尝试建设高速公路的设想。
这个设想当时在业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观念碰撞。赞成者认为,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应该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实施规划建设;而反对的声音则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太高,我国的汽车工业也不发达,没必要修建高速公路。各路专家对方案经过一系列的充分研究论证,最后决定作为试验性的高速公路进行实施。1984年12月14日,沪嘉高速公路的初步设计文件获批,按照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的标准进行建设。
在上海第一代摊铺工袁学强眼里,这是一条“熬出来”的路。“在当时的中国,高速公路怎么造?路面怎么施工?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炎炎夏日,建设者戴着草帽、脖子里系上毛巾、脚上套着硬底皮鞋,驾驶摊铺机、压路机施工,遇到不平整处还要下车拿锹处理边角,“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快速通道,对路基质量、路面平整度等施工工艺要求都非常高。上海软土地质也为路面沉降带来了难题,我们只能通过透水管道向地下深处灌入黄沙,使工程建成后路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边建设、边摸索是沪嘉高速建设的真实写照,“早期道路建设中摊铺沥青路面主要依靠人力,如黄浦江上的卯江大桥就是工人用压板将沥青混凝土一点点压出来的,一天只能摊铺100多吨。为了提高沪嘉高速公路的建设效率,上海迅速引进了进口摊铺机及压路机,虽然在城校上学时学习过操作知识,但真正驾驶上感觉太神奇了!一天的摊铺量能达到1000多吨,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袁学强说,那时的建设者们一心扑在工程上,钻研道路建设空白领域,完全没有工作日、节假日的概念之分。
3米的高路基单靠自然沉降到位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为了让路基尽快趋于稳定,建设者研制了一种“沙井”技术,将一根根7至10厘米直径的透水管道打入地下20米深处,随后灌入黄沙,加速了排水速度,半年内路基便可提前完成80%的沉降,使工程建成后路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建设者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用科研指导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沪嘉经验:采用玄武岩砾石增加沥青的摩阻系数,提高路面安全性;首次将电厂废物——粉煤灰变废为宝,代替泥土填筑路基,不仅提高路基质量,还节约资源,这项创新成果获得198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交通监控模拟系统获得成功,达到了当时国际水平;桥梁伸缩缝的研究和公路反光标志的研究,分别获得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
通车后,原本两小时的车程,减少到半小时,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降低了综合运输成本,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地区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加强管理,原上海市公路管理处成立了沪嘉高速公路管理所,并建成了我国大陆第一个高速公路监控室,实现了路况观测、流量采集功能,能为预警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依据。
至此,上海的公路建设发展掀开了新的历史一页。
施工中的沪嘉高速。图片|上观新闻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又相继启动了沪宁、沪杭等高速公路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按照上海“153060”高速公路网规划,一个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在这个网络上,重要工业区、重要集镇、交通枢纽、主要客货集散地车辆15分钟可进入高速公路网,中心城与新城、中心城至省界30分鐘互通,高速网上任意两点间60分钟内到达。
如今,全市公路总里程已由1978年的1978公里达到了2020年的1291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零”达到了844.7公里。高速公路车流量也从沪嘉高速刚开通初期的日均4000余辆,增长为全路网日均约150万辆,重大节假日最高日流量超过160万辆次的水平。
未来,上海与江苏、浙江两省的公路连接将更加便捷,共同构筑起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的交通体系,一小时都市圈的范围将逐步扩大,让整个长三角地区切实感受到“同城效应”。
◎ 来源| 综合上观新闻、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