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童柯 陈晨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州拙政园中的空间布局、艺术手法和运用的艺术元素等进行探析,探讨古典园林平面构成和空间构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对中国古典园林中使用的造园手法如框景、借景等营造的不同氛围空间艺术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式园林;理水;框景;花窗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2
中国造园活动始于商周时期,造园艺术经历了漫长的锤炼和沉淀,逐渐发展充实,成就了现在的中国古典园林。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私家园林温婉而内敛,是文人墨客和能工巧匠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在所有设计领域中,情感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1],宗教、艺术、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特色鲜明地反映出了一个时代乃至同一传承下以园主为代表的全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在布局、建筑、造园手法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自己的独到之处,巧妙利用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2],并且将情感作为联系人们的纽带,消除了时空带来的隔阂[3],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和记忆,使人们能够真心热爱历史文化[4],并自觉做中国悠久文化的传播者。
1 布局
拙政园在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河流交错,桥梁无数,地表水资源丰富,同时地下水位也相对较高,便于建造者凿池引水于园中建造溪流和池塘。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拙政园为代表的一系列苏州古典园林选择“水”这一流动主体作为构园核心,通过引入活水保证园中水质的清澈,为园主提供闲适幽静的去处。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建造的核心,全园围湖而建,通过开阔的水面营造了广阔的空间视野,展现了精致而不失大气的高超造园艺术,西花园建筑精美,生动雅致。三块区域在历史上的境遇不同,因而拥有不同的用途,发展出了各自的特色。艺术、生活、美在这片土地上融为一体,在衣食起居之中完成了美的创造,形成了与自然合一的关系[5]。
中花园是拙政园的主要景区,是全园景致的精华之作,水面辽阔,舒缓宽广。池中有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分别建于池中两座人工堆砌的山岛之上,就像是在宽阔的湖面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两点,紧紧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通向亭台的是一座曲折的平板桥,园林中的桥既划分了水面,又连接了水陆空间,为游人扩展了水面上的观景线路,而桥本身也成了优美景色的一部分。因为除了水景之外,园林还需要一定的陆地面积,同建筑和植物一起提供休憩与游玩的场所,同时保证在园中各处都能观得不同角度、层次的水景,以达到处处常异、日日常新的效果,所以大部分园林都倾向于选择狭长形的水面,旨在为陆地留出更多空间,模仿小溪在庭院中淙淙流淌,拙政园也是如此。
2 艺术手法
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叠山、理水、建筑、植物四个元素。
2.1 拙政园的理水之美
水的灵动主要表现在韵动上,既富于变化更能增显园中生气,因此在布局时,狭长形水面通常会分出水系支流向侧面蜿蜒延伸,流向庭院深处。以水面为主的布局是拙政园的主体特色,仅中花园就有池塘近六亩,约占全园水域面积的六成。临湖修建了形态各具特色、位置错落有致的多处建筑,数座亭台、赏景露台、楼阁散落于园中各处。其中,主厅远香堂(见图1)类似现在的起居室,主要用于设宴招待宾客,四面均设有大面积的窗户,可以用于观赏园中景致,临池台位于远香堂北侧,在此处能够欣赏池塘中的山岛和池塘远处的建筑;南面有通向陆地的曲折平桥以及与池塘相连的小潭和数座假山;西临西花园,拾级而上可达小沧浪亭和水院,回廊位于水上,行走其中宛若于湖面上漫步。
水面时聚时散,聚则开阔明朗,水色潋滟;散则曲折幽深,山环水绕。诸亭槛台榭,高低错落,小桥流水,草木繁盛。同时,水体为山林、建筑构成优美的前景与倒影,山水相得益彰,空间虚实相生[6]。从水池本身延展开去,是整个中花园的立体空间,湖面水影清浅,清风拂过,波光荡漾,映照着环水而建的亭台楼阁。水在拙政园中可谓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更是整个园林建造布局中的纽带和点睛之笔。它将植物、建筑及其倒影相互勾连,连通了整个虚实世界,同时增强了观察的空间感,从而开阔了游览者的视野。被廊桥、平板桥等划分为大大小小的不同水面形成了数个中心,看似零散,实则完全是一个开阔的整体。各个建筑都被置于水面较为宽阔的岸边或半悬空于水面之上,相对独立的空间也因草木花盛而形成,借曲折的水岸线为导向相互连接[7],如此布局能使参观者完全沉浸在整片园林中,但体验是有情境的,会随环境和情况而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8]。
2.2 拙政园的建筑美
远香堂为四面厅堂,主要用作设宴、待客,各处均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进行营造。屋顶为单檐歇山顶,也为后来单独辟出二层作为另外的空间奠定了基础。厅堂正脊两侧用鱼龙纹装饰,此二物都生活在水中,寓意平安吉祥,能够辟火、避祸;侧脊雕有麒麟,象征福禄寿喜。厅堂四面都使用了长窗,让美景能被人们尽收眼底。建筑坐落在青石台基上,外廊座窗半槛均由水磨砖细构成,地面为水磨方砖铺设,厅内陈设着豪华的红木古式家具,供游客休息。西花园和中花园用一道水廊相隔,上有透窗无数,前行数步转头侧望,入眼便是另一番风景。如图2所示,水廊整体造型呈“L”形,南段从别有洞天至卅六鸳鸯馆,北段延伸至倒影楼,绕水池边缘而建,却又悬于水面之上,行走其上宛若凌波微步,有微风徐来,静谧梦幻。
2.3 拙政园的植物造景美
组成园中随季节而千变万化的缤纷景象的主要是植物。竹涧,美竹千挺,意境幽回;平岗,芳草萋萋,仿若瑶华;山岛,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苔藓沁绿。每至春日,桃花盛開,灿若红霞;玉兰如雪,见之忘俗。夏日荷盖亭亭,竹风送凉。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各类植物争相怒放又互相映衬,显得整片园林生机勃勃,恣意而有序。每种色彩都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官体验,进而让人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9]。自然多变的颜色不仅代表着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10],也因为造园艺术家独具匠心,才有了这片土地的百年传奇。
2.4 拙政园的空间规划美
在空间营造方面,有一句古话说得好,“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句话旨在告诉人们在园林空间布局中,景观和空间要疏密有致,不能过于均匀,也不能顾此失彼。与此同时,人与建筑、人与空间的关系也存在于古人的建筑思考和哲学思考中,设计应该基于人的客观生理条件确立标准,让设计迎合人,而不是人委曲求全。拙政园中花园水面开阔,将借景发挥到了极致,利用亭台楼阁乃至假山、植物创造了不同的景致,处处有景而又处处不同。水系发展至狭窄不适宜观赏时,则起着连接其他水域的作用。整个园子的空间被灵活调动,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连通,从而具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气氛。
3 艺术元素
3.1 花窗的运用
为使园内空间分布更加合理,多而不繁,空间的分割和联通显得尤为重要。在苏州园林中,为使空间分布和连接更有特色和韵味,建筑、廊桥、花窗、门洞等均可作为丰富空间层次的载体,为增强景观的深远感,花窗应运而生。兼具联通和美化作用的花窗出现在中国各处古典建筑中,拙政园中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个花窗,可谓花样百出。如图3,一张照片中五个花窗各不相同,可谓是“一步一景”。
3.2 门扇的运用
回到中花园的水面,酷暑将至,荷花盛开。此时便可于远香堂与留听阁赏荷。同一片荷池,于不同角度和不同建筑中观赏有截然不同的审美享受,远香堂幽邃静谧,令人心神摇曳。留听阁作为小阁,相较于远香堂更显偏僻,行至无路转角花明。以门扇为框,留住一幅菡萏摇曳的美景,让景色随着人们的探索逐渐映入眼帘,成为一幅优美的图画,增加景深,引人入胜(见图4)。
3.3 小飞虹的表达
小飞虹作为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和江南园林中极为少见的一座弧形廊桥(见图5),横跨在真亭和远香堂之间,造型优美,打破了传统建筑直线造型的枯燥呆板,显得别致而有匠心。其在营造之初极为简易,并无任何特殊之处,后经过历代园主的改良修缮,才成为如今廊桥的模样。
4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世界多处都拥有自己的“孪生姐妹”。拙政园作为中国南方古典园林的代表,在理水、植物、建筑、造园艺术等多方面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探析其蕴含的艺术美,可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缤纷色彩。
参考文献:
[1] 王慧,苗艳凤.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趋势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2-113.
[2] 贾睿琦,闫小星,尹太玉,等.基于情感化的儿童家具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3):64.
[3] 赵国莉,李晶.基于情感体验的远程亲子交互产品分析[J].戏剧之家,2019(21):125-126.
[4] 马伯尧,王玮.南京明城墙文创产品设计[J].戏剧之家,2018(27):138-140.
[5] 靳晓佳,郁舒兰.构建诗意化生活——当代家电产品设计的艺术化研究[J].设计,2016(15):124-125.
[6] 王润强,陈娟,唐雪琼,等.建水朱家花园与苏州拙政园比照及其地学视角解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41(04):173-182.
[7] 胡雯.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以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9):77-78.
[8] 周橙旻,于梦楠.基于用户体验的家具展示类网站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22):181-189.
[9] 閔大伟,王晶,任新宇.城市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J].艺海,2019(11):68-69.
[10] 杨雯萱,王玮.面塑设计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90-92.
作者简介:李杰(2000—),男,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家具设计)。
童柯(1999—),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家具设计)。
陈晨(1990—),女,江苏泰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