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

2021-09-23 05:12李强生,张雪峰,赵晨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治理措施

李强生,张雪峰,赵晨

摘 要: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易发,给交通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结合秦岭山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中交通安全管理,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在道路条件和交通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针对性改善措施,在车流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交通事故逐年下降。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治理措施

0 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的特殊地理条件及气候因素导致交通事故易发,给交通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如何提升道路安全通行条件是公路运营管理人员不断的思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西商高速山区段交通安全情况、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交通安全的主要治理措施。

1 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路、环境和

管理等多个环节,通过对近年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对比分析,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操作不当、车辆故障等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仅通过交通事故分析,从道路的因素探讨如何提升交通安全。

1.1 道路线形的影响

山区高速公路在纵坡较大的路段,往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主要是驾驶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导致发生事故,尤其是在下坡转弯路段事故更容易发生,下面统计了近年位于下坡山区路段交通事故占比情况,如表1所示。

1.2 路面的影响

路面状况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路面因素有四个:(1)路面平整度;(2)路面病害;(3)路面抗滑性能;(4)路面抛洒物。其中抗滑性能是影响灞源段车辆通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路面抗滑性能是以路面和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来表现的。摩擦系数与道路路面材料、路面表面的粗糙程度、干湿程度以及路面的完好程度相关。混凝土隧道路面长期重车碾压、货车制动喷淋、隧道汽车尾气等影响致使路面抗滑性能下降,车辆超速行驶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隧道段事故统计如表2。

2016年隧道路面进行了局部的微铣刨处治,抗滑性能显著提升。由表2可见:路面抗滑性能提升后道路事故呈现下降趋势。

1.3 环境因素影响

秦岭山区较平原及丘陵地带相比,不良气候占全年天气比重较大且天气多变。夏季潮湿多雨,冬季长且降雪频繁、降雪量大,雨、雪、冰、雾等恶劣天气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1.3.1 雨季的影响

雨天对安全行车十分不利,机动车在高速行驶时,因轮胎与路面间的积水不能排除,水的压力使车轮上浮,形成汽车在积水路面上滑行的现象,称为“水滑”现象。在这种状态下,轮胎和路面间附着力下降,制动距离一般增加两倍左右,车速越高,摩擦系数越低,在车辆制动时,車轮很容易抱死,发生侧滑和甩尾的可能性增加,使车辆失去控制,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同时雨天行车,能见度下降,驾驶员的视线受影响,可视距离缩短。历年降雨天数统计和雨天事故数量如表3。

由表3可见:随着降雨天数的增多,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

1.3.2 冬季对交通安全影响

冬季山区气温降低,最低达到-20℃,(1)货车制动喷淋导致的结冰路面;(2)路面降雪形成的冰雪路面。冬季对山区高速公路通行产生较严重影响。

x'x'x'x'x'x'x'x

由表4可见:降雪天数越多、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越大,冬季一般从前一年的11月中旬至第二年的3月中旬,冬季的事故要高于其他季节。

2 交通安全理措施安全有间接关系

通过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综合分析,主要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持续治理易发事故路段,提升道路交通条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2.1 完善交安设施

通过增设限速标志、施划震荡标线、增设区间限速等方式降低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在下坡发生事故风险;通过增设转弯导向标、警告标志、声光设施警示、提醒车辆驾驶人员提高注意力,降低车辆行驶弯道发生事故。

经过治理,下坡急弯路段事故数量自2013年度至下降至2019年度下降39起,同比下降73.13%,有效的提升了道路通行安全。

2.2 提升路面抗滑性能

隧道混凝土路面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隧道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随着车辆荷载对路表构造的磨损而衰减,2016-2017年分别对隧道混凝土路面微铣刨处理,提高路面抗滑性能,通过微铣刨处治后,路面构造深度、横向力系数、摆值三项抗滑关键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大幅度提升,平整度合格率达100%,通过两年的观测抗滑指标衰减情况基本趋于稳定。路面铣刨后,隧道事故数量由2015年度的50起下降至2019度年的1起,同比下降98.72%。

2.3 完善排水设施

2016年至2017年,为消除路面积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增设泄水孔、急流槽、标线开口、降低泄水孔标高、改造沥青拦水带等措施;通过对路基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或“S”形曲线横坡变化段积水采用碟形排水,沥青拦水带急流槽“八字形”开口进行改造,有效提高路面排水效率,降低雨季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2.4 除雪保畅措施

秦岭山区段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冬季气温低,年均降雪十余次,冬季最低气温低至-20℃、最大积雪厚度80厘米,降雪早、雪量大、降雪频繁,加之该路段桥隧比例高达96.5%,连续长纵坡路段38公里,冬季除雪工作任务重,降雪后桥梁、隧道洞口、长大纵坡路段冰雪不易融化,易发生交通事故。

同时冬季气温低、夜间货车喷淋造成道路下坡路段路面

部结冰,对车辆通行造成潜在安全风险。

2.4.1 提升冬季除雪效率

(1)引进新材料。秉承创新、绿色、安全、畅通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应用“环保型新材料”,引进非氯植物基环保型融雪剂,具有融冰雪能力强;速率快、持续时间长、无腐蚀的特点;

(2)引进新设备。引进小型料斗撒布车、自主改装液态融雪剂精喷洒车撒布车、研发使用路面自动液态融雪剂喷洒设备,提升除雪效率;

(3)改进除雪作业方式:

小到中雪情况下机械组合作业:按照高速滚刷车清理第一车道,两台除雪铲车模拟清理第二、三车道作业,确保小到中雪时保障三个行车道全部畅通;

大到暴雪情况下机械组合作业:按照除雪铲车+高速滚刷集中对第一车道进行循环清理直至路面畅通,高速滚刷同步洒布融雪液,保障大到暴雪时至少一个车道保持畅通。

2.4.2 治理路面喷淋结冰

为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针对夜间货车制动喷淋造成道路结冰现象,采取了三项措施:

(1)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警惕性,加大低温时段,长大纵坡、车辆喷淋严重路段的巡查频率。(一是观察路面是否湿滑,二是用手试路面是否结冰。);

(2)及时撒布融雪剂,预防或者消除货车制动喷淋造成路面道路结冰;

(3)加强路面预警,通过临时标志牌、电子情报板及时向司机发出预警信息。

3 总结

该路段自通车以来,为了保障管辖路段的交通安全,经过不断探索和未雨绸缪,有效的改变了在交通安全条件中“路”的因素,在车流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交通事故大幅下降,提升了高速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切实做到习总书对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始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段广云,徐正刚,沈振宇,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2.

[2]姜华平,陆春其,陈海泳,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1.

猜你喜欢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治理措施
路桥施工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应用分析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