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佳贇
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要把握“便民”这个前提、“惠民”这个根本、“智慧”这个方向。
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发展和治理的目标所在。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高大上”的颜值与“烟火气”的内涵是不可或缺的两翼。从与一日三餐息息相关的菜市场、便利店、小饭馆,到看似不起眼的修修补补等服务,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和便捷,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品质,映照着一个城市的温度。
近年来,各地便民生活圈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不久前,商务部会同11个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拟在北京市东城区、石景山区,上海市长宁区、普陀区等30个地区进行试点。
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的重要举措。
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大型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也离不开贴心的社区商业。曾几何时,灯泡坏了找不到五金店,拉链坏了找不到裁缝铺,配个钥匙半天也找不到地方……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这些小服务的缺失,让市民感到不便。如今,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上日程,社区商业的便民服务业态有望恢复和繁荣,居民不仅在家门口可以满足日常购物、餐饮、家政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还唤醒了个人生活体验与成长记忆;既让众多小微企业获得更多商机,也撑起个体工商户的就业与梦想,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一分,便民生活圈的服务就要跟进一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变化,便民生活圈逐步正向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转变,由单一商业功能向文化社交功能拓展。适应这一转变,便民生活圈除要提供满足社区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业态,如便利店、菜店、早餐店、美容美发店等,还要有满足社区居民休闲、健康、社交、娱乐、购物等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更高层次消费业态。因此,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坚持系统观念,科学优化布局,引导住宅和商业适当分离,商业设施和社区风格相协调,实现基本保障业态和品质提升业态相结合。
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要把握“便民”这个前提、“惠民”这个根本、“智慧”这个方向。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政策支持。相关部门与基层社区要尽快落实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帮助社区商业企业拓展服務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实惠。在这个过程中,拓展智能体验,深入应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开更多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将能让社区商圈成为更有温度、更有黏性的新型社会生活空间。
可以预见,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将催生更多话题、课题和考题。如何创新供给,加快传统业态升级;如何实现“一店多能”,推动新业态互动融合更加深入;如何既推动商业资源下沉社区,又实现商居和谐;如何规范管理,让便民服务做得不好、居民不满意的服务商有序退出……这些都将考验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地方政府唯有付诸精细化、绣花般的末端治理,方能把便民生活圈建成“居民生活幸福圈”和“党群干群连心圈”。
便捷的幸福就是身边的幸福。期待各方共同努力,总结推广成熟可复制的试点经验,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打造出众多消费更省心、社区更暖心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届时,百姓笑逐颜开的表情与市井寻常生活的记忆,将是“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