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分工方式和产业组织特征变化迅速,不断产生新业态和新岗位需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周期长、学科专业归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已经不能满足新业态新岗位对新兴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了提升地方高校“新业态”人才培养水平,提出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在新业态人才培养适应度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再结合新业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新业态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确定,实现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通过制定达标率实验得出,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达标率明显提升,有效缓解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地方高校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新业态;人才培养;达标率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234-02
构建地方高校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地方高校实现后发优势转化,切实达成转型发展目标,有力支持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而且也将是地方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有效协同,积极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和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战略的基础[1-2]。
一、基于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一)引入新业态人才培养适应度指标
“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应对数字媒体时代到来对地方教育的挑战,要培养数字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掌握数字传播技术、有数字复合出版能力和媒体综合营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因此,引入新业态人才培养适应度指标来研究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适应度测评可以评价地方高校新业态人才培养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发现地方高校在新业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其他地方高校存在的差距,进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发展。适应度测评应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实践性的原则,在领导高度重视下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4]。分析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数理模型如分类数据模型、多因素优化设计等,使适应度测评更加合理化。
(二)构建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引入了新业态人才培养适应度指标,通过对宁波市某企业的新业态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等一系列程序之后,提炼出体现新业态人才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能力特质以及个性、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群体性特征的项目。
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主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新业态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按照“以人为本,加强传承,夯实基础,渗透人文,强化实践,提高能力”六位一体的模式,充分弘扬新业态人才培养的精神,借鉴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精髓,融合高等教育与通识教育为一体,培养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
(三)确定新业态人才培养协同創新共同体
通过构建新业态人才培养共同体,地方高校、新业态企业、政府在协同创新体进行新业态人才培养,满足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5]。同时,新业态人才培养的成效可以通过地方高校新业态人才培养与新业态发展的适应度来分析,可以从新业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各个主体和要素出发,搭建相关的适应度指标进行测评。
地方高校新业态人才培养共同体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共同成立新业态人才研究机构、共同组建新业态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以及共同开展新业态相关产业社会培训服务。
建立了新业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共同体之后,需要给出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具体完善机制如下。
1.完善组织构建机制包括设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体内部决策机构、常设管理机构等管理机构,核心成员单位、外协单位、专家网络等成员构架的搭建,以及“平台+任务”等运行模式的选择等。
2.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即建立以资金、人才、技术、股权为纽带的多样化的紧密型合作模式。
3.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即协同创新体成员间基于任务需求的资源配置机制、基于合同制的任务管理机制和基于成果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等。
4.建立资金管理机制,即协同创新体内部包括资金审批权、分配权、使用权、审计权在内的财务管理机制,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与薪酬管理机制,以成果利用、知识产权所属在内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各成员间的风险共担机制等[6]。
综上所述,新业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确定,可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缓解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地方高校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四)确定新业态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新业态人才培养保障制度,可以使地方高校的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保障,新业态人才培养保障机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引领扶持,并高度重视新业态的发展,大力推动新业态人才培养,积极倡导地方新业态行业企业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地方政府应该从投入公共计划的资源、设立财政与税收等政策优惠和重大项目、实施新业态专业培训计划、过程监控及结果评价、引入高级别领军人才等政府行为引导,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以及跨边界专门管理机构的区域协调机制。因此,新业态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确定可以有效提升地方高校“新业态”人才培养水平[7]。
(五)实现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中,引入新业态人才培养适应度指标,可以通过适应度测评来评价地方高校新业态人才培养的水平层次,同时还可以发现地方高校在新业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其他地方高校存在的差距,进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发展。再根据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确定新业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新业态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图如图1所示。
基于新业态人才培养适应度指标的引入构建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依托新业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新业态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确定,实现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完成提出的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二、实例验证
为了验证本文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加速人才培养的速度,利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达标率实验。
(一)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过程中,选用某一地方高校的200名应届毕业生,其中100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另外100名采用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统计这200名应届毕业生的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并根据成绩的优异程度绘制达标率柱状图。实验步骤如下:
1.准备一套专业基础知识试卷,试卷所有题目都是专业基础知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2.将试卷发布在问卷星上,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介向目标学生发送问卷,发送问卷200份,回收193份。
3.根据测验成绩统计193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4.根据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计算采用两种模式的情况下,人才达标率情况,绘制人才达标率柱状图。
(二)实验数据与结论
根据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绘制人才达标率柱状图,如图2所示。
为了量化人才达标效果,引入达标率。达标率是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好或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值。
根据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统计表和人才达标率柱状图可以得出,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达标率为20.6%,而采用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达标率为60.4%,从而可以得出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于傳统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达标率提升了39.8%,适用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新业态人才培养适应度指标的引入构建新业态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再结合新业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共同体和新业态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确定,实现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实验数据表明,本文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地方新业态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艳霞,黄吉乔.新业态发展及对深圳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城市观察,2015(2):98-105.
[2]张燕.产业集群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30-133.
[3]徐晓飞,丁效华.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6):10-12.
[4]邓平安.欧盟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5):134-136.
[5]林刚,李响.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素解析与转型路向: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分析视角[J].江苏高教,2018,208(6):77-80.
[6]蒋培余,沈志坤,卢东民.面向农村基层实施卓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229-231.
[7]彭飞霞.“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J].教育与职业,2018(5):10-11.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