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文
在新时期背景之下,企事业单位工作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行政管理效率评价可以有效推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职能发挥,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事业单位后续工作的开展。行政管理效率评价指标的设定是評价工作开展的基础前提,要保证评价指标在具有普遍性的基础上,与企事业单位现阶段发展情况相符合,这样才能使行政管理效率评价工作的开展获得必要支持。
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国情往往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有很多地方以及企事业单位有着不同的行政体制,对其行政体制进行细致划分可以涉及到职能划分、管理层级以及部门设置等等。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先后开展了6次规模较大的行政体制改革,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行政体制改革工作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要保证所构建的行政体制与现阶段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符合,这就需要对行政管理效率评价方式进行优化,使其更加具有包容性。社会经济市场在变换发展的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势必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这就要求企事业单位方面改变长期以来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基于此,本文尝试对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效率评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行政管理效率的意义
在逐渐进入管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不管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单位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方法,而这种管理方法必须是有效、高效的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就是需要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地结合才能奏效。
(一)行政管理效率的概念
行政管理效率指的是国家政府机关及行政人员,通过从事行政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成果和社会效益同所耗费的人、财、物的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行政管理效率 = 效益 ÷ 投入。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管理效益。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必须要投入一定的人、财、物,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开销,行政管理的目的就是如何用最少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二是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标杆。社会效益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行政管理的目的必须要向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引导,不能反其道而行,不然就算是投入少、获取大,但起到负面影响,那么没有促进发展,反而会阻碍发展;第二,人民民主原则要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得到充分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没有坚持民主原则,就更谈不上社会效益。在行政管理中不仅要求工作的投入与收获成正比,而且对于工作也有质与量的要求。行政管理效率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不能简单的用数量来表示,必须看重行政管理效率的质量,行政管理效率必须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行政管理效率就是要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通过寻找方法改变适应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因素各个方面的影响,才能将人的潜能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二)行政管理效率的内容
行政管理效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种是决策层,国家最高行政部门制定国家方针、政策。效率高低的标志在于主管部门是不是能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在这一层次中组织效率的表现非常重要。第二种是管理层,指省市行政部门为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进行最有效的监督和分工,上情下达将中央的管理精神完整传达下来,并制定政策领导管理,这一层次主要重视的是管理效率。第三种是执行层,通常市县、区、镇行政部门为执行上级政策而进行具体的工作,在这层中重视的是机械效率。三个层次的行政效率指标构成了行政管理效率的完整体系,只有它们三个效率都达准,整个国家行政管理效率才算达标。
(三)行政管理效率的作用
行政管理的成功或者失败,通过行政管理效率高低来体现,它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它通过对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的管理和执行,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实现高层决策者的政策的实施和延伸。从行政管理效率看行政管理中的方方面面,都必须作出努力,才有可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高效率还与工作计划、行管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
二、导致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政府致力于改革,并且设立推进职能改革协调小组,以服务老百姓为理念也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行政管理工作上,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行政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不过,其管理成绩与我国社会发展还有一段距离,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行政机构组织失调
目前来看,行政机构组织失调,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很大一部分行政组织机构在结构设置上存在问题,例如,有一部分机构所配备的岗位较为单一,往往很多工作人员在职能范围之内存在严重的工作领域重复现象,没有实现对行政机构组织现阶段各项资源的有效调动,从而致使了行政机构组织失调情况的出现。此外,还有一部分行政机构配备了太多的工作人员,并且这些工作人员以指挥人员以及执行人员为主,监督人员较为缺乏,这也使得很多时候工作状态不能得到及时反馈,从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信息失真现象出现。整体来看,因为上述现象的存在,使得很多行政机构组织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履职程度不高的现象,同时也使得其信息搜集工作的开展效率以及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二)旧思想的束缚
曾经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遗留的封建思想对我们影响是深远的,因循守旧思想危害甚广,特别是在行政部门中存在的很多弊端,就是“官僚主义形式”、“衙门风气”、“主观主义”。在政府体制转轨过程中,旧体制的弊端还没有消除,新体制的弊端又生长出来,且两者互相助长气势。
(三)慢节奏的习惯
行政部门中有大部分工作人员习惯于早九晚五的生活节奏,满足于按部就班,在思想上没有紧迫的时间观念,造成了时间上的惊人浪费,一份报纸、一杯茶水过一天的现象在基层单位普遍存在。国外有这样一段描述“在现代社会,工作效率日日攀升,生活步伐不断加快,人们行动匆匆,好像后有追兵”。相比较下,在我国行政部门里面依然普遍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生活步伐是慢条斯理,工作节奏是慢慢悠悠。办事人员效率低下,群众排队排半天,工作人员到点就先下班,计划性及行政效率低下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