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1-09-23 08:45李琨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渗透路径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李琨

摘 要: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希望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渗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辅助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希望可以为新时代中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0-0163-02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ith the continuou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concept,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Junior high school moral and legal teachers hope to infiltrat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to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Therefore,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moral and legal classroom,analyzes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filtration,and based on this,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path of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moral and legal classroom,and illustrates the auxiliary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in detail,hoping to provide the order of junior high school 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o provide new development ideas.

【Key words】Morality and rule of law;Moral education;Infiltration path

初中学生已经全面迈入青春期,身心均面临快速发展,但其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偏差,为此需要教师的正向指导。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以来,我国积极促进课程的深化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环节。新课改明确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以引导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重要教学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正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渗透路径。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尝试,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致力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些人才在将来会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从而推动我国不断进步与发展。德育教育本身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与行为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可以仍然保持正确三观,个体在初中阶段身心发育不够成熟,为此需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德育教育的渗透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政治认同、法治意识以及理性精神等三个方面。第一,政治认同指的是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获得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自觉的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认同中国公民的身份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第二,法治意识的形成促使学生成为有自尊、守规则的公民,引导学生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从而改善我国犯罪低龄化问题。第三,德育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利用理性精神来应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辨善恶与明是非,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并把握实质,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育教育发展现状

首先,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仍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未真正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放在教学首要位置,素质教育理论的践行效果仍然有待提高。其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完成知识的讲解,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初中课程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來的难度相对较大,许多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效果较差,无法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与质量尚且无法保障,更遑论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初中生的学习行为及教学效果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相对较强且三观尚未形成,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很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难度相对更大,又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高度重合,为此初中教师才尝试将德育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猜你喜欢
渗透路径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