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锋
摘 要:诗歌是古典文化的结晶,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以及审美价值观念,诗歌从古至今的传唱也证明了其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因此在现今的语文教学教材中诗歌还是占据了比较大的授课篇幅,诗歌在文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主要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为例,针对新课改对诗歌教学模式的变化进行全面性分析,提升高中语文诗歌课程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诗歌;一体化教学;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8-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3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的理念与方法都开始发生改变,为了提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效率,更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细化梳理,将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解析,从而归纳出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特点,以新课标以及教学大纲为主,针对诗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解析,从而推进诗歌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高中阶段诗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诗歌承载着中国文化,也是传统文学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近几年由于国学的兴起,诗歌的地位又开始逐步提升,在高考中诗歌的重要地位也不断体现出来,历届高考的考题中都会出现诗歌内容,从最开始的默写到诗文的内容分析、情感表达方式解析、主观理解阐述等形式,不断加强高考对于诗歌的考核模式。新课改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在实现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应当关注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同时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观念,增加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模式[1]。
二、高中阶段诗歌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教学的要求更加细致且首尾呼应,为了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保障教学质量,就更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全面优化教学内容,针对诗歌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加强学生朗读训练,激发诗歌学习兴趣
新课标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重维度作为知识学习的基础,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累积增强阅读能力,朗读文章不论在哪个国家的哪种语言学习中都是非常必要的,朗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同时能够安定情绪,培养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力,在广义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内容,而不是轻松扫过一眼就忘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2]。
现今教学主要着力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这几个方面进行,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自身的文学素养,逐步培养高中生在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扎实的语言文化知识,从诗歌学习中获得启迪,从而更加热爱祖国与中华文明,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诗歌是最能表达情感变化、历史变迁与人文情怀的。诗歌是文学历史上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是历史与文学素养的凝结,不仅能够体现诗歌创作者所处年代的兴衰变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身的情感,诗歌中承载了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以及语言中精妙的平仄技法使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现当代诗人艾青也曾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可见不论是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歌赋,还是现当代文学中常见的近代诗歌都是受到推崇且具有一定审美价值与教育意义的。诗歌作为晋升的载体传递下来,对于现代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先人对于情感真挚的表达方式,也能够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对于诗歌教育的目的就是以诗歌为途径,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提升高中生文学审美以及自身价值修养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生活,传承文化内容,实现人文价值,从而达成语文教学正向引导高中生的目的。
新课标针对诗歌与散文的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训练,这不仅能够提升诗歌审美的意境,同时也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学生对诗歌内容鉴赏的愉悦程度,在人教版的选修教材中关于古典诗歌散文欣赏的项目筛选的十二首诗歌当中,九首都建议朗读学习,从侧面体现了教材设置中对诗歌朗读教学的推崇。
在诗歌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以一定的情感基调作为朗读的基础,把握朗读语气,理清诗歌表达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3]。
以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当中的《蜀道难》为例,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技巧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清楚其中反映地质景观,以信息化技术为指导,找到各种图片以及视频资料,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之前进行直观理解,从而进一步放宽学生对于蜀地山路难行的想象,将其中大气磅礴的句子朗读出所需的情感表达与气势要求。尤其是加强对于栈道的描述,可以结合更早之前《三国演义》中对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描述进行综合性的讲解,不仅能够从多项文献中获取知识,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蜀道难行的全面认知。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适当调节所学内容,授课模式要更加生动有趣,从而逐步调动起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诗歌朗读训练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首先,在学生进行初次诗歌阅读时,教师不应当过多指导,而应当让学生自己理解其中的含义,此时教师如果一股脑地进行引导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接收过多的知识内容,听得云山雾绕且不一定能够理解,甚至会由于教师强加学习内容,学生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对于诗歌朗读丧失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