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成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时代学生在阅读中必须具备的阅读素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无论是对阅读教学活动价值的彰显,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和思维品质发展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批判性思维并以学生能够接受方式渗透到阅读讨论、探究、思考、反思中,让学生们在阅读或理解文本的过程中逐渐将批判性思维内化为自身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堂;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44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萦绕在我们身边的信息是纷繁复杂的。在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若我们不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很可能就会随波逐流,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而思维的培养是要从小抓起的,在小学高学段语文阅读中重视渗透批判性思维养成任务,是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主动性适应,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批判性思维及其特征论述
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和开放性也给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活动支撑,要想将批判性思维养成教育渗透至小学高年级阅读指导中,我们就必须了解批判性思维,明确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渗透研究才能方法明确,有理有据。
(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查理德·保罗提出的思维评估标准,他认为批判性思维在人对信息的分析和管理中具有普遍价值。保罗认为批判性思维的评估对象是人类思维,人类思维存在偏见、狭隘等思维缺陷,在处理日常信息时,我们需要以理性、公正的思维态度对待所有信息,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调换个人角色定位,学会对事件的真实情况进行理性推断,得出具有个性化特征、更加理性的结论。
理性思考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批判性思考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地否定或肯定某些观点,而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对所有观点和信息进行反思性处理,并敢于打破现有观点,提出新的观点。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无论是对个人理性思考能力,还是个人创新思考能力的养成来说都意义非凡。
(二)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批判性思维兼具公正性、独立性、全面性、无畏性等多种特征,其主要表现如下:
1.独立性。独立思考是批判性观点获取的前提,在人们以批判性眼光看待某一问题时,他们会自觉搜集与问题相关的所有观点与材料,并对其进行综合性、深入性的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公正性。在批判性思考过程中,思考者的情感是理性的。他们不会因为情感的亲疏而偏向某一方观点,也不会因为个人好恶排斥某方观点,而是绝对理性的就事论事。
3.全面性。在批判性思考过程中,思考者会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某一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综合考虑和衡量各方的利益,对事件全局的整体性分析,具有全面性特点。
4.无畏性。批判性观点的提出需要大无畏的精神。在表达个人想法的过程中思考者始终是不卑不亢、无所畏惧的。它既包含思考者在提出个人观点时,敢为天下先的姿态,也包括思考者在思维对抗过程中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从自己的角度去说服的勇气。
二、批判性思维融入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批判性思维融入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的必要性是我们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性步骤。只有经过深入探究后发现具有渗透价值、渗透条件的思想观念,才能被成功渗透到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指导中。而根据对批判性思考和小学高学段阅读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批判性思维引入语文阅读课堂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现代阅读教学本质的要求
阅读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载体,以让学生在作品思考中提升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情感品格为目的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独立地理解文本,并在文本理解后对各种文本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与利用,形成自己的文本解读观点。这一过程的顺利推进是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
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语文文本的阅读与感知过程从来都不是一个无目的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读者对文本的选择、思考与创造过程,阅读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环境。同时,随着现代阅读环境的改变,阅读内容的复杂性、综合性上升,社会生活对人们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思辨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已然成为现代阅读的基本形态。
(二)助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能够让学生们在处理现实问题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性的、批判的态度。这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站在全面的、独特的视角上审视问题,进而对现实问题提出更理性、更科学的处理办法。同时,批判性思维也具有开放性和反思性特点,能够支持学生在处理现实问题时进行深入的、创新性的思考,提出创新性的观点,是教师培养独立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
小学高学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但其思维并未完全固化、定型,其思维形态尚处于形象思维到计算思维的转化阶段,思维可塑性极强。所以,在該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引导中,教师需要利用好阅读这一天然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平台,重视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以阅读课堂批判性的提升,助力学生内在素养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批判性阅读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具有极高的构建价值和较好的构建平台,但在目前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指导中,阅读课堂的批判性并不强,其主要问题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