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蜀强
摘 要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在遣词用语、主旨思想上均存在着诸多耐人寻味的内容,我们只有深入到本诗的字里行间,尊重诗歌的表达形式,结合必要的文献查证与梳理,才有可能获得一种令人信服的解读,并给予教学行为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咏怀古迹》(其三);文本细读;误读;教学思考
说到读懂诗意,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很多人眼中,绝对是一首轻松之至,毫无难度的诗歌。但真要静心细读,我们便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一、“赴”字之妙,绝非得益于“拟人”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是此诗的首联。部分人解首联首句,惯用“拟人”析之:“群山万壑”作为“赴”的主语,以“拟人”笔法渲染出了一幅大开大合的自然背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笔力非凡。作解此语者,多半不懂古诗句式。懂古诗者,必须要明了“省略”“倒装”等句式现象。此句实为省略主语“杜甫”。诗人杜甫穿过“群山万壑”来到“荆门”,才看到明妃村。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此处用“赴”字,舍“来”字。《说文》:“赴,趋也。”徐锴系传:“一心趋向之也。”同时,“赴”还有“急速”“庄重”之义。一心速至,哪管山壑险阻?诗人那种急切又不乏庄重的样态,跃然纸上。而此时,“群山万壑”四字除了完成对“昭君故村”层层深进式的审美聚焦外,也塑造了诗人形象,并抛置给读者一个疑惑:诗人为何这般急切且庄重呢?潜默中,此联便推引着读者继续阅读。
“生长明妃尚有村”是一个倒置句式,应为“尚有明妃生长村”。“生长”解为“生活”。“尚”,“曾经”,同时还暗含着诗人的一丝窃喜,进一步加深了阅读悬念。
二、昭君“身前死后”之景中有迷雾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颔联。杨宝生(2002)曾认为,此联第一句中“一”当为“独”之义,“连”当为“连姻”(嫁)的意思,整句解为:(王昭君)独自一人离开紫台汉宫远嫁到北方沙漠之地。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可取,至少将很多人从含混不能言明的局促中“解救”出来,值得教学参借。
此联第二句的理解难点在于“向”,赏析重点在于“独”“青”与“黄昏”。“向”一般解为“朝向”。单解此字似乎没问题,但一放到句中便产生了龃龉。正如封其初(2003)认为“黄昏”要“解释成时间概念才算深刻”。付四全(2004)便敏锐地指出“‘黄昏表示的是一段时间,类同上午、下午。我们只能说‘面朝大海‘面对观众之类的话,不能说‘朝着黄昏”,并指出“‘向黄昏应是‘向昏黄的倒装。围绕着昭君出塞的悲剧色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日落后天黑前天幕的颜色。”虽然付老师提出了质疑,但“黄昏日落后天黑前天幕的颜色”这样的理解,似乎也不能很顺畅地将“向(朝向)”“黄昏”建立联系:“青冢”是如何“朝向着日落后天黑前天幕颜色”的呢?莫非是“冢前”的墓碑?
实际上,“向”应解为“在”。王锳先生在《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认为“向,又犹云‘在,亦为介词,作状语或补语。如:‘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向人间(《因话录》卷三)”“向黄昏”即“在黄昏”,作状语,修饰限定“独留青冢”。诗意诗情颇为畅顺。
如此历经一番字词句理解后,教师再好好引导学生赏析出句“一”字与对句“独”字的妙处,“紫”“青”“黄”颜色渐变背后,“昭君”命运改变的线脉以及带给读者的感悟。如此赏析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三、众讼纷纭的颈联
进入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我们便进入到了一座众讼纷纭的文字迷宫里了。
这座文字迷宫里的一个重要歧路口是“省识”。何刘新(1999)解为“未识”,吴先进(2009)认为是“认识”義,李春江(2014)释为“约略”。他们同时认为颈联首句主语是“汉元帝”。史复明(2004)则认为此句主语是“杜甫”,并认为“省识”是“曾识”义。王俊鸣(2013)认为:“对于出句,理解上没有分歧……通过画图怎么能真正认识宫人的美貌呢?”“全诗四联,起承转合,严整顺畅。颔联承上写昭君一生的遭遇,颈联一转,写汉帝的荒唐与懊悔。如果把‘环佩一句看作写昭君,章法就全乱了。”“‘归应解为‘怀。《经籍籑诂》:‘归,或为怀。出句‘省识的主语是汉帝,对句‘空归的主语也是汉帝。”孙玉文(2017)认为:“画图”“环佩”相对,“省识”“空归”相对,“识”“归”都是动词,“省”“空”应该都是副词。他通过大量考证认为“省”意为“曾经”,音“xǐng”。
应当说,众多老师的理解为我们走出这联文字迷宫提供了不少路径。笔者个人较倾向此联主语是“汉元帝”。综合全诗来看,首联主语是杜甫,颔联主语是昭君,颈联是元帝,尾联是琵琶(声)。每联各有叙写侧重,有诗人自己,有历史人物,也有客观物什,但无论哪个维度的叙写,都指向了“昭君”这一诗中主体。变中蕴有不变,诗人从多方面强化了对“昭君”的诗情表达。
四、我们读懂“分明怨恨”了吗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此联中“作”即为“演奏、发出”,“胡语”即为“胡音”,“分明”为“清楚”,“论”解为“说(流露)”。在历代书画作品中,昭君手中的乐器,有“琴”,也有“琵琶”,但似乎“琵琶”与昭君的联系更为密切。其中区别,可能与两种乐器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对昭君形象的不同烘染作用有关。但无论如何,“琵琶”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已然成为昭君代言人:千百年来,琵琶奏响胡音,(乐律中)清清楚楚地诉说着昭君的怨恨。诗意显豁明了,但很多人似乎却视而不见。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有人说这首诗主旨是诗人借“昭君”之旧事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传达出“舍弃个人利益成全国家大义”的豪迈精神。还有人认为,杜甫笔下,“昭君”就是一位“巾帼英雄”。
上面的见解都是误读。有的臆断,有的拔高,还有的是引申。因为“昭君出塞”这个史典不仅在古诗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还是人们平日阅读经验中的“熟客”,很容易让人们脱离诗句本身,自由发挥想象。事实上,我们不仅要注意“仙娥今下嫁,娇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张仲素《王昭君》)“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这类歌赞昭君英雄形象的诗句;也要关注“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李白《王昭君》)“惆怅不如边雁影,秋风犹得向南飞。”(戴叔伦《昭君词》)这类描摹昭君个人悲愁的诗句。《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借助着“王昭君”的平凡一面,抒发着自己的情愫。这份情愫,就《咏怀古迹》(其三)诗句文本本身而言,核心词就是“怨恨”。当然,“恨”字可以不单单理解为“敌对不满”义,还可以解为“遗憾”。但无论如何,“怨恨”二字在诗中写得清清楚楚。此诗中,昭君绝非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有恨有怨的平凡人,这点还可从诗中“村”“冢”等字眼中回证。所以,进一步来讲,我们需要从这样的认知基点去把握这首诗“借古抒怀”的艺术手法,否则极易路斜道歪!
正如明人王嗣在《杜臆》中所说:“昭君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 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君以自悲也。”千百年来,诗圣的诗歌被人们广为传诵。人们总想透过那一枚枚泛黄的文字去感触他那饱经沧桑的“国士之悲”,然而,在这条文思之路上充满着荆棘。其中,“读懂字词句”便是其中最锋利的一丛!
上述分析给予我们至少两点教学思考。
第一, 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永远都是字词句理解,而非囫囵吞枣式的赏析。这条教学规律,在现实中常常被倒置、打破。当下,语文教育教学重视古诗文与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固然是好事,但一旦涉及具体教学方法,大多教者在学习伊始,便采用“赏析”“感悟”等较为抽象之法展开教学,忽视了微观字词理解,总以为古诗就是简单理解,模糊分析。这是典型的敷衍推责!没有对字词句进行扎实、有效的理解,任何赏析感悟都将是空谈。教者若脱离了字词句去指导学生学习古诗,终将会让他们养成随性读书、谬读误行的学习习惯,乃至治学陋习,贻害颇深!
第二,古诗文本细读中的一些多解之处可转化为教学切口或环节,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赏析诗歌。例如,教者不妨将“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向”的两种理解“朝向”“在”设置成一个比较鉴赏学习环节,让学生们在字词细节涵泳中充分感受到不同诗解的区别,进而增进对昭君“孤独”形象的理解。凡此种种,读者还可从笔者上面的细读分析中撷取、整合、转化出不少可用的教学素材。
〔本文系四川省2017年度省级课题“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通联:四川乐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