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荣桂,王月,周金慧,劳燕飞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临时性肠造口手术预后较差,需要精心的护理干预来促进伤口愈合[1]。在临床中,不论是治疗方案还是护理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依靠准确的病情诊断数据,因此,在采取护理干预之前需要做到准确评估伤口[2]。伤口三角评估方式是一种新的肠造口病情评估方式,为研究在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中运用伤口三角评估方法的价值和护理方法,本文特选取180例患者展开分组评估护理探讨,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80例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所选患者的年龄皆处于30~70岁,平均(46.83±7.57)岁。其中,对照组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观察组中男性55例,女性35例。两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经检查,所有患者皆符合临时性肠造口的手术条件,无严重的心肾功能障碍疾病,无精神疾病史,患者及其家属皆知情并自愿同意参与本研究,且取得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
对两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状态均进行伤口三角评估方法分析,将待评估的伤口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伤口床、伤口边缘和伤口周围皮肤。对伤口床的组织类型、渗出液和感染情况进行观察评估;对伤口边缘的浸渍、脱水、潜行和卷边情况进行观察评估;对伤口周围皮肤的浸渍、表皮脱落、皮肤干燥、过度角化、湿疹等情况进行观察评估。综合以上信息判断患者的黏膜分离状态。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术后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病房环境管理,健康知识宣讲以及院内安全指导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以下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依据个人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害怕、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信心,使其对护理干预的态度更加积极和自主;(2)肠造口的清洁指导:选择正确的清洗液,避免使用乙醇和碘伏等具有消毒性质的清洗液,以免对伤口三角区的肉芽造成损伤,影响其愈合。在清洗时需要动作轻柔,将粪水肠液清理干净后使用棉纱布轻拭造口区,然后使用卫生棉棒填塞肠造口,被粪水肠液浸湿后要做到及时更换,表面分离区域皮肤被污染或感染;(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维C和补气血的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粗纤维,在满足患者身体康复对营养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伤口愈合。
(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状态评估结果,主要分为表浅层皮肤黏膜分离状态和深层皮肤黏膜分离状态。
(2)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皮肤黏膜分离愈合时间,护理后愈合效率越高,证明护理成效越良好。
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依据统计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中深层皮肤黏膜分离者占比更高,对照组患者中表浅层皮肤黏膜分离者占比更高,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状态评估结果分析[n(%)]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愈合时间皆较护理前缩短,且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显著更短,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皮肤黏膜分离愈合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皮肤黏膜分离愈合时间对比(,d)
注:*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P<0.05。
临时性肠造口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针对直肠癌前切术患者、直肠肛管损伤患者、肠坏死患者以及肠梗阻患者等,在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列不良反应,例如皮肤黏膜分离,若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很容易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3-5]。因此,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但在此之前还需要明确区分皮肤黏膜分离状态,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6-7]。
伤口三角评估方法是一种新的伤口评估手段,主要通过将伤口分为伤口床、伤口边缘和伤口周围皮肤三个部分进行分区评估来确定皮肤黏膜分离状态[8]。根据研究结果来看,主要分为两种分离形式,表浅层皮肤黏膜分离状态和深层皮肤黏膜分离状态,在观察组患者中深层皮肤黏膜分离者占比更高,对照组患者中表浅层皮肤黏膜分离者占比更高。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方基础的护理服务,满足其基本护理需求,但对于分离伤口的愈合促进效果不明显。而在术后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病房环境管理、院内安全指导等基础护理上联合心理护理、肠造口的清洁指导和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不仅能够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提高其护理的针对性,而且还能够引导患者自主遵循护理措施,实现较好的护理成效,提高伤口愈合效率。
综上,在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中运用伤口三角评估方法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和区分皮肤黏膜分离状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