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瑛, 华 婷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 骨科,江苏 无锡,214000)
髋关节骨折临床较为多见,其症状以髋关节疼痛、肿胀和髋关节功能障碍等为主。临床针对髋关节骨折患者则多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采用人工假体替换病变髋关节,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因术后患者机体血管弹性不佳,且制动时间较长,加之饮水量较少等因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3]。集束化护理为临床新型、安全和有效干预措施的合集,通过各种预防性措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肢体恢复[4]。本研究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纳入标准:① 经X线和MRI等检查确诊为髋关节骨折;② 均存在髋关节活动受限和肿胀等临床症状;③ 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或陈旧性骨折。两组间性别、年龄、合并症和手术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基础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依据医嘱予以用药指导,且术后予以患者疼痛护理和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定期予以电话随访。
1.2.2 集束化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① 知识培训: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知识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充分把握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并依据危险因素对患者制订相应预防措施。② 基础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凝血功能监测,针对高凝血状态患者,及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剂。将长软垫放置于患者的患肢足跟下,抬高20~25°,膝关节屈曲度维持在10~15°。将室温设置为22~24 ℃,保持病房安静和整洁,促使患者拥有轻松和舒适的康复环境。每间隔2小时,辅助患者翻身1次。保护患者静脉血管,对于需重复穿刺血管的患者应选用可留置深静脉导管,同时尽量避免于下肢采血或输液。指导患者深呼吸,8~10次/h,并告知患者避免排便时过分用力。遵医嘱使用腿长型梯度压力袜,根据患者腿围选择合适尺码并叮嘱患者尽量全天穿戴。护理人员在患者穿戴期间注意观察其下肢皮肤和末梢的血液循环情况。遵医嘱应用下肢气压泵,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并最大限度舒展肢体,下肢置入仪器套管内,上抬双下肢,扣好空气压力套。选择适宜ABC模式,压力调控为80 mm Hg(1 mm Hg=0.133 kPa)。于下肢气压泵治疗结束后观察下肢部位的血液循环变化情况。③ 饮食指导:协助家属监督患者日常饮食,并控制患者饮水量为2 500 mL/d。饮食原则为少食多餐,且以高蛋白、高纤维素和低脂低盐等食物为主。针对出现便秘的患者,可适当进食蜂蜜或麻油,并提高蔬菜和水果摄入量。④ 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糊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遵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避免因疼痛而抗拒康复训练。⑤ 早期功能锻炼:为患者制订个性化下肢被动康复训练。从踝关节开始,自远端至近端按摩肌肉,包含股四头肌、腓肠肌、股二头肌和比目鱼肌等,每分钟20~30下,持续时间为15~20 min,坚持4~6次/d。根据患者状况,指导患者主动实施等长舒缩运动,包含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和腓肠肌静力等,并逐渐由床上伸和屈曲运动转变为床旁站立锻炼,并予以适应性行走锻炼。
1.3.1 围手术期情况 对两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分析。
1.3.2 髋关节功能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5]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分范围为0~100分。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3.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1.3.4 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水平变化 对两组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4周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水平变化进行记录。
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髋关节优良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见表3。
表3 两组髋关节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65%(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两组间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4周,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同组术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血流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髋关节骨折患者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手术方式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较为常见,临床疗效明确。但因该术式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加之部分高龄患者愈合能力较弱,卧床时间较长,故极易引发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继而诱发肺动脉栓塞,影响预后[6]。而针对髋关节患者术后予以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发生率[7-8]。但常规护理多是满足患者手术需求和术后住院需求,对于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多是在其发生后才予以护理,且并未注重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护理,因而无法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经临床实践证实,集束化护理模式中各个护理措施均可改善患者预后结局[10]。本研究针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髋关节优良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由此提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髋关节优良率,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究其原因可能为,集束化护理采用基础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肢体训练,避免患者因卧床时间过长,造成肢体肌肉萎缩,减少关节粘连症状发生,促进肢体血运并加速骨质愈合。饮食指导可减少患者过多摄入刺激类食物,辅助患者维持机体营养需求,促进骨折处组织修复和再生,进而可促进患者肢体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和术后4周,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同组术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血流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集束化护理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王苹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干预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指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使其明确该并发症形成的危险因素,提高其护理主动性。而腿长型梯度压力袜和下肢气压泵的应用,则可促进患者肢体静脉回流,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李叶红[12]的研究发现,物理疗法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用留置深静脉导管,可避免下肢静脉壁损伤,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维持病房适宜温度可避免因温度较低导致血液流速缓慢等不良反应[13]。而早期功能锻炼可通过按摩和主动运动等方式使得患者血液循环逐步恢复,并在避免肢体肌肉萎缩的同时维持肢体基础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血液循环[14-15]。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疼痛和髋关节功能,调节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