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021-09-22 10:32黄茂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黄茂清

摘要:问题意识是学生认知学习中所要具备一项基本能力,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問题、形成思路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探求状态,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培养;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252

引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课本为主,并加以平面化的文字、图片,加之历史与政治息息相关,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历史问题的讲解也是基于政治化、理论化。这样,就使学生缺乏运用辩证的史学思维正确地看待历史课堂。在当今社会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不仅能够有效培养问题意识,而且也通过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感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以及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怀。

一、改变课堂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孩子们成为历史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学生们就会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自己也会了解到很多课外知识和一些不同的观点。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歌曲《等待》作为课堂的开始。通过歌曲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部影片,通过课下的了解发现有一些学生在放学时间自己看了这一部影片。短短的一节课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是不可能的,由于时间的要求教师只能根据课本内容把较为主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们了解,同时介绍一下事件的意义及影响。学生们通过自己探索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汉武帝的一生,由此对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及同期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在当下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有了更好的教学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电子设备让学生们的课堂变得更加充实。

二、循序渐进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问

关于“提问”,本人并不赞同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引导,而是要为学生的思考提供多方向的路径,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史料法、矛盾法。对于史料法,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认识历史和发展问题的过程上,摸索学生产生疑问的根由,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去刺激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对于矛盾法,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新旧知识不同之处的对比,将“矛盾”显性化,让学生自己找出矛盾点,然后引导他们探寻解决方法。在组织形式上,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角色转变的机会,让他逐渐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探寻者;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发问和不断质疑中逐渐转变学习态度。比如在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时,遵循主流说法和尊重教材严肃性是一方面,毕竟我们还无法十分肯定地认为人类就是从低级向高级慢慢进化而来的,所以当我们在给学生提供更多遐想空间的同时,适当给出相关实证资料也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人类起源学说。

三、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运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若想促进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点内容,就需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牵连着更多的历史问题,为了保证学生对相应知识点产生更为透彻的理解,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点扩展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答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内容。情境创设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同时也可以在情境中融入趣味性元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兴趣。例如,在《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中,春秋时期的历史较为混乱,如齐桓公成为该时期的第一霸主是否对历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这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其一生的经历让学生思考,包括后期昏庸混沌,轻信小人谗言而活活饿死在内斗中,借此来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齐桓公。又如,《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日本的和同开珎》这幅画是日本遣唐使团作为礼物带到中国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略这幅图,要将其与《开元通宝》图进行对比。这时,学生就能很容易知道日本的圆形方孔钱和钱币上的字都是起源于唐朝,就能看出唐朝的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在新时期下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会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但是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整体教学并没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缺乏实践活动。甚至在教师潜意识里认为实践活动毫无用处,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不然,有效的问题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所以如果想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需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深入探究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提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搜集很多的相关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学生会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能够将学生的历史内涵不断提升上去。

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中,教师作为重要因素,其引导作用的发挥对于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因此,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高度注重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例如,在部编版初中历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作业:唐朝的“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发生了哪些历史大事?“贞观”与“开元”代表什么意思?以此引导学习小组对这一课的知识内容加以探索,然后由学习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则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探索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六、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一是因为教师没有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二是因为教师的威严让学生不敢提问,三是因为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这样,就慢慢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不断更新,开展民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平台上能够阐释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要想改变课堂,教师首先就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交流中能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能够主动与同学交流或者跟老师交流,在交流中获取新知。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引领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相互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该有耐心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认真观察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情况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大胆地质疑探究,让生活与课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J].清风,2020(22):42.

[2]程旻蕾.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0):113-114.

[3]刘焕平.论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Z1):76.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