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走向与信息技术融合之路

2021-09-22 08:30林慧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感知力家乡信息技术

林慧茹

现代社会离不开高速发展的信息科学技术,现代教育更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发布。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全新的2.0时代。

音乐学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息息相关。音乐课标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老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在信息化2.0的新背景下,小学音乐如何适应2.0的新时代?这就需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聚焦信息素养,积极探索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大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一、聚焦信息素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音乐感知力是基本的音乐素质,它包含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音乐感觉,是指借助听觉器官,具体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细微差别的能力。音乐知觉,是指人们对音乐的复杂形式与结构(如节奏、旋律、和声、织体、力度、速度、调性、调式等)的细微变化的辨别能力。音乐感知力的培养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视觉联想,培养音乐感知力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直观的视觉联想比听觉更有震撼力。因此,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视觉联想,与听觉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时,老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羌族相关的民居、服饰、人物、羌笛等图片;接着,播放羌族的风光片及羌族锅庄资料片;最后,播放羌族音乐和舞蹈共同构成的歌舞视频《吹起羌笛跳锅庄》。学生跟着视频打节奏,培养音乐感知力。这一教学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走向融合,这样更能散发音乐课堂的魅力。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音乐元素,培养音乐感知力

老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促进了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小学音乐课堂要聚焦信息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时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音乐元素,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力。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老师可以通过音乐小编辑,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注意到乐曲与画面相辅相成的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作为影视音乐,除了音乐外,还有视频画面的配合,这时老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音乐服务。

二、聚焦信息素养,开发音乐课程资源

音乐课标指出:“要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善于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音乐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要聚焦信息素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素养开发音乐课程资源。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美丽的家乡》时,老师除了课本上的教学资源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本地家乡的音乐资源。老师可引导学生制作《美丽的家乡》音乐相册。音乐相册主要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配以《美丽的家乡》的音乐。学生先拍摄家乡图片或网络收集整理家乡图片,再利用微信小程序或者美篇等工具,配乐制作《美丽的家乡》音乐相册,并与同伴分享自己所制作的音乐相册。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工具制作《美丽的家乡》短视频。短视频除了展示自己美丽的家乡外,还可融入音乐元素。老师不要低估学生的信息能力,学生接受这些现代科技并吸引利用的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三、聚焦信息素养,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音乐课标指出:“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影视片段,如,播放《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影视片段。以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接着设置“说一说”“唱一唱”环节,学生说影视情节,加深对影视音乐的理解,了解影视音乐所要表现的情绪以及它们在影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总之,在信息化2.0的新背景下,小学音乐要聚焦信息素养,以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开发音乐课程资源、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等方面入手,走向与信息技术大融合之路。

猜你喜欢
感知力家乡信息技术
培养孩子情绪感知力很重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长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