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

2021-09-22 17:18苏雨童杨平芝王亚宁霍荣棉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9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

苏雨童 杨平芝 王亚宁 霍荣棉

摘要:居民是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源头,也是垃圾分类前端的主体,培养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激发居民垃圾分类内生动力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有重大意义。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城市居民普遍接受过垃圾分类教育,大部分居民认同现行垃圾分类标准,②部分城市居民停留在偶尔分类,居民垃圾分类认知态度与行为存在落差。

关键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各种多元化的商品纷涌而至。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有些城市甚至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区域总体污染物的排放量已超出有限的环境容量。显然,垃圾分类已成为我国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研究,已从技术视角向社会心理视角转移,很多学者对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进行分析,试图从居民行为中寻找规律性,以更好地培养居民生活垃圾管理行为。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主要以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为主。到90年代后期,生活垃圾管理的研究逐渐向居民垃圾管理行为方面扩展。截至现在,现有国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即关注垃圾分类回收的技术、法律法律等。另有環境学者认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在于居民的行为改变,而垃圾分类则是居民行为改变在这一问题上的重要体现,而居民心理又是居民实施垃圾分类行为的关键。因此,本文以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认知、态度、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过程和样本分布

问卷调查以线上发放的形式展开,面向各城市居民,共计发放问卷188份。调研主要涵括人口统计变量、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现状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认识态度和行为”相关问题的全方位调研。

对样本分布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女性占68.1%,男性占31.9%;年龄18岁以下受调查者占19.68%,18~30岁受访者占71.81%,31~60岁受访者占6.83%,60岁以上受访者占2.13%;受访者所在地为直辖市占24.87%,省会城市占31.75%,地级市占23.28%,其他占比2.12%。

(二)问卷设计

此次问卷共设置题目14题,主要分为受访者个人信息查询、受访者参与垃圾分类相关信息、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现状评价和受访者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其中,受访者个人信息方面分为所在地、年龄、性别三个维度,所在地有直辖市、省会、地级市、县级行政区、其他选项,年龄分为18岁以下、18~30岁、31~60岁、60岁以上选项,性别有男、女选项。

受访者参与垃圾分类信息分为是否接受垃圾分类相关教育、垃圾分类习惯、所在地垃圾投放形式三个纬度。一题“您接受过有关垃圾分类的教育或宣传吗”选项有经常、偶尔、从来没有,问题“处理垃圾时您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吗?”选项有每次都分类、经常分类、偶尔分类、从不分类,问题“您生活的地区垃圾投放点是以什么形式安放的?”选项有分类垃圾桶、传统垃圾桶、无垃圾桶、随意堆积、固定垃圾站、其他。

受访者对于垃圾分类现状评价层面分为现行垃圾分类标准认同度、垃圾分类回收站满意度、垃圾桶信息有效性三个维度。问题“您认为现在垃圾分类的标准是否合理”有是、否两个选项,问题“对于您所在小区目前的垃圾分类回收站使用的辨识度满意程度是?”设置矩阵滑动条,0为非常不满意,100为非常满意;问题“对于您所在小区目前的垃圾分类回收站使用的辨识度满意程度是?”设置矩阵滑动条,0为非常不满意,100为非常满意;问题“对于您所在小区目前的垃圾分类回收站使用的实用性满意程度是?”设置矩阵滑动条,0为非常不满意,100为非常满意;问题“对于您所在小区目前的垃圾分类回收站使用的方便性满意程度是?”设置矩阵滑动条,0为非常不满意,100为非常满意。问题“您认为垃圾桶上的分类信息对您有帮助吗?”选项为“有,清晰易懂”、“没有,看不懂还是无法分类”、“没有注意”。

受访者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分为器物、自身原因、法律法规等纬度。问题“您认为可能影响您垃圾分类的原因有哪些?”选项有不知如何分类,没有分类的垃圾桶,没有时间、精力,与自身利益无关,无人监督,没有其它人分类,其他环节(如装运、处理等)混乱,其他。问题“您认为以下哪种措施更能带动垃圾分类实施?”选项有奖励、处罚、其他。问题“您认为我国的垃圾分类还存在哪些问题?”选项有公众环保意识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方式还不了解,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没有明确的规则制度,我国垃圾处理技术落后,其他。问题“您认为垃圾分类有效的宣传途径有”有选项电视广告,政府号召和规定,网络媒体宣传,学校教育,杂志、书本等宣传,其他。问题“下列“垃圾分类”治理群体中,根据其重要性,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有政府、垃圾排放者、社区、企业选项。

三、研究结果

(一)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现状情况

从城市居民接受垃圾分类教育程度上看,对于题目“您接受过有关垃圾分类的教育或宣传吗?”,78人次选择“经常”,占比41.49%,105人次选择“偶尔”,占比55.85%,另有5人次选择“从来没有“,占比2.66%。另外,从垃圾分类标准满意程度上看,对于问题“您认为现在垃圾分类的标准是否合理”,149人次选择“是”,占比79.62%,仅有39人次选择“否”,占比20.74%。由此可见城市居民普遍接受过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城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知识及重要性有一定认知且对现行垃圾分类标准表示认可。

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习惯上看,对于问题“处理垃圾时您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吗”,22.34%的受访者选择“每次都分类”,25%的受访者选择“经常分类”,43.09%的受访者选择“偶尔分类”,仅有9.57%的受访者选择“从不分类“。近半数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垃圾时是偶尔分类,这与上述大部分居民具有垃圾分类认知存在差异,可见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认知与行为存在落差,居民垃圾分类行动力欠佳。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左脑风暴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