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视角的易地搬迁农户适应性研究

2021-09-22 01:43瞿一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9期
关键词:适应性基础设施

瞿一红

摘要:易地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环节,农户是否能够适应新搬迁点对易地搬迁后期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解基础设施对农户适应性影响,课题组成员深入腊尔山片区,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农户搬迁后适应状况进行调查。文章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方面考察搬迁农户的适应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举措。

关键词:基础设施;易地搬迁;适应性

一、引言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意味着我国进入脱贫攻坚阶段,易地扶贫搬迁是其中关键工程。到2020年底,我国绝对贫困将全面消除,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胜利。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使得搬迁成为这部分人民生存问题的重要解决方式之一。如今,“挪穷窝”任务即将完成,让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成为摆在政府和人民面前的另一项艰巨任务。面对生存居住环境、人际关系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等,搬迁户是否能够适应并获取更好的生活呢?

面对新的居住环境,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整体环境,搬迁户都面临着巨大改变,这其中,基础设施是搬迁农户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不可否认,教育、医疗等各项基础设施是搬迁的重要原因,相关学者的研究使这点得以论证。如Elshof等研究认为人们更希望住在离基础设施更近的地方,以便享受公共服务;冉逸箫等认为基础设施缺位是山区农村衰落的重要表征。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关乎搬迁农户是否能够在安置点定居并适应新的生活。

但是,基础设施是如何影响易地搬迁农户适应性的呢?本文将基于这一点,围绕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于易地搬迁户的适应性影响,从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及农村文化发展基础设施四个方面,以湘西州腊尔山片区安置点为例,结合实地调查相关情况分析农户对于易地搬迁适应性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湘西州腊尔山片区易地搬迁现状分析

腊尔山片区是湖南省高海拔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和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从整体规模来看,易地搬迁前腊尔山片区共有贫困村1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个),非贫困村4个,贫困村占比73%。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7户6733人。主要贫困原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收入来源单一等。具体贫困原因及其占比为:因病致贫380户1685人,占比25.2%;缺技术333户1470人,占比22.1%;因残182户775人,占比12.1%;缺资金189户841人,占比12.5%;因学147戶799人,占比9.8%;因缺土地、缺劳力及因灾、自身发展力不足等其他原因276户1163人,占比18.3%。

易地搬迁后,在措施方面,腊尔山片区实施了一系列改善安置点总体环境、帮助搬迁户脱贫的措施。例如,在禾库镇、腊尔山等实施光伏产业;通过培训传统民俗演艺、手工编制品等,从事创业就业脱贫扶持约560人;通过技能培训,对接湘西州经济开发区,山东济南等传统劳务输出城市,进行劳务输出,帮助搬迁户提高适应性,解决其脱贫返贫问题。

腊尔山片区搬迁户原住地四面环山,受地理环境影响,交通方面不利于居民出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卫生问题非常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医疗以及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使得当地发展缓慢,生产力不足以支持当地经济等发展,因此实施易地搬迁。

三、基础设施视角的易地搬迁农户的适应性分析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农户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参照相关法规文件,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农村生活、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考察分析基础设施对搬迁农户的适应性影响。

(一)搬迁农户在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方面的适应性分析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可有效提高耕种效率,进而提高产值,增加收入以及就业岗位。近年来,腊尔山片区对于耕地的保护和质量方面有所加强,并加强农业植保植检,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

但是,腊尔山片区安置点在搬迁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安置点可使用面积减少,导致农业用具及收割的粮食等无处堆放,农户被迫将其堆放在客厅等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不便。另外,缺乏位置养猪养鱼,走访中我们发现,农户搬迁后生活习惯与之前相似,但是由于居住环境面积减小,一部分原先养猪养鱼的农户被迫放弃这份营生,不得不闲在家中,收入来源减少,使得这部分农户对原居住地怀念程度提高,无法适应新的搬迁地的生活,这部分居民年纪相对较高,但是也应当引起重视。

(二)搬迁农户在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方面的适应性分析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包括饮水、电力、道路等方面,其完善程度关乎搬迁户能否适应搬迁地生活及生活质量问题。腊尔山政府近年来完成天星水库、夯卡水库等多个水库维修,安置区安全饮水工程完成率达99%,农网改造率100%,电视、网络、通讯信号村组覆盖率99%,电费从1.5/度降到0.58/度。此外,安置点内各道路都实现了硬化全覆盖,道路平整,方便农户出行。且安置点附近农贸市场、便利店以及快递接收点都非常齐全。

然而腊尔山片区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仍存在问题。虽实现了水电通到家家户户,但是经常出现故障,例如停水断电等问题频发。水电属于生活必需品,从山上搬迁到镇上,本来用水免费的搬迁户一方面不得不从心理上接受用水付费致使生活成本提高的事实,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断水断电引起生活不便,会使得搬迁户对新居住地失去信心,进而对农户对于在新居住地长期生存的适应性产生影响。

(三)搬迁农户在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适应性分析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当前生计和环境保护。2014年,腊尔山片区追高鲁村“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村”项目完成;2020年,腊尔山片区内河流开展人工增殖鱼苗投放行动,改善和修复河流生态系统。此外,腊尔山镇正在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一是持续加强卫生整治,已实现15个村(社区)卫生清洁队伍配置全覆盖;二是突出做好森林防护,做到森林防护常抓不懈;三是全面推进河长巡河,增强环保意识。

猜你喜欢
适应性基础设施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财政部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准则征意见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