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刍论

2021-09-22 13:24赵国强
成才之路 2021年30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综合素质学习兴趣

赵国强

摘 要:生态道德教育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优化社会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中学生物学科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本质与意义,探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指出教师要做好四个方面: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掌握生态知识;教学贴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生态危机;立足课本内容,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學生生态道德意识。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环境保护;学习兴趣;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1;G63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055-03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形成自有的思考方式时,如果能在中学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就能够契合国家的政策方向,使他们能够具备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理念和思想,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中学生物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物学科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本质与意义

1.中学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地球是生物的摇篮和家园,人类如果想在地球上长久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寻找到一条能够与地球和谐共存的道路。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人们需要做到的是共同维护生态和谐。

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更需要树立生态道德理念,为以后保护地球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知识来呈现,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学校更应重视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引领作用。

2.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背后,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许多地方甚至曝出环境污染造成当地居民、生物生存受到极大影响的新闻,这传递的信息就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而且这一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国家所面临的,而是全人类都面临的棘手难题。

就我国而言,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只依靠国家的强制手段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人们能够形成生态道德意识,树立生态道德理念,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共同解决相关问题。想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各学校从生态道德教育入手。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教师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生态道德意识。这将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

3.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当前,国家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个人的人生走向。而核心素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生态道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领路人的角色,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非常必要。尤其是结合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理念的普及,更能使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教育观念,实现全面发展。

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家庭成员的年龄、认知、阅历也不尽相同。所以,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在初始时也是不清晰不一致的,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己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显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学生在了解生态道德教育之后如何去开展去落实,也需要相应的专业指导。学生在以后成长道路上成长为有素质、有涵养、有道德的公民,其前提是能够在中学阶段接受生态道德教育。

4.中学生物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优势

中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非空中楼阁,需要依托具体的课程,而中学生物就可以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载体。这是因为二者的目的是统一的,生态道德教育和中学生物的教学目标都是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从而能够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将此逐渐内化为自身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者辩证统一。

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基于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而中学生物的很多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比如教师通过讲解光合作用,能让学生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生存乃至整个生物圈的良性发展都有重要的帮助。

二、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

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掌握生态知识

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生物课程中涉及许多生态环境的知识,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在中学教育中,学生需要意识到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属于先进的文明,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主要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道德能够使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平衡,所以在新时期开展教学时,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必须要深入挖掘素材内容。生态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雾霾遮住蓝天、熊猫是珍稀动物等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感受到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只是简单地喊口号,则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生物知识,引导学生从表面到实质进行思考和感悟,正确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不能在自然环境中为所欲为。

比如,在进行“生态系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明白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又时时作用于环境。通过这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能够形成生态道德的基本认知。在讲解“生态系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一调节能力需要得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个群体的尊重与呵护。如果人类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还是会使人类承担相应的惩罚。当然,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渗透知识点时,教师要注意不能扰乱整体的教学内容,还要注意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渗透的适度性,避免给学生带来太重的学业负担,尽量做到生态道德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实现高度契合。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综合素质学习兴趣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网络环境下海南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