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指引下,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在机构数量、体系建设、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学校布局不合理、高水平大学参与度不高、师范毕业生就业不畅、西部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由此提出培养院校优化办学理念、扩容和提质并重、开展本硕接续培养、深化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西部培养基地建设和完善保障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现状;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曹晔(1963-),男,内蒙古丰镇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院长,教授。(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教学创新能力、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G2020060001,项目主持人:曹晔)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7-0055-06
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重要渠道,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均提出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基于此,本文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寻找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的成绩
(一)培养院校数量稳步增加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从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院校有所增加,积极推动了职教师资培养。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成立职业教育学院,开展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2014年湖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开始招收本科职教师资。2015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成立;2019年,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和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成立。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于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后职教师资培养规模缩减,2018年成立职业教育学部,加强职教师资培养。从近年来的调研数据来看,职业技术师范生培养规模变化不大,近5年来毕业生在1.5万~1.8万人。2018年毕业生为1.5万人,基本与中等职业学校本年招录本科毕业生1.47万人的数量持平,数量上基本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需求。
(二)培养体系不断健全
适应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15年国务院学位办发文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体系中增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同时取消从2000年以来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规定,按照教育硕士开办要求,全国先后遴选了48所普通高等学校进行试点,其中职业技术师范院校6所,培养硕士层次的职教师资,每年录取人数不足1000人,不到原来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人数的一半,也难以满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录用研究生毕业人数2700人左右的需求。2013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招收具有工科类硕士学位的职业院校在职教师,学制为4年,为职业院校培养专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带头人,毕业授予教育學学位。目前招收72人,毕业的学生许多成为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专业带头人和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建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此外,在培养体制上也有所创新,适应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针对西部和贫困地区职教师资“培养的下不去、学校招不来”的现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贵州省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开展免费职教师范生培养工作。目前开展校地合作培养公费职教师范生的院校扩展到10所,合作的省和地市有10个,招生人数近千人。
(三)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院校亟须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以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职业学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近些年来,培养院校采用优化生源、延长学制、分流分段、协同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是改善生源。培养院校主要采用二次遴选方式优化职教师资培养源头,吸引优秀中职和高职毕业生接受“3+4”和“3+2”培养,有的培养院校还采用提前批或一本招生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二是延长学制。总的来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比同专业普通本科专业教育学时上多20~30学时,在此基础上,招收的“三校生”实行5年制培养、高职—本科—专硕一体化培养等方式进行培养。三是分流(或多目标)培养模式。针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前3年课程内容相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第4年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分目标培养,或者前2年课程相同,后两年按照多个培养目标进行分流培养,职教师资是培养目标之一。四是分段培养模式。主要有“4+0”“4+0.5”“4+1”“4+2”“4+3”等分段培养模式。五是协同培养模式。主要有校地协同培养公费师范生、校企校联盟培养、校政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等。
(四)教师培训体系初步建立
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经过15年的建设,不仅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而且有力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建立。目前,国家层面建立了100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在102家企业建立全国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省级层面建立了300多个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培基地和省培基地与1000余家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初步形成了培养培训基地与企业共同参与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十三五”期间,落实中央“放管服”的有关要求,国培项目下放到各省(市、区)组织实施,要求各地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大多数省份均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统筹全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除了组织实施国培和省培项目外,加强对地市级和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统筹,建立起中等职业学校四级教师培训网络、高等职业院校三级培训网络,有效地保障了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的落实。
(五)国家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新入职教师培养方面,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管理规定》,2016年各省份普遍开始试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资格考试工作,2019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职教师培训方面,2014年教育部组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8年教育部组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引领培养院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培养培训质量。为落实《意见》及“职教20条”等文件的有关要求,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从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双师型”教师标准、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准入和考核评价、教师资源配置机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教师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职教师资培养院校缺失且布局结构不合理
从全国布局来看,全国共开办教师教育院校605所,其中高等师范院校199所;而开办职教教师教育院校32所,其中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9所;9个省(市、区)没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业技术师范生的培养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职业院校对教师的需求。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仍高达18.94∶1,远高于普通高中生师比12.99∶1。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1.02万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师范毕业生1.51万人,平均为每所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范生1.48名;2018年中小学学校数22.75万所,师范院校毕业生76.85万人,平均为每所中小学培养师范生3.38名。从师资培养体系来看,普通师范院校形成了以部属院校为龙头,省级师范大学为骨干,地方师范院校和开办教师教育的院校为基础的普通师范教育体系;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并没有形成这一体系。从培养层次来看,有25所普通师范院校开展教育学博士人才培养,19所普通师范院校开展教育博士人才培养,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还没有一所学校获得教育学博士和教育博士人才培养授权。
(二)依托高水平大学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的政策难以落地
《意见》和“职教20条”均明确提出支持高水平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但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调查表明,近年来许多高水平大学逐渐退出职教师资培养行列,2013年1所西部211综合性大学取消了职业技术学院,1所工科985高校不再招收本科职教师资,2014年1所地方师范大学不再招收本科职教师资。此后,1所985高校、1所211高校、1所地方师范大学不再招收职教本科生,1所工科地方高水平大学职教师资本科生招生专业从4个压缩到1个等。减少的院校数虽与前面提到的增加院校数量差不多,但减少的院校大多是双一流高校或高水平大学,国家提出的依托高水平大学或工科院校培养职教师资的要求尚未落地。
(三)职业技术师范生就业渠道不畅
近年来,职业技术师范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的比例不高。从现实来看,2018年职业技术师范毕业生15067人,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的1773人,占师范毕业生人数的11.77%,占当年中等职业学校录用本科毕业生的12.03%,中等职业学校录用的本科毕业生近88%是非职业技术师范生,造成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的原因較复杂,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一是设置的专业难以满足需求,由于高校职教师资培养专业相对固定,设置了70多个专业,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涉及的专业多达350多个,且职业学校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导致高校职教师资培养与中职学校师资需求不对应。二是职业技术师范生就业空间大,与普通师范毕业生相比,职业技术师范生尤其是工科专业,职业教育吸引力弱,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积极性不高。三是无论是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还是各地人事部门“逢进必考”的考试内容,都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导致职业技术师范生考试通过率较低。四是一些发达地区对职教师资学历要求提高,从国家教育统计数据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硕士毕业生的比例从2005年的2.48%提高到2015年的14.04%。
(四)西部地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滞后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计划的实施,西部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增长极,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技术技能人力资源保障。与2005年相比,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增加3.5%,东部地区下降了10.26%,中部地区下降了5.63%,而西部地区却增长了45.97%。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近年来,落实国家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以及国培项目的有关要求,各省份在建立国家级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强省级、地市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构建了中职四级、高职三级职教师资培训网络体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滞后,如宁夏只有一个国家级培训基地,无论是国培项目还是省培项目基本依托省外基地开展培训;贵州只有3个培训基地,其中2个属于国家级培训基地,一个省级培训基地还是培训学前教育教师的。由于省内培训基地不足,致使“十三五”期间国培项目提出的“中高职教师协同研修、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培训者培训”等任务都没有深入开展。
三、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办学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师范院校主要为中小学培养师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也定位于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课师资。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应打破这一固有思维模式。目前,我国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个层次的定位为: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巩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处于大发展的阶段。从国外来看,许多国家没有专科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如德国除了中等职业教育外,就是应用科学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没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现实中,我国普通本科高校难以培养出“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问题凸显,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除了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外,也要为高职院校培养师资。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才能够不断完善。2010年我国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在2011年以前,每年录取人数不足千人,2011年高职高专处从高等教育司划归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教育开始招收高职院校教师,招生规模成倍增加,充分说明高职院校教师也需要培训,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也能培养培训高职师资。
(二)推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扩容和提质并重
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探索有条件的优质高职学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或开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支持高水平工科院校分专业领域培养职业教育师资,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依托优质高职院校技能水平高的优势培养职业教育教师,主要是解决职教师资培养院校数量问题,同时满足职教师资培养院校质量提升要求。《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支持高校扩大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探索本科与硕士教育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博士研究生培养,推动高校联合行业企业培养高层次“双师型”教师。从提高职教师资培养层次和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此外,要加快推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规范专业办学行为,推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提质培优、赋能增值,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更好地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推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本硕接续培养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生到职业学校任教的比例较低,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教育硕士毕业生到职业院校就业的比例也不高,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本科和硕士分割培养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德国,培养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职业技术师范本科教育阶段3年,再经过2年的教育硕士,本硕是接续培养,获得硕士学位或通过国家第一次教师资格考试,再进入教育实习阶段(经费由政府提供),实习阶段主要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开展,2年教育实习完成并通过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方可任教。我国目前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学生既缺乏职业教育情怀,也缺乏教师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2年的时间不可能培养出“双师型”教师。只有实施本硕接续培养制度,统筹6年培养时间,前4年重点解决专业实践能力,企业实践时间1年,后2年重点开展师范教育,要求到职业学校教育实习时间达到半年,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当前本科4年和硕士2年都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国家层面按照“探索本科与硕士教育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加快推进本科和硕士接续培养模式试点,这一模式的实施也可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职教师范专业。
(四)深化师范生培养供给侧改革
当前职业技术师范生到职业学校就业率较低,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深化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校地合作培养。开展校地合作的地方政府大多数是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缺乏支撑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开展校地合作的省或地区每年年初根据本省职业学校教师需求上报本省或地区公费师范生专业和人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汇总全国数据后,按照专业和人数以招标的形式遴选培养院校,中标培养院校与地方政府签订培养协议,各省公费师范生招生人数纳入本省招生计划,并与用人单位、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当然,鼓励有条件的省份也依托本省财政实施定向培养师范生。这种按需定向培养师范生的做法,供求直接对接,既可以满足职业学校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可以促进职业技术师范毕业生就业,可谓一举两得。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式可以多样,如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当地职业学校教师需求,也可以招考优秀的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与职业学校签订就业协议,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院校公费学习一年,毕业后按协议到职业学校就业等。
(五)加强西部地区培养培训基地建设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整体进入普及化阶段,但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处于大众化阶段,仍需扩大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从近些年的经验来看,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的主体是中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对教师培养培训加大力度。但从2020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整体上西部地区职教师资培训工作滞后,省级培养培训基地不足,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匹配。要充分认识到我国职业教育进入类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职业学校教师既要求提高准入门槛,也需要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既需要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也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既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也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教育教学的能力,所以需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引领。凡是没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院校的省份,如贵州、青海、宁夏、西藏,当然也包括东中部地区的上海、辽宁、山东、海南、山西,要加快这些地区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院校布局,可以独立设置或依托高水平工科大学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同时,要加强省级培训基地建设,形成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院校为引领、优质中高职院校为骨干、广大中高职院校为基础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确保五年一周期培训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六)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保障体系
“职教20条”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院校,类型教育发展是其应有之义。目前,拥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院校的22个省份,每个省份大多只有一两所培养院校,其设置的专业有限,难以满足本省职业院校教师的需求,各个省份也难以出台相关政策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建议职业教育教师培养院校由国家来统筹管理,按照类型教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加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顶层设计,重新明确其功能定位、层次规模、布局结构、质量标准等,出台全国建设规划,用五年时间初步建立起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服务于中职、专科层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针对职业教育内外部的重大变革,结合区域特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选取办学历史长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区域职教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作用,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带动区域职教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吸引力,国家出台以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2倍的生均经费标准政策来支持培养院校的发展。明确不同层次“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系,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依据。各地政府也应把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同步规划,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纵横两个维度来拓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空间,在纵向上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要向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倾斜,尽快完善师范生培养层次和结构比例,培养一大批专业带头人和卓越教师;在横向上拓展办学空间,加快推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际化办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晔.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2]曹晔.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时空贡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65-74.
[3]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0-05-20)[2021-03-20].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