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教学探析

2021-09-20 07:39吴多喻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

吴多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更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外阅读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认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因此,课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课外阅读;丰富多彩;增长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外阅读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因此,课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然而实际上小学生的阅读量远没有达到这个基数。我学校课外阅读课题研究小组的老师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这是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外阅读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对阅读的兴趣不大,课外读物的选择不适当,阅读方法有所欠缺,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那怎样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老师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追寻。现在,我将大家共同研究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贵在有激情,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老师要利用一切恰当的契机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对课外阅读激起兴趣。

首先教师要精心挑选有关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以及一些激励读书的名言与诗词等粘贴或悬挂在教室的墙上,激起孩子阅读的欲望。把教室的每个角落都精心分类别设置成不同特色的阅读角,每个阅读角整齐陈列了各种课外书、报刊,让孩子在能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或喜欢的书。其次,我倡导孩子共享一本好书,发动他们踊跃向班级捐赠书籍。还提出“书香弥漫家庭”的倡议,让父母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建议父母与孩子一同读书。

(二)激发博览群书的兴趣

正如鲁迅说的: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所以,老师要巧用各种契机,激发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

1.拓宽阅读空间,激发阅读兴趣。老师在教完课本上的课文外,适时向学生推荐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如:学完李白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后,可向学生推荐《李太白全集》;在学习了《夸父追日》后,让学生推荐阅读如《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等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老师还可以建议学生阅读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读小学生报刊及科幻类读物。指导学生随课文选择阅读一些有较强趣味性、富有文学性的课外儿童诗集、童谣、范例作文、励志故事等,就这样,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课外阅读指导,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们课外阅读的质量,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

2.巧设阅读契机,激发阅读兴趣。我用心开展各种趣味活动让孩子产生一种阅读的必要性。比如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猜谜语,但又缺少猜谜知识,我适当教他们一些猜谜的要点与技巧,告诉学生们这些谜语老师是从哪些谜语书上收集到的,顺其自然地就把谜语书分享给学生。最后教师提出一个月后将再次进行猜谜语活动比赛,而且还要评选出几位猜谜语标兵,学生们果真跟着老师设置的目标争相抢着看猜谜书,还有的学生居然还可以自己出几个有趣的谜面。

二、为学生鉴别课外读物,选择好的阅读作品

从学生们的年龄阶段来划分,小学生还是属于儿童阶段,因此他们课外阅读的作品应该为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从本质上来说,和别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太大的界限。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日益进步,儿童的群体性特征越来越显著,教育教学也对儿童的特征性日趋关注。目前来讲,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供他们阅读的是专门的文学作品。再者,如今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以儿童的立场来创作的,所以,对于那些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不符合儿童年龄阶段特点、审美情趣以及知识结构,不深入研究儿童心理的作品,我们都必须抵制和唾弃。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自主阅读质量

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也不容忽视。这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或习惯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阅读,不明白如何从书本中汲取更多营养。因此,要求孩子们只要读书,必动笔墨,要认认真真读、勾画圈点、优美词句摘抄、解析感悟阅读等。如学习课文《景阳冈》时,让孩子们说说你对《水浒传》梁山好汉的认识,组织开展讲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事迹的故事会,摘取原文中有趣又浅显的内容,如“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章节让学生品读,小组讨论人物刻画、动作描写等。这样,引导孩子们既懂得课外阅读应该怎么读:又明确在自主阅读中,须动笔墨进行勾画圈点、标注点评和摘抄一些好词好句等。孩子们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不仅仅只是掌握正确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指导孩子要心无旁骛进行阅读,要读透,读懂,精读,真正做到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四、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不能忽视

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蹴而得的,它是一个成年累月逐渐积累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在看书的过程中,往往是一捧起自己渴望已久的书就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废寝忘食地看起来。不论是下课还是上课,甚至连走着或是躺着都在看……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发现班上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到这个时候我们再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读书习惯,就已经是亡羊补牢了。因此,在刚对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教育起,我们就应该注重对孩子良好读书习惯地培养。譬如,引导孩子规划合理的阅读计划与阅读目标,每天应该在什么时间阅读,阅读量是多少都要列出来。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合理安排时间,有张弛等阅读的好习惯,这些对于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综上所述,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极其重要,如果没有课外阅讀,学生的成长就不会完整。大量的阅读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认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大事,我们教师只有不遗余力,巧施奇招,让课外阅读教学弥散醉人芬芳,让祖国的下一代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阅读模式初探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跟踪导练(五)(5)
线谈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