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林,唐小林,李军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内科,重庆 401520
在临床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人群一般病程为10年左右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上的主要病症为腰痛、膝软、四肢出现麻木情况、手凉脚凉等情况,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如果较为轻微,则会表现为肾功能受损,严重的话,则会有可能引发尿毒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1]。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2]。 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糖尿病肾病就会转变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情况,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西方国家的统计,糖尿病肾病患者占所有尿毒症患者的一半左右[3]。 阳晶晶等[12]研究结果就表明通过螺内酯联合ACEI/ARB 对早期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该次研究中所抽取的病例均来自于该院在2019年2—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从中随机抽取出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展开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早期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患者,予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入对照组,予螺内酯、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治疗的患者入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年龄51~71 岁, 平均年龄(65.10±3.3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52~73 岁,平均年龄(66.24±3.51)岁。在进行该次研究之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表示同意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研究计划上报给该院的伦理委员会,在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开展。 研究对象中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通过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口服80 mg 缬沙坦(国药准字H20173015),1 次/d,口服10 mg 贝那普利(国药准字H20000292),1 次/d。
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 通过螺内酯(国药准字H32020689)进行联合治疗,口服20 mg 螺内酯,1 次/d。
两组患者均持续服用半年。
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尿白蛋白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包括尿蛋白排泄率(UAER)、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从而评价螺内酯和ACEI/ARB 的治疗价值。
显效:肾功能以及尿白蛋白水平恢复正常;有效:肾功能以及尿白蛋白水平逐渐改善;无效:肾功能以及尿白蛋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加重。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通过螺内酯、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展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28/30),对照组患者通过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只有(70.0%)(21/30),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 见表1。 观察组患者的UAER、Alb、BUN、Scr、Ccr 分别为(68.2±12.9)μg/min,(36.8±4.8)g/L,(5.8±1.4)mmol/L,(84.6±13.4)μmol/L,(93.5±17.5)mL/min,对照组分别为(83.8±13.2)μg/min,(36.4±4.0)g/L,(5.9±1.1)mmol/L,(85.9±13.6)μmol/L,(93.9±18.1)mL/min, 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UAE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 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比较(±s)
组别UAER(μg/min)Alb(g/L)BUN(mmol/L)Scr(μmol/L)Ccr(mL/min)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68.2±12.9 83.8±13.2 4.629<0.05 36.8±4.8 36.4±4.0 0.351>0.05 5.8±1.4 5.9±1.1 0.308>0.05 84.6±13.4 85.9±13.6 0.373>0.05 93.5±17.5 93.9±18.1 0.087>0.05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一般是通过独立影响危险因素进行确认,一般包括人群类别、遗传因素、生物危险因素、肾损伤危险因素、饮食因素[4-5]。高血糖以及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最主要两个因素, 临床防治,可以对以上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进行防治[6]。 强化降糖治疗,可以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从而发展为显性蛋白尿,由此可见,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治疗中,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7]。 对于中年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来说,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9%之间;对于血液透析治疗中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的靶目标放宽至8%[8]。 除此之外,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红细胞寿命较短,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能会被低估,对于糖尿病肾病第四阶段或者第五阶段的患者来说,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9]。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起始诱发因素,并且,高血压有极大的概率引发糖尿病肾病。临床中一般会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10]。如果患者没有禁忌证,1 型糖尿病肾病可以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临床中不推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11]。 该次研究,笔者通过螺内酯和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对早期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改善,高达(93.3%)(28/3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 但是低于观察组,只有(70.0%)(21/30)。 观察组患者的UAER、Alb、BUN、Scr、Ccr 分别为(68.2±12.9)μg/min,(36.8±4.8)g/L,(5.8±1.4)mmol/L,(84.6±13.4)μmol/L,(93.5±17.5)mL/min, 对照组患者的UAER、Alb、BUN、Scr、Ccr 分别 为 (83.8 ±13.2)μg/min, (36.4 ±4.0)g/L, (5.9 ±1.1)mmol/L,(85.9±13.6)μmol/L,(93.9±18.1)mL/min。阳晶晶[12]的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UAER、Alb、BUN、Scr、Ccr 分别为(69±12)μg/min,(36.3±4.1)g/L,(5.9±1.3)mmol/L,(84±14)μmol/L,(93±18)mL/min,与该次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说明该次研究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螺内酯联合治疗早期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