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育焦虑的“易筋经”

2021-09-17 09:21侯保成
民生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易筋经学制普及

2016年,电视剧《小别离》热播,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小孩子出国留学问题;2019年,《小欢喜》火热,把人们的情感聚焦到万众瞩目的高考升学;今年,《小舍得》火爆,又把人们的焦虑倾注到“教育内卷”问题。

艺术高于生活,但毕竟源于生活,现实中教育的热点焦虑问题,似乎并不比电视剧里差多少,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截至2020年,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9亿人,按照一个孩子有3个直接关系人关注来计算,起码全国有8.67亿人密切关注教育的一举一动。由此可见,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大家关注教育,本来不是坏事,但人人都关注,而且是过度关注,盯着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挖空心思让孩子事事争第一,这就是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

家长焦虑的主要原因

小时候,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在火柴头上,不一会儿,火柴就“噌”地一下燃烧起来。从幼儿园入园开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在关心孩子的成长。每一个家长,都想让自家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选最好的老师,成为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幼儿园最好的孩子。

第一毕竟只有一个,于是竞争愈演愈烈。幼升小、小升初、高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就业……就像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每一次都是“生死考验”。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于是家长始终摆脱不了焦虑。再加上,我们教育体制设计确实存在问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家长哪有不焦慮的?

这时候,一部分“觉醒”的家长抢先想到“借力”。让专业的辅导机构帮助自己孩子先学一步,抢跑一步,这样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在资本驱使下,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剧场效应”驱使所有家长,为了给孩子上“双保险”,不得不把财力和精力乖乖送到培训机构。

侯保成

一个班上辅导班的孩子占90%以上,校外辅导最疯狂的一个孩子,居然报了13个辅导班。有孩子还没有上小学,校外辅导班投资已经超过10万元。如今家长们一见面,问候语不是“吃饭了吗”,而是“你孩子都在哪里上辅导班”,或者“你在哪里买了学区房”。

冷静看中国当下的教育,我们和发达国家比或许还有差距,但和自己比,发展是巨大的。不信用现在初中生的试卷考一下20年前的高中生,无论是知识深度还是宽度,都会明白什么叫今非昔比。

当下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老百姓没有学校上,而是没有好学校上。或者说,一部分家长以为自己孩子的学校不是最好的,优质教育不够均衡,教育公平有待提高。我们的孩子不错,但是人家的孩子更优秀,高考时“一分干掉几千人”,谁也不希望被干掉的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中国家长焦虑的主要原因。

这是培训机构的问题吗?

说是,其实也不是。

当微信、支付宝进入百姓生活,多数人家里不放现金,出门不带现金,不用警察严打,小偷就慢慢“转行”了。培训机构也是如此,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当教育基本均衡的时候,家长不为孩子上学焦虑,培训机构慢慢也就关门大吉了。

四个关键

如何让家长不为孩子上学焦虑?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就是学制问题。

当下,对一般家长而言,孩子高中毕业是基本要求。至于高中毕业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上学,都可以做第二步考虑。无论再宣传引导,初中毕业就让孩子去读职专,家长不甘心,孩子不情愿,这是客观事实。如果上高中的愿望都不能满足,非要50%的初中生去读职业中专,这显然不符合老百姓的心理期望。

“把选择和竞争放在高中毕业后,而不是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基础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屡禁不止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高中毕业考大学,是学技术还是走学术道路,甚至直接进工厂打工,这些老百姓都能淡定接受。所以,普及高中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正常享受高中教育,这应该是政府尽快实现的奋斗目标。

在此基础上,取消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都采取划片招生方式,都在家门口上学,都是直升,把选择和竞争放在高中毕业后,而不是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基础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屡禁不止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先后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扩招、学前三年行动、加强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作业问题、体质健康问题、劳动教育问题、“双减”工作等方面频频发文,希望拨乱反正,纠正教育乱象。

但是,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了基层,再好的设计都落不了地。笔者以为,教育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的关键,首先是学制问题。

1986年,我国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应试教育问题得到一定范围的遏制。如果初中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高质量普及发展,相信初中阶段的应试教育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至于高中阶段,孩子稍微大一些,身心发展相对成熟,吃一些苦,努一把力,考个心仪的大学,学个心仪的专业,适当有一些竞争,也未尝不可。所以,缓解教育焦虑的第一关键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和高质量发展高中教育。

至于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以为不是一味增加农村学校投入就能解决的,而要双管齐下。一方面,顺时而动,顺势而为。中国快速城镇化是大趋势,农村劳动力进城,连带学生必然跟着父母进城,这不是要限制,而是要适应。买了房子就会有人住,有人住就要有学位,有学位就应该有学校,这是教育规划应该遵循的规律。

猜你喜欢
易筋经学制普及
易筋经(九)
易筋经(八)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中国易筋经与印度瑜伽的比较研究
大学推出“弹性学制”值得期待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