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

2016-01-15 06:31:53
新校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系统文件清廷学制

一、清末学制

1.壬寅学制

1902年8月,清廷公布了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农历壬寅年,故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但该学制公布后未及施行就为《癸卯学制》所取代。

2.癸卯学制

1904年1月,清廷公布了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因公布时在农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学制主系列分三段七级。

清末学制的制订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矛盾,为新式学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级各类学堂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

二、民国学制

1.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9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民国学制系统的机构框架,称《壬子学制》。此后至1913年8月期间,又陆续公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使《壬子学制》得以充实和具体化,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

2.1922 年的“新学制”

1922年11月,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此前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借鉴日本的教育制度),又称为“六三三学制”。

该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该学制公布后,除进行个别调整外,一直沿用到1949年。

猜你喜欢
系统文件清廷学制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青年与社会(2019年5期)2019-04-01 09:17:46
中压电子束焊工控机Windows NT系统文件丢失故障的修复方法
从档案管理角度谈OA系统文件管理功能建设
参花(下)(2018年8期)2018-05-14 09:01:15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资治文摘(2017年6期)2017-10-09 01:24:51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艺术品鉴(2017年11期)2017-04-23 05:17:14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替换文件让系统更加的得心应手
电脑迷(2014年2期)2014-04-29 19:21:13
大学推出“弹性学制”值得期待
日本拟实施6天上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