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明打榔舞的含义与传承价值,论述将“非遗”打榔舞引进校园传承的路径:挖掘“打榔舞”的文化背景信息、开设少数民族地域性舞蹈特色课程、建设“非遗”舞蹈实践基地、加强“非遗”舞蹈文化的宣传与教育等。
【關键词】非遗 广西地域 打榔舞 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44-02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以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及生活环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体系。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展现形式,已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它是人类发展史中物质与精神的高度凝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也逐渐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体系。地域性“非遗”舞蹈是各地域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舞蹈表现形式,形成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民俗文化。当前,现代化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地域性“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也受到了诸多的影响。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如何将“非遗”舞蹈引入校园,搭建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播桥梁是当下美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发,围绕广西地域性打榔舞进校园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现状及推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打榔舞概述
“打榔”,也叫“舂堂、打砻”,是壮语的称谓。“打”有敲击的意思,“榔”即舂米的木臼,这是壮族先民专门用于脱稻粒、舂米、打糍粑的一种木制原始农具。打榔的习俗主要流行于广西的平果县风梧乡、天等县华隆乡、宁明县明江乡侗廊等地。打榔舞是在“打榔”习俗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舞蹈类型,是以“打榔”为表现形式,表演时有二人对打、四人对打、多人交错对打等多种方式,打法以“拖打”“冲打”“点打”“撩打”“对打”等为主,主要表现农耕时代稻作生活内容,多在当地民间习俗节日期间进行表演,具有古朴典雅、表现节令时令、休闲娱乐等特点。
打榔舞是广西壮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2010年,天等县的打榔舞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三批项目。
二、打榔舞的传承价值
少数民族的“非遗”舞蹈地域性较明显,许多人对其不认识、不了解,这样的背景不利于其更大范围的传播。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舞蹈蕴含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凝聚力等深层含义,我们有必要努力地做好传承工作,使少数民族的优秀舞蹈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学校是实施现代化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非遗”舞蹈作为一种文化,也可以走进校园,通过教育教学的手段获得传承。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在本区学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开设“非遗”舞蹈课程,能够充分发挥“非遗”舞蹈独特的育人价值,为新时代的美育工作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打榔舞作为广西本土特有的舞蹈文化,是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饱含本土民俗风情的民间艺术及文化符号,但受众小、传播面小,理论传承也比较薄弱。目前,广西还没有一套面向小学普及教育的科学、系统的“非遗”舞蹈教材,也没有把“非遗”舞蹈打榔舞纳入课程在小学校园普及实施。目前,广西在传承和弘扬“非遗”舞蹈方面,不少学校有过探索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如:南宁市沛鸿中学的壮族铜鼓舞、南宁市江南区新屋小学的绣球舞、贺州钟山县两安瑶族乡两安中学的羊角长鼓舞、桂林龙胜中心小学的瑶绣舞等。但这些只是少数学校局部性的活动,铺开面不够广。对某一种非物质文化来说,即使是代表性的传承人,也难以以一己之力完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有相应的社会条件和社会氛围作为支持。只有较大范围地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才能让“非遗”的传承之路越走越踏实。
三、打榔舞进校园的路径
广西地域性打榔舞进校园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地域性舞蹈未列入我国校园艺术教育的教材中,只有个别学校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编撰相关校本教材,普及范围小。因此,广西地域性打榔舞要想走进校园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既要开展普及性教育,又要开展艺术创作实践项目,需要师资、资金、生源、基地、人才等多方面的相互支持。
(一)挖掘打榔舞的文化背景信息
舞蹈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民族生活的生动反映。据唐代刘洵在《岭表录异》所写,“广南有春堂,以浑刳为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春稻粱。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可知壮族打榔舞在唐代时就已经颇具规模,其最早是承载酬神、还愿、祭祀、娱乐等意义的民间活动,用于酬谢天公地神赐予的福泽,并祝愿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国泰民安。在校园推广打榔舞,教师首先要从典型性壮民族传统文化说起,使学生从根源上了解打榔舞的艺术风格、文化起源等。由于打榔舞是形成较早的少数民族舞蹈,与新时代的学子距离较远,教师在教学打榔舞时,既要厘清打榔舞发展过程中那些变与不变,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民族舞蹈的多样化、生动性,又要注意守护好打榔舞最根本、最淳朴的历史特点。因此,我校在进行打榔舞进校园实践研究过程中,非常注重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认识、体验舞蹈。例如,邀请打榔舞传承人进入课堂,讲述打榔舞的历史起源以及传承人的故事,解析每组舞蹈动作所蕴含的审美心态、文化意义、历史由来等,让学生能够从源头上接触打榔舞,同时了解打榔舞作为“非遗”项目的核心内涵:培养文化自信、提升审美素养、陶冶艺术情操、温润心灵家园、激发传承意识,促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开设少数民族地域性舞蹈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是根据地域文化特点浓缩性地提炼出来的教学内容,其涵盖面较广,包含了音乐、舞蹈、民族手工手绘、民族服饰等元素。学校开设特色课程,可以营造出一股浓郁民族文化学习气氛,这有利于学生获得人文环境的熏染,深刻体验某一技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开设打榔舞课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学习。可以说开设特色课程是打榔舞走进校园的关键步骤。
我校开设打榔舞课程具体依托音乐学科,主要在音乐校本教材中增设“非遗艺术”板块,把打榔舞的内容纳入必学内容中,将打榔舞的知识与技能都渗透到校本教材上,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该舞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原汁原味的地域性民间舞蹈,学校请打榔舞传承人来到课堂,除了口述打榔舞的历史文化,还做舞蹈的现场教学,如展示“拖打”“冲打”“点打”“撩打”“对打”等打法,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打榔舞,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传承人指导学生将打法与舞蹈动作整合编排成舞蹈,教师对现场教学进行拍摄,最后剪辑成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用于课程的实施和推广。
(三)建设“非遗”舞蹈实践基地
文化与人类并存共荣,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进。少数民族舞蹈进校园的推广,不仅需要借助校外的力量进行课程教学,也需要校外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表演、巩固所学的机会,校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契合教学改革中“产学结合”并轨前行的策略。当前“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全国性一项有益的延展活动,学生能够从中体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借此平台创建“非遗”舞蹈基地,打造“一廊一馆一室一台”。“一廊”即打榔舞文化廊,利用其营造浓郁的“非遗”舞蹈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打榔舞的魅力。“一馆”即打榔舞展示馆,以“榔声打响幸福来”为主题,设计“打榔舞文化发展史”“打榔舞艺术展示”“榔声打响幸福来”3个板块。学生可以在展示馆里打出自己的榔声、演出自己的人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雅艺术素养的人。“一室”即打榔舞训练室,这是学生训练打榔舞基本功的场所,内设置有古朴标准的榔和杵以及多媒体一体机,为学生学习打榔舞基本功提供物质保障。“一台”即打榔舞展示台,学校提供给学生一个小舞台,让他们学习打榔舞之后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加强“非遗”舞蹈文化的宣传与教育
在这个信息海量化以及各类艺术创作质量参差不齐的现代艺术发展趋势下,如何让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至于泯灭,并保持原有的特色与风格,是将“非遗”打榔舞引进校园艺术教育时理应关注的问题。在迎合大众创新形式的同时,地域性少数民族舞蹈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这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如何才能让打榔舞这种“非遗”既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能保持其原生形态呢?这是目前“非遗”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实际的校园艺术推广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非遗”舞蹈文化的宣传与教育,针对打榔舞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舞蹈、文化传承人现场教学、观看影音资料等过程中,加深对少數民族舞蹈文化的了解,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和智慧。学生群体是宣传非遗打榔舞文化的主体,只有通过融入课程及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等方式,才能扩大普及面、增强宣传效应,使“非遗”打榔舞的传承发展之路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踏实。
综上所述,将“非遗”民族舞蹈引进校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西校园舞蹈教学改革过程中,将地域性打榔舞与校园艺术教育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实现文化的传承,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晶,马嘉,孙茜.敢问路在何方——山东“非遗”舞蹈调研拍摄感思[J].舞蹈,2016(4).
[2]梁金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广西天等县打榔舞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5).
[3]许子吉.壮族打榔舞的舞蹈特点和成因探究[J].艺术科技,2019(11).
【作者简介】张文裕(1984— ),女,壮族,广西天等人,一级教师,现任南宁市石柱岭小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舞蹈教学。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