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提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实践,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利用互联网资源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及时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等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校 班主任 德育工作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09-02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其工作繁杂琐碎,比较费时费神。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平时缺少父母的管教,其自控能力、專注力较弱,直接导致了班主任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当一个好的班主任难,当一个好的农村小学班主任更难。如何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笔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作如下阐述。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
活动育人是当下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力、专注力、思辨力都比较弱,若教师单纯采用口头教育的方式,他们难于理解和接受,教育效果自然不会太理想。但如果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同时将相关的道理、知识融入活动中,那么学生就能够较快地理解并加深记忆,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用于教育教学。要让活动起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相关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适用性原则,即活动要适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兴趣、顺应教育规律;二是丰富性原则,即设计的活动既要形式多样,又要具备丰富的教育内涵;三是灵活性原则,即活动形式要灵活巧妙,而不是局限于常见常用的两三种甚至是一种形式。
“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主动承担起的责任,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自觉探寻有效的学生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然而,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要么不重视这一工作,要么重视了却不得其法,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甚至无效。德育是一项非常抽象的工作,如关于孝道、礼仪、公德心等教育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精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活跃思维、内化知识。
例如,笔者在班会上向学生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时,考虑到农村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对交通规则无法形成直观的印象,便设计了“我是小交警”活动。活动中,笔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交通规则讲解,一个小组负责扮演交警,其他小组则扮演群众,然后开展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交通规则是什么,理解遵守交通规则对保护生命的重要性,并形成遵守规则和社会公德的意识。
又如,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笔者考虑到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到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文明礼仪观念比较淡薄,设计了一项“我是文明小使者”的长期性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二做到”,即进入教师办公室前要做到先敲门,在楼道、楼梯遇见教师和同学要做到礼让;做到“三问”,即见到长辈要问好、见到教师要问好、见到同学要问好。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在本班内产生了良好的效应,也积极影响了其他班级的学生,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谦让有礼的文明之风。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班级活动,是体现班级特色的重要途径。我班学生虽然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但备受家中长辈宠爱,在家时很少甚至没有做过家务、农活,劳动能力较差。为了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增强能力,笔者设计了“我能干”活动,让学生每天回家要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农忙时节要帮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同时要求学生在完成家务或农活后,记录下感想与体会,或者写一篇简短的日记。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提高了学生劳动的能力,同时写感想、写体会、写日记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可见,班主任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设计活动,并将教育内容融入其中的教育管理形式,较受学生欢迎,教育效果也较好。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创新班级管理方式
与科任教师相比,班主任是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教师,也是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品质的“引导者”。因此,笔者认为,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是班主任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大诀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科技的进步,农村学生的视野、见识等方面虽然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但与以往的农村学生相比却有了很大的改变,如当前农村学生接触网络的方式增多,受的监督管教却不足,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更为复杂,这意味着农村学校班主任面临更多、更新的班级管理问题,也意味着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难度增大。要想做好新时代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全新的学生。
班主任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要培养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懂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平台。那么,互联网上有哪些资源是班主任可以利用的呢?首先,是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影视资源。农村学生极少有进入电影院观看影片的机会,对看电影、电视剧保有很强的兴趣,如果班主任能够创造机会与学生一起观影,那么更易于打开学生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因此,每个月笔者都会选择一部时长较短、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与学生一同观看。观看之后还组织学生开展观影分享会、写观后感。这些影片成了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让笔者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朋友关系,学生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向笔者诉说,无形中增强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是利用互联网的通信功能。当下,我国留守儿童比重很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广大农村学校共同的难题。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一个原因,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笔者所带班级也有不少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工作,缺乏父母的爱与教育引导,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不合群,甚至自卑。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笔者组建了名为“暖家”的微信群,群成员以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主。笔者每天都会在“暖家”群里发布留守儿童一天的精彩表现,每周五下午组织留守儿童拍一段视频上传到“暖家”群里,并逐一让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视频通话。这一做法既能让留守儿童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减少他们外出工作时的担忧,又能让留守儿童经常与父母交流,填补了他们因为远离父母而形成的心灵空虚,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除了以上提及的两个方面,互联网上还有许多活动资源。限于笔者的能力和学识,还有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有些活动不适合进行实际操作,比如现下流行的研学活动就很难在农村学校开展。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笔者利用互联网资源组织了“线上研学旅行”活动,即从网上搜集区内外著名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的介绍、图片、视频等,在课堂上先向学生做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研学旅行”路线、活动方案,再由全班讨论确定班级的“研学”路线和方案,接着按照学生设计的路线,线上“参观”各个景点,最后组织学生开展“研学”讨论会,以小组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研学”体会和收获。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活动资源,学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互联网上还有许多可以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在利用互联网资源时,班主任要把握住以下两点,真正发挥互联网资源的育人功能:一是不能太过依赖互联网,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设计,筛选网上海量资源;二是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互联网资源,不能不假思索、不做加工地拿来便用。
三、及时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然而,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发现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学生大多害羞,不敢也不愿意将心中的疑问、困惑说与他人知道;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害怕被他人嘲笑、疏远,往往选择将心中的“秘密”藏在角落。
笔者刚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就遇到了一个黄姓女生。该生聪明、乖巧、懂事,很少让教师操心。但是,有一段时间她表现很反常,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时根本没有做。为了了解情况与解决问题,笔者尝试找她谈话,她却总说是因为忘记了,并表示以后不会再如此,可过后这一问题仍然存在。因为多次谈心无果,笔者就想到通过写纸条的方式,让她将心事写出来。于是,笔者在教室一个角落里放置了一个配有锁头的木箱,告诉学生如果遇到什么难题可以写在纸条上(纸条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然后放到木箱里,老师看到后会给出一些建议。
当天,木箱里就有了几张纸条,其中一张便是黄姓女生写的。纸条上写着她妈妈最近领回了一批芒编手工品,每天放学后,她妈妈都要她做芒编赚钱,不让她做作业。知道情况后,笔者到她家中家访,与她妈妈进行了深入谈话,最后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经此一事,笔者发现写纸条的方式效果很好。不久之后,笔者将纸条换成日记本,给每名学生发了一本笔记本,并给笔记本取名为“我的秘密花园”。笔者不要求学生每天都写日记,而是鼓励学生在碰到困难或是心中有困惑时再写,写完后及时交给笔者,笔者再根据学生的问题采取措施。写日记这一管理办法,笔者至今沿用,效果远比找学生当面谈心要好,原因一方面在于写笔记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其他人不易发现;一方面在于学生不用直接面对教师,少了一份心理压力,更能畅所欲言。
除了讓学生写笔记,笔者还通过举办茶话会、辩论会等活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如2018年有一部仙侠剧热播,当时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都在讨论这部电视剧,甚至已经对他们日常的学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纠正一些行为,笔者趁机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我爱电视剧”的茶话会,首先由各小组推荐本组成员喜爱的电视剧或电影,陈述推荐的理由,然后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电视剧或电影的意义。茶话会引出了学生讨论仙侠剧的话题。经过讨论,学生对当时正在热播的仙侠剧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学生沉迷于该剧的现象也被很好地扭转了,同时学生还学会了如何正确看待一部优秀剧作的知识。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非常庞杂和琐细,既要班主任投注耐心、爱心和真心,更要班主任不断摸索适合本班学生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李智芳(1979— ),女,汉族,广西博白人,函授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玉州区环南学校,研究方向为班级管理。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