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较还原法”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此方法解读《故都的秋》,在对文本意象、背景、情感的还原与比较中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
关键词:比较还原法;矛盾;意象
《故都的秋》是现代写景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怎样品味该文的经典之处一直是困惑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比较还原法”是孙绍振教授提出的一种从微观上解读文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鉴赏视角广。拟尝试运用“比较还原法”解读《故都的秋》,从意象的比较、背景的还原、情感的探究三个方面解读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比较”解释为“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表示具有一定程度”。孙绍振教授认为“还原”就是“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象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形象的现成样子,而是想象在原初状态,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用“比较还原法”首先要做的是还原。还原是为了发现艺术加工过的作品与原生状态的矛盾或差异,这些矛盾或差异打破了读者对作品认知的统一性,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才有可能探究出文本的言外之意。读者可以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或者状态;可以还原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创作背景;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还原当时的实际情状,然后将其与经作者艺术加工后的作品进行比较。“比较还原法”其次要做的是进行比较。可以在还原中比较,主要指比对、辨别二者的异同,从中了解艺术加工后的作品的特别之处;也可以在比较中还原,即把描写同一内容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感受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比较与还原密不可分,二者互为分析文本的基础。以下拟运用此方法从三个方面解读《故都的秋》。
一、还原意象,在秋色秋声中品故都的秋味
文本首先写的是租来的一椽破屋。这里有“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和“稀稀疏疏的秋草”……秋意尽收眼底。如果联系生活实际还原:一椽破屋指的是又窄小又破旧的房子,即便这样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一般人都会觉得住得不舒服。将读者与作者的感受相比,可以发现作者却泰然处之,还悠闲自在地数着日光、品着茶。这是一处矛盾。小院中看到的牵牛花、秋草,听到的驯鸽的飞声,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作者却从中感觉到了“十分的秋意”。这又是一处矛盾。分析这两处矛盾会发现,这是作者以一个文人的审美视角欣赏的“故都的秋”,无关物质,只注重内心的感受;无关场所,只发现生活的美好:宁静的小院、慵懒的氛围、悠闲的品茶人……这就是作者心心念念的秋味。此外,还有秋槐的落蕊。槐树在北方很常见,秋槐的落蕊也平淡无奇,为什么作者对其印象如此深刻呢?借助联想与想象还原这段文字会发现,作者似乎将其在和另一种场景作比较。什么东西会铺得满地,踩時没有声音、闻时没有味道呢?是雪!清扫过后,如雪的落蕊已然离去,只留下灰土上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的不只是丝纹,更是作者的心境。落蕊已然离去,落叶还能存活几时?这份落寞是对故都的秋的尊重。清闲和落寞都是故都的秋味,作者深深眷恋。
同样是写蝉,《荷塘月色》中的“蝉”被刻意忽略了:“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故都的秋》中却着意描写秋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连用三个“家”字写秋蝉像是被养在家里一样,突出了秋蝉与普通人家的亲近关系,和“蟋蟀耗子一样”,突显了秋蝉的家虫形象。通过这种比对和分析学生会发现郁达夫和朱自清的作品在情调和风格上存在明显的的差异——朱自清习惯于用自己的感情美化环境,月下的荷塘最美,因为他的心里颇不宁静,所以荷塘周围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不写也罢;郁达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清静是美,悲凉也是美,生命行将结束时也有它的美好,所以“秋蝉衰弱的残声”也是吟唱。再联系古诗词中对秋蝉的描写学生会发现“蝉”的形象在这里变得更加生活化、平民化。
二、还原背景,在个人阅历与时代环境的交织中感受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一文写于1934年,当时的中国社会内有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连年战争,民不聊生。北平作为故都,昔日都城的辉煌风貌已全然不在。在写此文之前,作者以笔为战,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进行了大量创作,但是因为白色恐怖等原因,不得不辗转多处,居无定所。按照常理,身处这样的环境人应该是苦闷压抑的,其内心是很不宁静的,但在文中作者却在极力表现故都的“清静”“悠闲”。这是一处矛盾。不是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郁达夫依然能淡然处之,恰恰是因为时局动荡、社会喧闹、生活忙碌,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太想有一个清静的环境来安置自己,太想有一份闲适的心情来调整自己,可这些都求而不得,他只能在文字中建构一个理想的世界,以寻求内心的安宁。
《故都的秋》一文中表示颜色的词如白色或紫黑色的牵牛花、淡黄色的落蕊、淡绿微黄的秋枣……这些颜色单个出现很正常,但当它们集中出现在作者笔下时,就耐人寻味了。还原郁达夫的人生经历会发现其命途多舛:3岁丧父,幼年生活艰难;青年时代留学日本,饱受歧视和屈辱。另外,郁达夫的性格多愁善感,其自传体小说《沉沦》里就表现出了郁达夫抑郁、孤僻的性格特征。如此黯淡的人生经历和残酷的社会环境使郁达夫在选取景物时偏爱一些冷色调,带着浓烈的主观色彩。或许这是北平秋景的本色,但它更是作者心中北平秋景的写照,是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是作者对自己人生和所处时代的真实感悟。
三、还原情感,在多重情感的感染下体会故都的秋味
第一重是对故都的情感。首先,“故都”就是“旧都”,言其已不是昔日的帝都,不是睥睨天下的政治中心,让人油然而生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感。在感慨时代变迁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旧都”的眷恋之情。其次,这里的“故都”即“北平”是作者的伤心地,作者对北平的情感深沉复杂。郁达夫此前就与北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在北平经历了考试的失意,也曾在北京大学教过自己并不擅长的统计课程,更是在北平经历了丧子之痛……可以说记忆深处的北平带给郁达夫太多伤痛。可是,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却写到“……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这又是一处矛盾。人们对于伤心地总是触景生情,尽量避免重游,而郁达夫却不远千里赶赴北平。个中原因用下面这段话解释或许更恰当:“……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地浓,格外地切。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所以作者对北平的感情是悲凉的,隐而不发的。第二重是对故都秋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里不再赘述。第三重是对秋的情感。作者结合中国文人学士的诗文和外国诗人的诗歌散文得出了文人普遍的“悲秋情结”。但实际上也有一些诗词是例外的,比如《沁园春·长沙》《秋词》等。无论是悲凉落寞的秋天,还是清静悠闲的秋天,都有它的美好,都是作者喜爱的、向往的、眷恋的。
生活处处皆是美,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却不好找到。运用“比较还原法”解读《故都的秋》,就是找到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借助这双慧眼可以发现文本选取的意象传递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发现文字所表露的作者的情感,发现时代背景与个人阅历为作品打上的烙印。借助这种文本细读的方法,故都的秋味才得以咂摸出来,才能够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3]郁达夫.郁达夫散文全集(第一版)[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3.
[4]王倩.《故都的秋》解读[J].学语文,2019(6).
作者简介:孙红艳(1984— ),女,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中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