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娴娴,刘建平,杨 云,赵红波,马 波,王宏伟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1]。近年来随着外环境改变,人们社会压力增大,饮食结构日渐丰富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该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本课题通过对比清热凉血灌肠方保留灌肠与西药灌肠后症状、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证实中药灌肠治疗病变范围位于直乙结肠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安全可靠。
1.1 一般资料:选择宁夏银川市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经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位于直乙结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0.32±3.47)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18±0.71)年。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8.85±3.53)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72±0.74)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标准[1],主要结合临床症状、内镜下黏膜变化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排除其他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明确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考文献中大肠湿热型分型标准[2]。主症:①腹泻;②腹痛;③黏液脓血便;④里急后重。次症:①腹胀;②肛门灼热感;③小便短赤。舌脉:①舌质红,苔黄腻;②脉滑。证型确定: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结合舌脉即可入选。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经纤维电子结肠镜确诊病变范围局限于直肠和 (或)乙状结肠部位。④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停用影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②年龄<18岁或>65岁。③患有精神病患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合并恶性肿瘤、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及结核性肠炎等疾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给予清热凉血灌肠方治疗。方剂组成:苦参30 g,黄连30 g,白芨10 g,白芍20 g,五倍子20 g,木香15 g,秦皮15 g,地榆炭30 g,白头翁30 g。水煎取汁150 mL,每晚8时保留灌肠,治疗2个月。
1.5.2 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100 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 000 μg,每晚8时保留灌肠,治疗2个月。2组患者用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停药后观察临床疗效。
1.6评测指标
1.6.1 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计分,对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5个主症,按照无、轻、中、重分为4级,分别计0、2、4、6分[3]。
1.6.2 肠道黏膜评定指标:治疗前后各检测肠镜1次,对比积分变化,即:黏膜正常,为0分;轻度病变,为1分;中度病变,为2分;重度病变,为3分。
1.6.3 疗效评定:参照2010年《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制定标准[4]。
1.6.4 血清炎症因子检测:使用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置的相关检测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进行1次检测,分别测定血凊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水平。
2.1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2组治疗均有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n(%)]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在腹痛、脓血便、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改善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黏膜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肠道黏膜评分均降低(P<0.05),但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黏膜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而IL-10、IL-13含量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含量低于对照组,而IL-10、IL-13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体息痢”等范畴,多数学者认为此病以脾虚为主,肝郁、湿热为标[4-5]。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病因受社会环境与生活节奏的影响而逐渐呈增长趋势[6]。口服药物与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病性结肠炎的两种主要方法,其中中药保留灌肠属于局部用药疗法,副作用小,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治疗特色与优势。有文献报道,采用灌肠治疗可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在局部维持较高浓度,直接作用病变部位,治疗效果佳[7]。
本研究以清热凉血法拟中药灌肠方中苦参、黄连清热燥湿,白芨收敛止血,白芍养血调经,五倍子敛肺泻火,木香行气调中,秦皮、白头翁清热解毒,地榆炭凉血止血,中药灌肠方以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为原则,缓慢将药液滴入肠腔内的局部,可以较快发挥药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药物吸收等[8]。通过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药灌肠治疗前后症状、肠镜下肠道黏膜以及细胞因子的改变,证实中药灌肠有利于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各症候积分和肠黏膜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均低于对组治疗。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8含量亦低于对照组,IL-10、IL-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肠镜下观察肠道黏膜变化,证实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乙状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及优势。因此,清热凉血灌肠方治疗大肠湿热型直乙状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具有现代医药无可替代的诸多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但就目前临床研究情况来看,仍有不足之处,如病例数较少,尚存在门诊患者自行操作不便、药液保留困难等不足。我们认为清热凉血灌肠方保留灌肠在治疗直乙状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及优势,但仍需回大样本、规范操作,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