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苏南旅游型乡村更新规划

2021-09-15 01:34丁金华沈佳辉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

丁金华 沈佳辉

收稿日期:2019-12-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利益视角下的乡村空间重组与调控机制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41301191);江

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旅游消费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转型与规划应对研究”(2018ZD243);苏州科技大学教

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风景园林专业生态课程链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2019JGMK_01);苏州科技大学风

景园林学学科项目

第一作者:丁金华(1973- ),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乡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E-mail:yzdingjh@

163.com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转型、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文章在分析苏南旅游型乡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共生理论为切入点,从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共生模式3要素出发,总结出苏南旅游型乡村的规划理念框架;然后以苏州黎里镇星谊村为案例,提出苏南旅游型乡村更新规划策略,即,优化内部地域环境、构建整体游憩格局,协调农旅两大单元、构建多元复合空间,优化多方参与模式、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共生理论,旅游型乡村,更新规划,苏南星谊村

DOI: 10.12169/zgcsly.2019.12.12.0001

The Renewal Planning of Tourist Villages in Southern Jiangsu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eory

Ding Jinhua Shen Jiahu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11,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new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tourism-oriented villages in southern jiangsu, takes the symbiosis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ummarizes the planning concept framework of the tourism-oriented villages in southern jiangsu from the three elements of symbiotic environment, symbiotic unit and symbiosis mode. Taking Xingyi village, Lili Town, Su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newal planning strategy of tourism-oriented villages in southern Jiangsu from three aspects: optimizing the internal regional environment to build the overall recreational pattern, coordinating the two major units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to build a multi-composite space, and optimizing the multi-participation mode to build a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interest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rural construction similar to the one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Keywords: symbiosis theory,tourist village,renewal planning,xingyi village in southern jiangsu

从田园观光到休闲创意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田园综合体的创建,我国对于围绕乡村、农业、旅游的各种创新模式的探索在不断延续[1]。乡村旅游作为以乡村独特的人文风情、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多样的游憩场所為对象的一种旅游业态,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引擎。

共生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2-3]、经济[4]、农业[5-6]等领域。近年来,学者将其引入到旅游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旅游竞合模式和共生关系评价[7-8]、旅游产业发展共生[9-10]、利益主体共生机制[11-12]等方面。同时,共生理论应用于乡村规划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主要应用于城中村改造、乡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等方面,对旅游消费驱动下的特色乡村转型规划研究比较少,尚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

苏南地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行区,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乡村出现了同质化、边缘化和空心化等问题[13]。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亟需以科学的规划理念指导乡村建设,以及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化空间布局。本文立足于共生理论,对苏南旅游型乡村的共生关系进行解构,旨在为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1 共生理论及旅游型乡村更新规划概述

1.1 共生理论

“共生(symbiosis)”来源于生态学领域,其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在特定时空中所形成的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共生系统主要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3要素构成,其中,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基本单位;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赖以存在的外部要素集合;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1.2 共生理论与旅游型乡村更新规划的耦合性

当前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产业融入到乡村发展进程中,传统乡村地区面临产业转型、空间加速重构等一系列问题[14]。旅游型乡村的规划是源于乡俗元素、基于旅业要素、成于市场因素的建设模式[15-16],其更新规划是各共生单元根据生态、人文、政策等条件多方博弈后,各方意愿在村域空间上的表达。共生理论能够将乡村内部各子系统看作共生单元,通过建立共生系统反映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并分析其共生结构探讨如何实现乡村价值优化与旅游服务提升,进而提出合适的发展策略。

2 苏南旅游型乡村发展现状

2.1 资源整合度较低,缺乏合理统一的布局

乡村旅游建设是以乡村独特的生态环境、乡俗文化为基础,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乡村价值再造的过程。从整体来看,目前苏南地区旅游型乡村的资源开发不尽合理。一是在功能空间布局上,一些乡村空间较为分散,没有完整的游览体系,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度较低,导致整体布局不够明确。二是在旅游产业布局上,目前许多乡村虽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往往忽视了村庄原有的景观风貌和肌理营造,导致其特色性、文化性、体验性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一村一品”的需求。

2.2 缺乏规划引导,自然生态空间衰退

苏南地区河道密布,众多水域连接形成的水网体系是苏南乡村最重要的廊道之一,其与乡村各生态基质、斑块相连,共同构成了苏南乡村独特的景观格局。但由于近年来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乡村建设用地不断上升,湿地、农田、林地等基质逐渐减少,水网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导致了水网功能衰退、结构破碎等问题。与此同时,大量建设乡村民宿、道路广场硬质改造等基础设施散乱建设的问题也使乡村聚落空间呈无序状蔓延,村落以往沿河而建的传统格局逐渐丧失,削弱了聚落空间与水网空间的互相协调作用,不利于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2.3 忽视乡村旅游主客矛盾,村民参与度不佳

伴随着经济效益的产生,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众多主体参与规划过程,村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实际权益分配中其利益空间受到挤压[17]。此外,当前苏南地区一些村庄过于偏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未能实现村民的生活空间和游客的游览空间之间的合理缓冲;同时在旅游设施开发、旅游空间布局和创新产业规划方面与原著居民的互动较少,未能让村民充分参与乡村的建设、发展、运营,不利于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3 基于共生视角的苏南旅游型乡村规划策略

针对上述苏南旅游型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苏南旅游型乡村共生系统,从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3个层面提出规划策略。

3.1 共生环境: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两大基质体的协同进化

共生环境即共生单元所处的基质,旅游型乡村共生单元的有序发展必须建立在与共生环境要素资源交流的基础上,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苏南旅游型乡村首先要以自然与旅游资源分布为依据,在总体层面构建村落自然生态安全格局,以集散结合的空间组织模式规划乡村功能分区;其次,要重塑特色鲜明的文化空间,注重乡村传统建筑保护、乡愁文化基因传承和地域文化元素彰显,并建立乡村风貌整治体系,重新建立村民和外来游客对乡土文化的深层感知。

3.2 共生单元:协调农旅两大主体以构建复合空间

苏南旅游型乡村在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两大共生单元是“三农”为核心的乡村主体与旅游开发,近年来形成了旅辅农型、农辅旅型、农旅合一等模式。苏南旅游型乡村的建设要协调农旅两大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从农村、农民、农业3大核心要素出发,在生态服务空间、居住生活空间、物质生产空间植入旅游功能,构建一个生态、生活、生产互融的空间体系。具体从以下3点展开:首先,对乡村的生态空间进行整治,特别是对村内水域进行生态修复,提升水域环境生态功能;其次,从功能耦合性的视角强化乡村地域文化特色,更新完善生活空间;最后,围绕各功能分区营造特色农业景观、开展相关农事体验活动,形成集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多产业融合状态,同时完善乡村特色游憩网络,使乡村成为功能、交通与空间的复合体。

3.3 共生模式:功能性设施共享和多元主体协调机制构建

旅游型乡村共生模式依据共生单元间相互关系可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3种。当旅游型乡村各方面资源分配较为平衡,在优势不断互补的同时,乡村内部的互利共生模式逐渐形成,表现为共生单元之间存在长期的(自旅游开发以来便存在)、连续的(旅游交互时发生)、稳定的(主体间利益关系确定)联系。具体分析见表1。

苏南旅游型乡村实现互利共生模式的瓶颈在于各类发展要素共享传导机制的缺失,为此,要从整体性的视角优化旅游型乡村共生單元之间的各类媒介与载体。首先,以分区配置的原则,完善各类设施的开发,构建旅游服务与设施体系互相融合的空间;其次,以群体利益为前提,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构建多元主体利益的平衡机制,以推动乡村规模拓展和价值创造。

4 基于共生理论的黎里镇星谊村更新规划案例

4.1 星谊村总体规划

4.1.1 星谊村概况

星谊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北与南星湖相连,西邻苏同黎公路,占地约为89 hm2。村庄地势平坦,聚落、水田、池塘、林地等相互交错,较完好地保留了苏南水网地区的肌理。村域内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包括以油菜花海、果蔬采摘为主的观光农业,以滨河湿地、鱼塘养殖为主的生态水域景观,以农艺手作、民俗村、建筑古迹为主的乡俗文化景观。目前,星谊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未来需要对各类资源进一步整合,以满足苏州周边地区游客的旅游需求,形成体验性和观赏性兼备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4.1.2 村莊发展定位

根据星谊村的区位特性、资源优势等,将其发展定位为:以旅游功能主导为理念,以强化共生环境、协调共生单元、优化共生模式为规划导向(图1),梳理好“三农”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满足村民健康生活的需求、游客养生放松的游憩需求和景区旅游服务的经营需求,打造一个以良好生态为基底的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4.2 强化乡村共生环境——营造可再生多元化的游憩格局

4.2.1 营建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可持续化的旅游功能分区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星谊村旅游资源分布及各类用地性质,结合中长期规划,规划相应的功能空间分区,主要分为3个区域,即核心保护区、建设缓冲区和综合建设区(图2)。

1) 核心保护区(面积约为33.7 hm2)。核心保护区是指以维护现状生态环境为主的区域,这些区域生态敏感度较高,尤其是鱼塘、湿地等区域与外部水域的连通性较强,承受内外干扰的可能性最高。规划需要加强引导和控制核心保护区内的各类生态资源,禁止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2) 建设缓冲区(面积约为24.2 hm2)。此区域是指能承受一定外界干扰的区域,这些区域设立了以外围林地为主的缓冲带,增强了抗干扰风险能力。根据各类用地特征,设置了农事体验、生态农庄等功能区。此外,建立多条绿色廊道,穿插风景建设、游赏活动等,以实现建设缓冲区维护生态稳定和提升游憩价值的双重功能。

3) 综合建设区(面积约为31.1 hm2)。此区域是指生态风险最低的地区,通过强化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设置民俗展示、特色民宿、果园采摘等新形式的业态,以满足各类人群多样化的需求。

4.2.2 营建人文环境,推动风貌整治以完善文化网络

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对乡俗文化的感知,而穿插游览街巷空间、建筑空间则是探索乡村文化脉络的主要方式。当前星谊村的内部建筑普遍存在风格杂乱、体量不一、占道建设等问题,无法满足游客持续性的体验需求。为此,规划针对村域内的各类建筑建立了风貌分区,并根据建筑的价值和功能分别提出保护、整修、改造的规划策略,形成风貌整治的层级体系。在此基础上,将部分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建筑确立为文化节点,同时通过改建拆除等方式恢复被占用的道路以形成文化连接廊道,由线串点形成文化体验网络。

4.3 协调乡村共生单元——构建乡村三生复合空间

4.3.1 推进水网体系修复,打造多元化的生态空间

“因水成市、枕河而居”是苏南乡村特有的水网格局,水网修复是乡村生态空间建设的基础。首先,对河流、鱼塘、沟渠等水域进行全面清理和疏浚,使之形成网络化和联通化的格局;同时根据地表径流和污水来源,划分重点净化区域,在必要地段设置水坝、水闸等水利调节设施,形成可自我循环的水域生境(图3)。其次,在村落北部集中规划一片集养殖、净化、游览于一体的生态鱼塘,建设亭台水榭等亲水游览平台;同时,在鱼塘中引入各类水生植物进行自我修复,形成一个具有丰富物种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4.3.2 推动村庄整治,创建集约化的生活空间

旅游开发使村民的生活空间得到了优化的契机。星谊村在原生态保留聚落结构的基础上,将绿化空间与水网体系引入,形成了与居住空间相互渗透的开放式格局,营造新型的苏南乡村集约化生活空间(图4):在空间设计上,增加了供村民娱乐、交流的滨水广场等公共空间;在功能布局上,通过对院落空间的规整及集中绿地的界定,并融入相关旅游设施,打造集休闲度假与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乡村生活体验基地。此外,注重水循环、资源回收等生态技术的运用,以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活空间的功能共生。

4.3.3 引导产业融合,营造高效的生产空间

规划通过整合星谊村内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农事耕作、果蔬采摘、民俗体验、湿地观光等项目为主的“农业+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新型旅游业态,并规划相应的游览体系使游客充分体验乡村生产生活风情。在游览交通类型上,构建了休闲游览步道、亲水体验步道、科普观光步道3类步行道,同时结合绿化廊道设置自行车道,使其成为乡村内部的“绿道”,串接主要的生态游览节点。此外,规划不同主题的游览路线(包括湿地生态游览路线、滨水游览路线、民俗游览路线及特色农业游览路线),为游客塑造多情景的游览空间。

4.4 优化乡村共生模式——促进多方利益协调制衡

4.4.1 共享性设施植入,完善乡村旅游功能

共享性服务设施的构建是实现乡村旅游互利共生模式的基础,在保障游客体验的同时也能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规划基于不同群体的需求,分层次、分区域对生活设施、游憩设施、生态设施等进行建设,构建了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乡村内部的聚落空间,尤其是功能型服务空间,也应结合旅游开发完善服务设施。规划在现有建筑类型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以静谧宜人为特色建设休闲茶室、会议服务等功能设施;以活泼开放为特色构建运动竞技、民俗节庆等功能设施。

4.4.2 协调各方利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均衡的利益分配是共生关系中各利益相关主体重点关注的内容,对“三农”和旅游开发两大共生单元进行解构,发现乡村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为政府、开发商、村民和游客,各方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星谊村在以政府为平衡机制的实施主体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模式(图5),将村民“自下而上”的需求和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进行统一协调,形成多种表达途径、多元协商和多层循环的模式,以此提升旅游型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可持续性发展。

5 结语

旅游型乡村规划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整合与空间布局的重构,并注重乡村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以实现生态化的良性循环。文章分析了当前苏南旅游型乡村建设出现的缺乏合理布局、生态空间衰退、主客矛盾等问题,并从共生理论的“环境、单元、模式”3要素展开全面分析,有利于乡村在“三农”价值提升与旅游开发之间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并实现协同发展。结合黎里镇星谊村规划实例,提出了苏南旅游型乡村更新规划策略,有助于完善乡村规划领域的理论研究,并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以期为其他面临村庄保护与旅游发展难题的乡村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獻

[1]

温莹蕾.文化空间理论视角下的乡村发展路径探索:以山东省章丘市朱家峪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2):64-70.

[2]HIRD M J.Coevolution, symbiosis and sociology[J].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4):737-742.

[3]朱鹏颐,黄新焕.共生理论视角下创新农业生态经济研究范式[J].生态学报,2017,37(20):6945-6952.

[4]EHRENFELD J.Putting a spotlight on metaphors and analogies in industrial ecology[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3,7(1):1-4.

[5]OMACINI M,SEMMARTIN M,PREZ L I,et al.Grass-endophyte symbiosis:a neglected aboveground interaction with multiple belowground consequences[J].Applied Soil Ecology,2012,61:273-279.

[6]陈宇,陈书琳.基于耦合共生理论的田园综合体规划模式建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2):7-12.

[7]陆相林,孙中伟,马世猛.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共生关系分析与协同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6,36(4):181-187.

[8]潘冬南.共生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区域旅游竞合模式探讨:以广西北部湾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6(4):168-173.

[9]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4):64-71.

[10]马国强,汪慧玲.共生理论视角下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J].城市问题,2018(4):65-71.

[11]唐仲霞,马耀峰,刘梦琳,等.基于政府共信的民族旅游社区多元主体共生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1):114-119.

[12]纪金雄.古村落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研究:以武夷山下梅村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2-59.

[13]黄嘉颖,程功.陕南会峪村共生空间的营建探索[J].规划师,2017,33(3):96-101.

[14]张建,李世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6):49-53.

[15]黄细嘉,赵晓迪.旅游型乡村建设要素与乡村振兴战略要义[J].旅游学刊,2018,33(7):5-6.

[16]葛妍,丁金华,周莉.基于SNA的苏州旺山村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4):94-99.

[17]李远行.从社区走向组织:中国乡村秩序重构的结构基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3):1-8.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下高职语文好课标准研究
共生理论视阈下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共生理论视角下民族地区区域旅游竞合模式探讨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电子商务与快递行业共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