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丹 李磊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概念的不断落实,在教育工作中融入该概念成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教学理念,如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概念是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和落实的教学任务。中职计算机教育对该年龄段学生以及我国中职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其能够真正落实我国对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因此,本文将对在中职教育计算机课程中融入互联网+概念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策略
计算机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将其与互联网+概念相结合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举措。为此,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对自身在过去计算机教学中的漏洞以及不足做到足够的重视和提升,同时,对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做到不断的理解、学习并运用。为使我国中职教育真正成为为社会输送实践型人才的高质量重地,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融入互联网+概念能够真正将中职的教学成果与社会所需进行对接,同时使中职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
(一)教学内容落伍
计算机课程的开展是在2000年计算机被我国广泛应用后开展的新型科目,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其中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与社会所需进行对接。同时,随着计算机为人类生活、工作以及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变得更加便利,因此,教学内容也应当结合其特性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但由于一些教师在工作之余对计算机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关注度不足以及认识度不够,导致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学生无法及时学习到与社会充分接轨的计算机应用能力。[1]
(二)积极性不足
受传统教育以及社会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学较保守的教师仍然认为计算机的应用停留在娱乐功能方面。事实上,计算机的发明最初就是为了给人类带来便利,而计算机的应用确实起到了促进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对计算机做到足够的认识以及对其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重视。同时,通过教师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加深,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发展观念,使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学历,理解培养自身成为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发展理念,使計算机教育的开展真正成为落实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课程。[2]
(三)环境不理想
计算机课程的开展对教学设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微机教室的教学设备需要学校及时地更新换代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偏远地区,计算机课程的开展仍然受到硬件设施的阻碍,导致该地区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方面明显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作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了解存在此问题的地区学校所需,尽可能为其提供教学便利。
(一)通过互联网+提升学习积极性
受年龄限制,中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其在初中阶段往往成绩不理想导致其在学科学习时自信心不足,也导致了其对学科的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室,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中寻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供学生观看,让他们了解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培养其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明白学科的学习并没有自身想象的如此困难,并不断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计算机课程的开展真正落实在教学所需之中。
(二)提升学习环境
在互联网+概念不断落实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便利以及对一些信息的搜集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网络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功能应用的不断提升,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以及应用方法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计算的应用以及交流中明白他们对计算机应用的不了解之处,可以使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使计算机课程成为落实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高质量课堂。[3]
(三)完善教学体系
在互联网被广泛应用的现今,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教学研究,通过他人优秀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教学为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辅助,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以及自身的发展方向。
中职计算机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课程,同时,随着互联网+概念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将计算机课程与互联网+概念相结合已成为目前中职教育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教学任务。同时,通过互联网+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开阔眼界,能够使自身的职业规划以及思想观念得到真正提升并产生正确的认识,使其积极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使中职教育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教学重地。
参考文献:
[1]谢丽.中职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6):184-185.
[2]闫会会.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144-145.
[3]王倩.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