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产业链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实践研究

2021-09-15 02:17祁春节王刘坤雷泽奎
中国科技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科农林创新型

祁春节,王刘坤,3,曾 光,雷泽奎

(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经济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0;3.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新科技已经走向千家万户,农业也已出现巨大变革的强劲趋势。如何在新时代发展农业新的动力、培养服务于“三农”产业链的新型人才,是全国百余所农林高校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农科”建设,2019年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相继推进“新农科”建设[2]。“新农科”建设赋予全国高等农林类院校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全国农林类高校必须紧扣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那么,“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农村技术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会发生什么变化?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及保障机制应有什么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应向何处发展?为此,本文基于农业全产业链研究农林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和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

1 文献综述

1.1 农业农村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近年来,新农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一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3]。2019年6月,《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发布,正式吹响“新农科”建设开工号。目前学术界在人才培养要求及其对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科。郝婷等[4]认为农业产业结构换代升级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产生,传统农科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必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人才。②农业类人才培养主动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刘雅红[5]认为加强农工交叉,产教融合,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郭颖梅[6]认为地方农业院校以农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之路径,通过强化实践、指导帮扶、教学改革、文化引领融为一体助力多学科交叉的新农科发展。

1.2 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其保障机制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阶段,现代农业的基本问题是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循环发展与持续增长[7]。在“新农科”背景下,学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其新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金绍荣等[8]通过大量定性分析认为我国农科人才培养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应变革农科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方式和内容,优化人才涉农就业的政策、机制、制度和平台,实现农科教育变革与乡村人才振兴的协同推进。张炜[9]认为新农科建设是一场高等农林教育的改革,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和各个环节加以考虑。②对于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研究。刘秀丽等[10]发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孙婉[11]通过对高职院校农科专业的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农科专业生源数量少、质量不高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认为应建立农科专业动态监管机制。

1.3 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新农科”建设开始以来,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知识体系建设。吕新等[12]通过研究认为只有实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陈欣等[13]认为强化实践育人观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实践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认清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②课程体系建设。应义斌等[14]认为将主要通过重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以及选树“新农科”建设样板。吴普特[15]认为建设“新农科”要在创新未来农业教育形态上下功夫,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及校区融合发展,培育“新农科”学科专业增长点,构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新形态。

1.4 文献评述

从已有文献看,“新农科”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基于全产业链对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改革培养机制的研究也不少见,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但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还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①在“新农科”背景下对于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没有达成相对统一的理论共识,已有研究选择理论依据大多依个人价值判断和学术倾向而定。②鲜有全面考虑基于农业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不同类型人才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农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新农科”背景下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模式创新、保障机制以及相关成功案例的经验,从而为“新农科”背景下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 农业农村技术需求对人才培养现实问题及新要求

2.1 农林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及新要求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培养农林业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事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且在更深层次上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市场形态乃至城乡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16]。

然而当前农林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①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单一部门主导,培养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够有效提升复合型人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未能形成长久有效的“长线”培养机制。③复合型人才的科技能力和管理水平不足以支撑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且没有充分了解当前农林业的发展现状。

“新农科”背景下对农林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着新的要求:①注重人才实践和理论能力的融合培养,形成多部门共同培养人才的培养方式,使人才融入农业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整合资源要素,以人才为纽带,实现产业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17]。②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带动更多资源要素进入农业农村各个产业,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新格局[18]。③健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培养科技与管理兼备的人才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整体人力资本水平[19]。

2.2 农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及新要求

当前,我国农林业欠缺创新发展观念,农林业部分一线工作人员知识体系不健全,欠缺创新发展意识,因此在现代农林业创新发展中受传统模式带来的各种限制。农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种种现实问题:①创新型人才研究成果转化率低,无法有效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应用。②部分人员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缺乏系统的培养和训练。③创新型人才创新素养和创新意愿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农林业新发展理念的需要。

“新农科”背景下对现代农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新的要求:①全国各农林类院校应转变农林业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优先,细化专业,同时对相关人才进行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②产学研结合,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提升我国农林业的科技竞争力。③加强专业型创新型人才导向,助力农林业创新发展[20]。

2.3 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及新要求

农林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实际解决农林业现实需求的“润滑剂”。我国农林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①农业从业人员与新时代新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促进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②乡村“缺人”现象仍比较严重,新型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课程体系等与需求还不相适应,农业比较效益较低、风险较大,农民还没有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③现有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林业一线所存在的问题。

“新农科”背景下对农林业应用型人才有着新的要求:①全国各农业院校针对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设置课程,探索建立校地联动培养机制,推行知识和技能水平分级认定制度。②针对性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并与大学生课程有机结合。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培养能切实解决农林业一线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3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其保障机制

3.1 农林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及保障机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战略基点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助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创新能力的强化,而农林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大量新型农林业人才。

针对现有的农林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可采取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长期以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自成体系,缺少交集,无法形成国家创新资源的聚集效应。因此,要根据现代农林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问题及新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和制度约束,实现农林部门、科研院校、教育机构之间的资源流动、跨界合作的产业交互效应,从而开拓农林业人才视野,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简单农林业复合型才培养模式

新型农林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是由多部门合作,首先由农林业高等院校设置“新”课程体系,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知识,而后由校外专业导师进行实践能力的指导,进而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培养,最后由农业生产部门对其进行实践训练,进一步巩固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最终为农林业培养出专业技术能力扎实、实践经验强且全方位了解农林业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保障机制包括4个方面:①整合教学资源,探索合作培养新方式,建设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②优化专业布局,合理规划现有农科专业。③加强产学政交流合作,分享先进经验和案例。④建立实践教学监控评价标准,规范专业实践教学。

3.2 农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及保障机制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促进农林业创新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更好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需要,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农林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林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本文针对农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适应“新农科”要求的培养模式及保障机制,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创新型人才进行专业化和实践化的培养,最终使其掌握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学单位也成为未来创新发展的高质量合作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简单农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型农林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应细化专业和科研方向以达到更加准确的专业认知;同时在培养初始阶段实行导师制,导师贯通本硕博全部学习阶段,并在不同阶段进行分流,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而后推行创新创业“苗子”计划,为有不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对口的平台支撑,从而培养出适应当前创新形势、专业基础强、创新意愿浓烈的农林业创新型人才。

培养保障机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以培养“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创新素质”过程为主体框架,构建“新农科”专业教学与实际相衔接的新型创新型教学体系。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种类型的优质教学资源及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苗子”计划,打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平台。

3.3 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及保障机制

农林业应用型人才是农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将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新农科”背景下,对农林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农科”发展的重要板块,也是农林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本文针对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适应“新农科”要求的培养模式及保障机制。当前,农林业产业存在着许多实际应用的困难,主要是缺乏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因此,农业生产一线鲜少能直接接触到农林类高校最近成果。“新农科”背景下,培养农林业应用型人才作为科研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的“布道者”尤为重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简单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为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基本实践知识和技能,农林类高校可设置专业教学见习环节,由生产部门配合设置上岗教学实践环节以巩固教学成果,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依托校地合作设立的专家工作站等机构,建立长效校地联合人才培养的机制,让学生直面农林业一线,以拓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最终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技能应用力强、能快速解决农林业一线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保障机制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农林类高校建设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及现实应用的课程体系,筛选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授课。②组织学生在生产部门上岗实习或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③校地联动,多方联合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真实解决农林业长期发展的应用性难题。

4 适应3种类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设想

4.1 农林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

以一流专业为载体,建设“新”课程体系。以提升实践及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课程设计。把握教育理念,针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要求,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建设和完善具有农林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鼓励知名教授领衔,建成一批由基础课、专业课和农业核心特色通识课程组成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及现代化的教学资源。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农林类高校为主体,涉农企业、农业生产部门为协同,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目标,建设一批条件优良、管理规范、运行稳定的区域性、示范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试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建立跨校、跨区域、跨层次“开放共享、专业融合、高效运行”的共建共享融合机制[21-22]。

将实践能力提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新农科”背景下,面向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结合专业特色,将复合型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行校外实践训练,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建立“课程+实践+实训”的灵活培养机制[23]。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建设,促进学生实践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4.2 农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

升级改造传统农科知识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打破学科壁垒,重塑人才培养目标,重塑课程体系。全面对接乡村振兴,在“新农科”背景下重点建设培育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需求,通过“新农科+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传统农科专业及其他专业进行升级改造[24]。

强化本科生、研究生衔接,充分利用学科和科研特色优势。农林类高校中的“双一流”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科和科研特色优势,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课堂,让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尽早参与科研项目、尽早获得导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25]。同时,加强与世界一流农林类高校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和交流,拓宽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渠道,开拓学生国际学术视野,全面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将虚拟网络平台与有形实验环境相结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学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因此,农林类高等院校需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推行参与式翻转式教学改革,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将虚拟网络平台与有形实验环境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身临其境,认知不同岗位要求,感知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其综合创新能力。

4.3 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

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农业生产一线实践技能及综合能力,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度高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增加独立实验课程和教学学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占比,积极探索开展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保障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26]。

实践训练促进应用能力提升。生产部门是农林业人才实践教育的战略支撑点。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多是停留在“黑板”上,走出教室不多,教学实习效果不实,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环节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均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基于农林实际问题、农林业产业案例等,引导本科生、研究生走进产业、融入生产,形成了基于农林实际问题、基于农林产业案例等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干中学、学中研、研中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创新性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学农、爱农、兴农的情怀[27]。

针对性建立院士或专家工作站。对于农业产业发展较为困难、农业技术和人才相对缺乏的区域,针对其特有农业产业建立院士或专家工作站,根据需求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提升当地的技术水平,助力区域农林人才的培养[28]。

5 基于3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几个案例分析

5.1 农林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为例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决定着高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也体现高校的办学水平强弱。自“双一流”政策实施以来,各个高校将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作为提高学校和学科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河南农业大学是河南省最重要的农林类高校,多年来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先进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其办学定位是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林科学为优势特色学科的研究型大学。因此,根据其专业定位,结合省情、农情及林情,积极履行富有特色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河南农业大学依托“林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教改项目,在林学特色专业建设方面进行改革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举措有以下4个方面。

(1)做好专业特色凝练,提出林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途径。首先,专业建设要适应生态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其次,基于林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引导学生拓展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2)拓展专业办学方向,探索开设多个专业方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探索专业方向;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林学学术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3)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林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为抓手,构建林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

(4)以提升能力为导向,创新林学特色专业教学方式方法。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导师制”;开展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组建学生创新训练兴趣小组。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特色专业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改革效果,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复合型人才。

5.2 农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湖南农业大学是湖南省重要的高等学府,其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发展强劲,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完整体系。其以作物杂交种子生产为突出优势和特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29],将其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主要举措有以下3个方面。

(1)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专业教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标准,提升专业内涵;以“课堂教学提质、实践教学提档、素质教育提量”为手段,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2)专业综合改革、适应形势新需求。构建创新型、创业型分类培养模式。按照人才培养的定位差异,创新型人才培养采取“3+3”的本、硕联通培养机制,创业类人才采用“3+1”(学校3年、校外基地1年)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度培养;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3)夯实实践环节、行业结合出特色。进行实践技能分类培养,组织开展科研技能大赛,组织实地实习,校企结合成果突出。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已培养出一大批创新意识强,融合意识好,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的科研和实践型人才。构建“新农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态势已然形成。

5.3 农林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为例

2007年底,农业部、财政部围绕产业需求配置科技资源,针对传统科技管理和组织方式存在的弊端,建立起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体系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现代农业产业创新链条,成功构建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围绕产业问题开展全国性大联合大协作的运行模式,较好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效连接机制的问题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双一流”学科的特色优势,整合农业农村部在学校设立的柑橘、油菜、蔬菜、水禽、食用菌、藻类、中药材等七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科学家岗位的团队力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产业科教资源为纽带,以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建立紧密对接产业价值链和产业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积极整合“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产业协会+产业基地”产业育人资源,构建了一条基于农业全产业链的行之有效的产业“育人链”,进行“农业院校经济学三层次三类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1)“新农科”背景下,大多农林类院校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未有明显区别且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农林类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应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及配套保障机制。

(2)校企联合、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是当前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政府、企业等力量创新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内容,改进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愿。

(3)“新农科”背景下,部分农林类高校已经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新的时代农林业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改革经验。

6.2 政策建议

(1)农林类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区别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给予相应配套保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质量。

(2)有关部门应适当制定政策引导农林类高校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创新和实践需细化到具体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教育主管部门、农业相关部门以及各农林类高校应积极推动校企联合、产融结合,提升科研转化率,真正做到“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带进农民家”。

(3)“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类高校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农林类高校人才改革创新意识,加强动员、扩大宣传、提升高校领导班子改革创新意识,促使农林类高校因地制宜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猜你喜欢
农科农林创新型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