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科技园时空演化特征与发展绩效评估

2021-09-15 02:17詹绍文朱一鑫窦世斌
中国科技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科技园省域大学

詹绍文,朱一鑫,窦世斌,程 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标志着创新驱动成为一项基本国策,面对中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人才聚集为核心的创新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3]。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网络中的特殊创新要素[4],不仅能增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5],更对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而人才聚集作为在人才基础上形成的聚集效应,能够扩大人才的影响作用[6]。当前,我国存在着创新主体动力不足、创新人才无法形成聚集效应等问题,应当主动构建加快创新体系的创新生态环境[7],通过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系列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为科研人员和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基础条件,从而发挥人才聚集的优势[8]。

大学科技园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的斯坦福研究园,二战结束后由于经费匮乏,斯坦福大学将7.5%的土地出租给高新技术公司,原本是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却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将大学实验室的技术向园区公司转让的有效手段[9],成为大学和产业界联系的纽带。中国在2010年颁发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中,把国家大学科技园定义为: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自认定之日起,在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由于国家大学科技园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得到了各地高校的积极响应,发展迅猛。及时总结经验,对其发展绩效进行评估,从而为其下一步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是当务之急。

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10],能够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转化,极大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11],对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有重要意义[12]。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经历了从大学和企业的双方合作到大学、企业、政府之间三方协同的转变。早期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以技术方式对企业及其商业活动的支持[13],创业公司以大学实验室作为“技术中介”的角色获得技术转移[14]。随着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政府逐渐看到其资源整合能力对新企业孵化的战略意义,开始以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式为大学科技园提供额外的支持[15]。而政府在创业孵化过程中,对克服创新市场失灵的问题也起到了重要影响,因此逐渐成为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参与单位[16]。而后国内学者以中国特色“官产学”模式为例也肯定了大学依托、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合作建设模式[17-18],以政府牵头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包括在企业层面上,以高科技公司与大学科技园之间的联系评估孵化器对高科技公司成长的影响[19];以大学科技园内初创企业的企业家满意度判定企业的孵化绩效[20]。在大学层面上,以科技园运营过程中学生和企业家的动机和行为对大学科技园贡献做出讨论[21]。在社会层面上,以专利衡量大学科技园对学术密集型机构创新质量的影响[22];以收益衡量大学科技园的资源交流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23]。

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当前有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研究,大多以个案为研究对象,探讨科技园的发展动态和运作模式;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刻画为主[24-25],从区域差异和空间关系视角出发的空间计量研究较少,缺乏从国家、区域、省域不同尺度上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绩效的整体评估。本文基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国情和尺度关联的视角,以经济地理学为理论指导,研究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时空发展特征,旨在梳理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律;通过数据统计等方法初步评估大学科技园发展绩效。通过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时空特征分析和发展绩效评估,进一步评价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区域发展水平[26],对城市统筹资源、指导双创时代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优化具有现实意义[27-28]。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由于国家大学科技园于2008年采用新的统计标准,数据与前期不可比,且已有文献对1988年首个大学科技园成立至2008年这一阶段进行梳理[29-30],因此本文仅对1988—2008年的发展阶段进行总结,时空演化特征及发展绩效评估来源于2008—2018年的统计数据。在时间节点划分上,2014年中国正式提出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常态,同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此节点由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为创新纵深的增长,因此本文以2008年、2014年、2018年划分时间节点。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时间、场地面积、孵化基金总额、在孵企业总收入、在孵企业工业总产值、毕业企业总收入、毕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及各省域“211工程”大学数量等相关数据及政策文件来自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编撰的《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和教育部网站。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地理位置信息来源于各科技园官方网站公布的地址信息。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依据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时空演化特征,归纳其成长路径和空间分布规律;其次利用数据统计方法评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绩效,总结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经济发展上的区域差异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2 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阶段

梳理和总结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指导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时代背景、政策归类、发展特征等要素,将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分为起步、快速发展、成熟3个阶段。

(1)国家大学科技园起步阶段(1988—2008)。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学开始打破以往的封闭办学模式,探索与经济结合发展。1986年邓小平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中国开始组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这极大激发了大学高新技术人才投身科技产业的热情。1988年东北大学以高校技术开发区建设为契机,于沈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而后随着北京、武汉地区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成功,全国各大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模式。

1999年9月,科技部和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得到各级政府和大学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先后有 20 余个省、市的50余所大学提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的申请。2002年、2003年科技部和教育部先后认定两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后,2004年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机构的技术开发和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在国家推动和地方支持下,国家大学科技园进入起步阶段。

该阶段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中国完成了从新兴试点探索性建设到稳步发展的转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各高校响应号召积极探索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先后建立了数批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科技园,但获得国家级认定的大学科技园大多是985工程和211工程为主的重点大学,一般的地方性大学占比较少,高水平大学的科技园建设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一般性大学,且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模式比较单一,大多是单一高校独立建设的经验管理模式。

(2)国家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阶段(2008—2014)。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对科技孵化器类基础设施的投入。2010年7月,正式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推动产学研结合发展,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国家大学科技园不断壮大。2011年5月,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引导中小科技企业以大学科技园为基础集群发展,以发挥科技型产业的集群作用。2010—2012年,江西、四川、东北等地先后成立大学科技园联盟,改变了过去大学科技园独立发展的局面,实现了不同行政区域间大学科技园的资源整合和机遇共享。

从分布情况看,2008—2014年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快速发展,新增3批共3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涨幅51.6%。200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省域为主要集中区,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和陕西这类高校集中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布较为零散。至2014年,东部地区大学科技园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新增1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中江苏省新增6家,上海市新增5家;西部地区大学科技园变化并不明显,较上阶段相比仅新增3家;中部和东北地区有了明显增强,中部地区在这一阶段数量增幅达100%,东北地区以辽宁为代表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增长了倍数。

该阶段国家大学科技园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累计毕业企业由2979家增至7192家,当年新孵企业由1294家增至2828家,这标志着中国大学科技园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科技部和教育部的推动下,各地不断加大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投入,一般性大学开始获得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认定,呈现出“一校多园”“多校一园”“校府合作”等多样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同行政区域间大学科技园通过联盟的形式实现了产业互动。但是,一些大学科技园在发展中过于追求市场化,主要为企业提供租赁服务和物业服务,而忽略了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偏离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初心。

(3)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熟阶段(2014—2018)。2014 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首次提出“双创”新思路。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便利条件,推动众创空间构建工作。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创业载体之一,需着重强调其资源整合功能并加强其社会贡献评价。2017年1月,科技部发布《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指出要发挥专业化众创空间的作用,推动专业化众创空间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创新孵化链条。

从分布情况看,2014—2018年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仅新增20家科技园,增幅21.3%。西部地区新增6家,增幅35.3%,其中青海、宁夏、贵州、广西4个省在该阶段首次成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东部地区新增10家,其中江苏新增4家,增幅36.4%;其他地区增幅较小,中部地区新增2家,东北地区新增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认定数量变化已趋于稳定。

该阶段国家大学科技园呈平稳发展态势,在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下,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其发展目标已经由经济绩效增长转变为创新纵深的增长,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进入成熟转型阶段。国家政策主要偏向于整合大学科技园等一系列众创空间的资源,加强科技孵化器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多种产业间技术要素的深入合作更加活跃,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实现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投资结合的历史使命,完成功能定位上的转型升级将是新时期的主要任务。

3 国家大学科技园空间分布特征

2002—2014年,科技部和教育部先后认定了10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如图1所示。从经济分区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65家,西部地区23家,东北地区15家,中部地区12家。

图1 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及认定批次

大学科技园在发展模式上定义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基于所属大学的科教智力资源,通过提供生产经营场地、高校原始创新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扩展融资方式实现高新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的紧密结合。因此园区的空间布局主要依赖于影响创新基础的大学生产、研发资源和影响创业企业的区域经济、制度环境、金融体制等。从省域范围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主要分布在高校资源集中、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较好的北京、江苏和上海地区,占总数的37.4%。从其他3个经济地区看,西部地区四川、陕西的省域内高校资源较为集中,依赖于所属大学的平台优势聚集了较多的大学科技园;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东部地区虽有一定差距,但辽宁、黑龙江在省级发展战略的支持下,对接社会资源,有了一定发展;中部地区大学科技园分布较为平均,湖北、河南较其他省域相比在建设模式上政府参与较多。

大学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载体,由于2002年至2014年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名单公布时还未提出“双一流”建设工作,因此本文以“211工程”院校为基础比较高等院校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各省域范围的耦合度。通过对比,要素耦合率高达80%,证实了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园区的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国家大学科技园及高校数量分布

4 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绩效评估

4.1 总体效益

从国家大学科技园整体绩效看,2008—2014年经营绩效快速上涨,2014—2018年稳定增长。2008—2014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总收入由293.6亿元上升至1178.6亿元,同比上涨301.4%;毕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由292.7亿元上升至932.6亿元,同比上涨218.6%。2014—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总收入由1178.6亿元上升至1698.9亿元,同比上涨44.1%;毕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由932.6亿元上升至1104.9亿元,同比上涨18.5%。2008年、2014年、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总收入分别为295.1亿元、262.1亿元和340.0亿元;在孵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54.7亿元、144.6亿元和135.1亿元。经营绩效整体发展平稳,在孵企业总收入在2008—2018年略有上升,涨幅15.2%;在孵企业工业总产值在2008—2018年有所降低,如图3所示。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功能定位上是面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平台,根据《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入驻的企业成立时间不得超过3年,孵化时间不得超过42个月。因此在孵企业均为刚成立的小型企业,经营绩效变动幅度应当不大。

图3 2008年、2014年、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总体发展绩效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组织模式通过地理、认知上的邻近性降低资源获取和交易成本,加快了地区间知识转移,实现了技术与产业的交叉融合。这一时期,大学科技园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不断衍生,企业基于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推动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

2014—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绩效增速放缓,新增21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自大学科技园建设成立以来,虽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但同时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科技园在定位上是对接社会资源、孵化科技成果,然而在实际运营中一部分大学科技园仅向企业提供经营场地,并未形成创新载体的孵化器模式。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显示,仅有9.5%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这一时期各地方政府仍不断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但受制于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缺失和功能定位上的模糊,大学科技园发展有所放缓。

4.2 区域效益

从经济分区看,各地区均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地区间发展并不平衡,如图4所示。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毕业企业绩效保持快速增长且高于其他3个地区数倍,至2018年毕业企业工业总产值是西部地区(最低)的6.57倍,总收入是中部地区(最低)的6.82倍。作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东部地区汇集了大量的高校、资金、人才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经济支撑,同时东部高校通过开发建设、管理和品牌输送的方式于其他城市开设分园,以当地资源禀赋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

图4 2008年、2014年、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分区域发展绩效

将4个区域内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绩效数值平均除以各地区211高校的数量后,结果如图5所示。与图4相比,东北地区毕业企业总收入和总产值从2014年开始超越了东部地区,至2018年东北地区毕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7.04亿元,为东部地区的1.62倍,为西部地区(最低)的4.05倍;2018年东北地区毕业企业总收入19.81亿元,为东部地区的1.11倍,为西部地区(最低)的2.72倍。图4中东部地区的毕业企业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数值均为各地区最高,且数倍高于其他地区,但平均除以该地区211高校数量后,其数值低于东北地区,说明东部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对区域内高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经济产出转化效率低于东北地区。

图5 2008年、2014年、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按211高校数量平均绩效

将2018年各省域大学科技园场地面积除以该地区内大学科技园数量后,得到各省域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均场地面积,如图6所示。中部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均场地面积明显高于其他3个地区。省域尺度上平均面积最大的省域为河南省30万平方米、湖北省23万平方米。场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规模,这说明中部地区政府主办建园模式建设规模较大,能够为孵化企业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高的建设平台。

图6 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均场地面积

4.3 省域效益

从省域范围看,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绩效差距显著,2008—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总收入仅9个省域的数值高于100亿元,占全国的29%。其中排名前5的省域除辽宁省外均属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指标最高的省域为湖北省181.44亿元,排全国第6位;西部地区指标最高的省域为四川省139.16亿元,排全国第8位,如图7所示。

图7 2008年、2014年、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收入

《2018年火炬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北京、江苏、上海3个省域的孵化基金总额分别为10.91亿元、3.32亿元、1.34亿元,位列全国前3位;通过园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设立了专项孵化基金解决企业孵化初期的融资问题,在技术、资金、经济优势的支持下形成较好发展趋势。宁夏、青海、山西、广西等省域发展绩效较差,青海、山西、广西2018年的孵化基金总额分别为0.15亿元、0.05亿元和0.06亿元,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且这几个省域内211高校数量均只有1个,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在孵企业发展无法提供太多助力。而根据在孵企业经营绩效看,差距有所缩小,陕西、河南、河北这3个省域较毕业企业排名大幅上升,说明这几个省域科技园经营绩效虽发展水平不足,但潜力巨大,如图8所示。

图8 2008年、2014年、2018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收入

4.4 发展模式评价

对比全国整体、4个经济分区和省域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经济绩效,结合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路径,可以总结出各地较为典型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及特征。

(1)东部地区“高校联盟”发展模式。以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它成立于1994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地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地带,它聚集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园发展中通过高校联盟的组织形式,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9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组建了京津冀大学科技园联盟,以充分利用各高校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优势和管理特色,形成技术集聚和溢出,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创新成果率。通过区域内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形成共生型网络组织结构。此外,清华大学科技园与阿尔伯达大学、中国科学院等52个国内外高校在广东省深圳市建立深圳虚拟大学平台,通过政府出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各院校间合作成立企业化运营的模式,同样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聚集化。

(2)中部地区“政府支持”发展模式。以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2002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创建,由河南省教育厅牵头组织郑州市政府、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入园。依托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极大缓解了中小型入园孵化企业的资金压力,如2016年河南省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以政府补贴形式为科技园楼宇改造补贴50%,对省级企业孵化器的种子基金予以配套支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扣除比例提升至75%。同时,在地方政府规划下,河南省内大学科技园的平均建设规模也为全国最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本身作为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启动的项目,其承载了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功能的重要历史任务,因此政府的政策规划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导向性的作用。

(3)西部地区“异地建设”发展模式。以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它成立于1996年,建设初期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科优势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制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不足以支撑成果迅速落地。因此西安交通大学在异地建设分园,与苏州、扬州、南通、滁州等地方政府合作,以当地资源禀赋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技术转移和品牌输出。

(4)东北地区“产业导向”发展模式。以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作为中国第一个依靠高校优势创办的大学科技园,于1988年东北大学以高校技术开发区建设为契机在沈阳成立。在科技园建设规划中东北大学明确以市场为导向落实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辽宁省产业发展战略积极结合,紧贴装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等辽宁省支柱产业,建设东北金属材料研究院、东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粉末冶金材料研究中心、腐蚀与防护中心等,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自动化、冶金工程等领域形成较高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产出。在高校的学科优势和创新资源基础上,将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转移至产业发展中,结合本地的地域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够迅速形成产业上的集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发展。

结合各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绩效可以发现: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础,经济绩效较好的大学科技园大多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能够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交通环境和营商环境;且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密度更高,大学科技园作为依托高校建立的科技服务机构,其主旨是依靠高校的学科优势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这也是东部地区在各高校地理邻近的基础上能够发展“高校联盟”模式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部地区尝试“异地建设”的模式以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但异地分园同时增加了管理难度,权责利划分不清,本部缺乏对分园投资的精力和意愿。②政策规划是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导向,入园孵化企业大多是体量较小的创业公司,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种子基金极大缓解了中小型孵化企业的资金压力,但政府开发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大多会集中多所高校,在获得更多地方资源的同时各方利益追求点不同,难以形成高效决策。在大学科技园的认定评估中政府具有建设者和审核者的双重角色,造成大学科技园发展动力不足,沦为收租金的“物业公司”。③区域产业发展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重要依托,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出发,若大学科技园内的产业发展方向与本地优势产业技术关联度较高,则更容易具备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禀赋,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

针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现状,需要在以下方面予以关注:①厘清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的权责利益,地方政府强调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建设,以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不直接参与科技园管理工作;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利用科研优势提供创新资源和人才;将园区规划和运营管理交给企业执行。②完善大学科技园评估体系,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体系,以科技成果为主要评估目标而不以短期收入为准。③紧贴地方发展战略和优势产业,将高校的科研成果着重投入当地产业结构中具备产业优势的技术关联行业中,以获得在该区域知识、资源、资本上的更大支持。

5 结论

大学科技园作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双创”政策实施、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支撑,对于促进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许多高校集聚城市的重要空间发展手段和政策工具。本文借助空间分析手段,研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对其发展绩效进行评估,研究对政策优化和大学科技园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分为3个阶段,1988—2008年的起步阶段,东北大学以高校技术开发区建设为契机,于沈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2008—2014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实现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功能,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2014年至今的成熟转型阶段,国家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投资结合,完成功能定位上的转型升级将是该时期的主要任务。

在空间分布特征上,从经济分区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省域范围看,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和上海地区;从主要依托单位性质看,依托985高校建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数量最多,之后从高到低排序为依托211高校建立、依托一本建立、依托政府建立和依托二本建立。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科技园的母体,其在地理上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科技园的选址和发展;但从大学科技园的主办单位性质看,依托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不具备较多高等院校的地区仍能有效建立一批大学科技园,且园区规模普遍大于依托高校成立的科技园。

在发展绩效上,从全国整体绩效发展看,2008—2014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营绩效快速增长,2014—2018年经营绩效区域稳定增长,但地区间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毕业企业绩效高于其他3个地区数倍。在省域范围上,毕业企业经营绩效差距巨大,浙江、江苏、北京、辽宁等省域发展绩效较好,青海、宁夏、贵州、海南等省域毕业企业发展绩效较差;在孵企业经营绩效差距有所缩小,陕西、河南、河北这3个省域较毕业企业排名大幅上升,说明这几个省域科技园经营绩效虽发展水平不足,但潜力巨大。较为典型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是东部地区的“高校联盟”发展模式、中部地区“政府支持”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异地建设”发展模式和东北地区“产业导向”发展模式。

当前有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研究大多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探讨科技园的发展动态和运作模式,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刻画为主。本文基于国家、区域和省域等不同尺度,梳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时空演化机理及特征,并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绩效进行初步评估,有助于从宏观、中观视角把握大学科技园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升带动作用,积累在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型孵化器建设中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和政策经验,提升各地区对省域内高校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经济产出转化。近年来各省域内以企业牵头建设的省级大学科技园正在逐步推进,但由于样本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有待今后在研究数据和研究范围上的扩展。

猜你喜欢
科技园省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