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水平院校教材管理研究

2021-09-14 07:17梁丽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8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梁丽丽

摘 要:我国目前正处于职业教育转型、高水平高职学校快速建设发展时期,作为职业教育有力支撑的教材管理改革落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本文从高职院校当前教材建设的问题现状出发,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及机制创新角度入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推动教材建设向内涵式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现状;对策

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教材关键是体现“新”“实”,提升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同时解决“多而少优”的问题。教材管理有效把握教材开发过程,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产生着根本性、决定性、实质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材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校教材管理改革的实际,介绍了相关经验和做法。

1 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现状

1.1 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教材建设与审核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建设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各高职院校本应该是教材管理和建设的主体,但随着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教材研究和管理边缘化的现象,很多文件的制定都是参照国家或省教育厅文件进行复制,并没有结合院校专业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撰,且制定的很多文件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及管理办法执行。

1.2 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传统的教材管理模式是各院部提交纸质订单,审批通过后汇总表格进行采购,管理人员根据表格制作各院部领书单,发放教材后易存在总数量、折扣费用及学生教材明细费用混乱等问题。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传统的教材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有些高校已自主研发教材管理系统,但还处于初期阶段,出现了书籍版本更新难与学籍和财务系统对接功能弱等问题。

1.3 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高职纸质教材的选取基本是两种:一是公开出版的教材,但随着高等教育经济主义倾向的显现,尤其是职称评审的功利化追求等问题,部分出版社为了经济效益,以交钱多少来排序作者或看包销教材数量作为条件,审核质量上把关不严,出现了“职称教材”或“关系教材”等;二是学校的校本教材,由于学校的要求不高,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校本教材出现知识点缺失、内容不连贯、更新过慢、错别字频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材的严肃性。

2 高水平院校教材管理研究对策

2.1 制度建设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规范和加强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打造精品教材,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建立学校和二级院部两级教材管理体系。

2.1.1 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

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院部负责人等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并确定学校教材选用规划及教材建设资金管理;检查、落实教材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学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制度;指导全校各专业教材研究和评价工作;审批学校教材建设立项计划,组织教材出版评审和推荐,并组织申报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等优秀教材的评选;对选用教材目录外的教材进行审批;组织各教学部门开展教材开发、研究等建设工作。同时成立二级院部的教材选用委员会,校教材委員会对二级院部的进行指导和监督工作。

2.1.2 制定运行机制

教材选用委员会每学期至少举行例会1次。主任委员可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召集专题会议,必要时还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参加,讨论、研究相关专业范围内的教材规划、教材选用和教材质量评估等教材建设及审核工作。教材选用范围,一是出版教材,原则上选用国家教委指定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如个别需另选教材的,要填写审批表,经院部、教材委员会二级审批。二是校本教材,教师要按照学校通知时限上报申请并审批,经教材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使用。

2.1.3 制定教材选用管理办法

结合院校专业实际情况,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选用教材内容要体现学科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选用教材要做到:一是适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二是审批、推荐和选用教材坚持“优先选用国家或省部级优秀教材,鼓励教师出版自编特色教材”的原则;三是同一专业、不同班级不得选用两种教材,教材出版年限原则上应为近三年。

2.2 平台建设

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壮大,学生生源种类也逐渐丰富,而高校中的教材管理人员还都是一人承担,要想达到各类数据的精准化就应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科学管理教材,同时也能优化教材库的使用,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 建立规范的管理平台

结合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的实际需求,应建立教材管理系统,该系统专门用于教材信息的采集、更改、计算及分类汇总。该系统应与学籍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做好端口的对接服务。信息的准确是教材日常管理的关键,所以对学生的状态如在校、参军或休学等必须时时对应。要做好系统的升级更新,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壮大,学生结构也必然随之改变,“1+X”证书的兴起及联合办学等情况都应考虑在内。

2.2.2 做好网络教材库

教材库的建立有助于规范教材的使用,并在教材停版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时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每门课程要有3本左右的样板教材,由该门课程的双师型授课教师推荐或是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组成,每学期末上报到教材选用委员会,经审批通过的教材可录入该课程的教材库中,并对教材有简要的说明备注。网络教材库每学期更新一次,以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市场的变动。

2.2.3 网络教材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对教材的征订、采购、入库、出库及扣费等信息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结算时的出错率,该系统可分类汇总各二级学院的订单、各出版社的订单、“十二五”及“十三五”教材使用情况的数据等,不仅方便教材的发放管理,还能通过数据分析高职教材在整个教材订单中的比例,高质量教材的采用情况等。学生可登录系统,掌握已发教材和教材费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接财务管理系统,财务人员还可及时掌握学生的退欠费情况,为毕业生离校时教材费的清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