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式的物理教学实践探索

2021-09-14 08:49王家山
中学理科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实践探索物理教学

王家山

摘   要:课堂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以生长,关注课堂即时生成问题,适时点拨,让学生形成较为清晰的概念。

关键词:问题导向;物理教学;实践探索

1  重视情境的问题导向式概念和规律教学

1.1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习最终要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探究欲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电动势的概念,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情境:用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 V,出示灯泡,让学生查明额定电压为1.2 V,并告知全班同学,提问用电池对灯泡供电,灯亮吗?结果不亮,这样引入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急于知道问题所在,接下来教师组织同学一起探究。

1.2  利用物理学史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精神

譬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经历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对力与运动的认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以上科学家的观点一一呈现,带领学生分析判断,对力与运动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展开教学,分析每位科学家提出新的观点如何进行完善和质疑创新的。再如在讲解“光的本性”这节课时,对光的认识经历了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麦克斯韦的电磁说以及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对光的本性认识中都经历了假说、实验验证、解释实际问题的过程,每一次认识的升华都需要对前人的质疑,更需要有创新精神。

1.3  将实际问题情境简化为物理模型,培养模型建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简化为我们所熟悉的物理模型并去解决。如在“功”的教学中,功的定义式中力F应为恒力,这是教学中突破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利用学生感性思维强的特点,可以将图1中驴拉磨的生活实例简化为图2的物理模型。

一物体在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始终沿圆周切线方向的力F作用下,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行一周,讨论力F做了多少功?部分学生虽然会得出“因为绕行一周位移为零,所以力F做功为零”的错误结论,但感性的生活体验告诉他们,此过程力F是有做功的。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功的定义过程,可以发现上述结论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此处的力F为变力,由此得到功的定义式中力F应为恒力的正确认识。可以对此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求此问题中力F做的功呢?通过引入微元思想,得出力F做功应为F·2πR,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一连串的情境,引发相关问题,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象背后的逻辑原因,引发学生的思考,以问题为导向的概念规律教学是实施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的有效突破口。

2  問题导向模式下的案例设计

“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其特征是:情境导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应用迁移,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案例,列表说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模式下案例设计(见表1)。

3  问题导向模式实施步骤

3.1  加强学生课前预习意识

课前的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在大概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就能够有重点地学习在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使得课堂学习更加高效、顺利。例如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通过观看事先录制的微视频大致了解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在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大家探讨预习中的难点、疑点,并且能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应用迁移。

3.2  科学合理分组,搭建小组合作探究提问平台

在探究环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成绩好差分散开来,并且给每个人安排合理的小组职位,在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后,指派每一小组组长分享交流。例如,在探讨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时,每个组员都演示两个小实验:①水杯下放一张纸,拉动纸张;②一支粉笔下压一张纸条,迅速抽出。然后给每个小组时间去讨论,经过小组的讨论后,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员共同协作,最后得出结论。

3.3  展示纠错,适时点拨

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的展示纠错环节,在展示环节中,教师要加以点拨解释,让学生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4  完善评价体系,阶段性总结反思

为了帮助学生用一个个问题将思路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科学的思维体系,阶段性总结反思不可少,只有通过反思总结才能达到思维的提升。

4  教学感悟

问题作为课堂的导入,其作用是引发学生探究欲望,所提出问题应该是能够激起学生思考而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问题最好能与学生的前概念认知发生冲突,引发大家积极思维。通过问题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抓手,课堂教学在不断解决和探究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间相互配合,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总之,从生活实际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时刻关注课堂中生成性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思维的障碍点,适时点拨、因势利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最终落实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武敬伟.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物理教学探讨,2017(3):21-2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实践探索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