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专业课程教学思政之路

2021-09-14 10:30刘润华汪枫王晋晶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协同育人

刘润华 汪枫 王晋晶

摘  要:在提倡“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专业课教学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教学的育人功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雷达原理与系统”专业课程为例,从“展现自信”“孕育精神”“培养思维”三个维度探索了专业课教学的思政之路,并提出专业课教师要从转变思想、加强学习、与思政课教师联动等方面,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04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各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并运用各门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发挥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作用。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有机融合,以“课程思政”为契合点增强教学的育人功效,要求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对于专业课程来说,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如何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自然融入思政教育是专业课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展现“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凸显了我国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这“四个自信”也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快速的发展,比如在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领域,从3G以前的模仿学习,到4G的迅猛发展,再到现在5G领域在标准制定、系统构架等方面拥有话語权,以及在“互联网+”、大数据、数据智能等领域的亮眼表现,尤其在2019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以及数据智能化的服务为我国民众在病毒溯源、疫情管控、远程教育、绿色出行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世界面前交出合格的答卷[1]。

在雷达领域,从一代、二代雷达的以模仿为主,到三代、四代雷达的自主研发,以及现在对五代和下一代雷达的预研,我国在每一代雷达技术的发展中都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足以让我们产生充足的自信,因此在“雷达原理与系统”整门课程的讲授中都可以贯穿“四个自信”的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

再比如在讲授该课程时可以介绍中国余数定理,最典型的案例是韩信点兵问题。实际上韩信点兵问题就是在求解初等数论中的同余方程组,在数学史上也被称为“物不知数”问题,最早记载于一千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宋朝数学家秦九韶于1247年《数书九章》中对“物不知数”问题做出了完整系统的解答,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将解法编成易于上口的《孙子歌诀》: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二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使得知。中国余数定理的传播最早在1852年,由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成了初等数论中非常重要的定理。现在雷达中很多种解模糊的方法都来自中国余数定理,比如多种脉冲重复频率解模糊其思想就是同余式求解。讲授这些知识既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解模糊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强学员的文化自信[2]。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很多方面仍有差距,比如在芯片、半导体等领域仍然有被人“卡脖子”的危险,在雷达等军用领域要能实现完全国产化,才能拥有主动权,面对这些问题,应激发学员勇攀科学高峰、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孕育“四爱精神”

新时代的大学生都有积极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热情,对国际国内时事、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等都特别关注,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把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放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和两种资源的背景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思政元素,在“育知”的同时“育德”,“授业解惑”的同时“育心铸魂”,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认识并分析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而作为预警学院的军校大学生,更要注重蕴育“四爱精神”: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热爱学院、热爱雷达事业,

比如在讲授雷达方程举例时可以萨德雷达为例,萨德雷达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隶下的陆基战区反导系统。2017年韩国国防部对外宣布将在韩国星州基地部署萨德系统,如果在韩国星州部署萨德,那么中国近一半的领土将在萨德的威力范围内,同样受到威胁的还有俄罗斯。因此中俄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萨德入韩事件发生以后,中国从政府到民众多方面均多维度地表达了我们的立场观点,外交部表示中方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教师可以利用此事件引导学员,爱国有很多种方式,和平年代虽鲜有战争,但这种无形的对抗却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预警学子,更应做的是靠技术和学识研究萨德,而研究的工具就是课程学习中的雷达原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把对手研究透了才能找到对付它的办法,同时激励学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抓紧成长成才的机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科学高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诞生于50年代,到现在已有近70年的办学历程。回望70载,预警学院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一代代预警人践行着“先知先行,立德树人”的院训,在迈向“示范性”院校的征途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同样可以融入课堂,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事例。比如在讲授机载预警雷达和雷达信号处理时,可以介绍预警明珠采撷者王永良团队,他们是一群采珠人,即使付出没有回报,他们依然无怨无悔,二十年如一日负重前行、默默耕耘,挑战权威、超越自我,终于摘得预警机雷达这颗预警机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另外还有传承“老兵器精神”,情注三尺讲台的王红教授;使命重于生命的高级实验师邱刚;一心思战、研战、教战,教鞭直指战场的陈先富教授等。将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融入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员热爱学院、热爱雷达事业的激情[3]。

三、培养“四种思维”

预警学院大部分专业课都是自然科学类课程,通过“课程思政”不但要达到培塑精神、提升自信的育人目的,更要注意培养专业严谨的思维能力。“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主要培养“四种思维”:科学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合作思维。

第一是“科学思维”,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都应该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因为科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更好改造世界的目的。“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中很多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都能有机融入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中。比如教师在讲授利用模糊函数分析三种典型雷达信号的分辨率时,先分析每种典型信号的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引导学员自己发现每种信号在距离分辨和速度分辨的优势和劣势,最终总结出三种典型信号的特点、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运用的就是先演绎推演再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学员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创新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智慧的、策略性的思维方式,是引导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石;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只有激发学生想象力,打开思维束缚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中很多关键技术的诞生就来源于创新思维,比如“多普勒效应”,生活中多普勒效应俯拾皆是:当一辆救护车迎面驶来的时候,听到的声音比原来高,而车离去的时候声音比原来低,此外医院用于身体检查的彩超等,都是多普勒效应。与苹果砸到牛顿头上后所激发的“万有引力”靈感一样,多普勒效应的发现同样需要灵感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等创新性思维能力,通过这些事例来告诉学员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有好奇心、想象力,做一个有心人[4]。

辩证思维指的是一种世界观,通常认为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思维模式要求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学习“雷达原理与系统”需要有辩证思维和“折中”思想,比如雷达方程就是辩证思维的典型体现,通过雷达方程可知增大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可以通过提高雷达的发射功率、增加天线增益、降低噪声系数、增大脉宽、提高脉冲重复频率等方法实现。但是在调整这些参数后,在作用距离增大的同时,也带来了雷达重量、结构、散热、机动性、驱动性、分辨力下降、近程盲区、模糊等问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讨论让学员明白各分系统各参数对增大作用距离都有贡献,但过分调整任一参数都会带来一些问题。最终要达到既增大Rmax,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分系统的效果,就需要利用辩证思维和折中思想来建立雷达系统的整体观。

合作思维与对立思维相对立,现代社会需要合作思维,对于部队而言更需要合作,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习“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同样需要利用合作思维来建立雷达的系统观和整体观。雷达方程是通过最大作用距离把各分系统紧密联系起来,大家是一个整体,共同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增大作用距离,各分系统需要合作、调整以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另外雷达原理中全相参体制的含义是雷达中所有有用信号和各类时钟信号都来自于同一个频率源,整个雷达系统和信号都在同一个步调和指挥下工作,全相参体制的雷达可以进行相参积累等相参处理,有利于雷达对目标的检测,完美诠释了合作共赢和全军一盘棋的思想[5]。

四、小结

专业课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力军,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所授课程也是学生认同度最高的学科。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有机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育人优势,但这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要求。作为专业课教师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一是转变思想,目前“课程思政”的大背景,意味着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应时刻牢记自身的育人职责,增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二是加强学习,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对科学理论掌握的系统性,将思政教育体系与知识教育体系相贯通,提高思政元素的融入量,提升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度;三是与思政课教师联动,当前高校中如何协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发力、助力课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应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优势,有效完善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全面架构,为高校多元化育人功能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思. 探讨高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 纳税,2017(12):132+135.

[2]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3] 高德毅.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度教育,2017(01):43-46.

[4] 李俊玲,杨保华. 基于协同育人机制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设计与分析[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80-83.

[5] 张雅歌.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雷达原理课程实践为例[J]. 河北职业教育,2020(06):62-64+71.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烹饪对口单招专业课教学研究
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大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