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爽
【摘要】思维品质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从课堂提问入手,由浅层次问题到深层次的问题,环环相扣;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导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已有经验,自主或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进行知识迁移,发展创新思维。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思维品质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高中课程相比初中、小学课程而言难度加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语气都与初中、小学阶段有很大的区别。提问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历史悠久。提问式教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以谈话问答的方式授课,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正确结论。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也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表达了对启发式教育的推崇。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重视提问。高质量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深刻性,是实现深度阅读的突破口。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阅读文本中思维含量较高的提问点,引导学生学会推断、分析、归纳、评价、创新等,发展其思维能力。
二、英语学科中的思维品质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思维品质指个体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能力的表现。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的规律和发展过程,包括判断、推理和论证等思维活动;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质疑、求证的态度和行为,通过正确的途径对已有思维进行理性评估,考量这种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批判求证事物的真假;思维的创新性侧重于求异、求变、求新,不因循守旧,敢于想象,善于改变,推陈出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品质的训练要渗透在教学内容中,以培养逻辑思维为起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实现创新性思维。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促进学生开展深度英语阅读学习,具有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置现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从语篇中获得信息或理解语篇内容。英语阅读教学通常包括预测、理解大意、寻找信息、小组讨论等环节,这些环节都涉及思维过程。如果能有效地设计和实施这些教学环节,阅读教学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并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思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问的目标意识。在一些英语阅读课堂上,常常出现无需回答或无法回答的课堂提问。要么问题大而玄,令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回答;要么问题细而明,学生不假思索,答案脱口而出。问题设置缺乏清晰的目标,问题或话题并不合理有效,教师没有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无法通过课堂互动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高效阅读课堂。
2. 问题的相关联性。有效的問题设置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逻辑性、批判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当前的一些课堂提问,教师设置问题没有经过深入思考,提问比较随意,缺乏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启发引导,问题与问题之间和问题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这种问题仅仅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互动而互动,并不能促进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及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无法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3. 问题的情感陶冶。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及自身的素养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陶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阅读课堂提问仍然重知识技能、轻思想情感陶冶,缺乏德育渗透与情感升华意识,没有将阅读与思维能力训练融合在一起,这显然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一致。
四、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设计和实施教学必然少不了互动式提问,教师提问应根据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以语篇文本为基础来进行阅读教学,通过一系列阶梯式问题来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学生,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能仅限于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信息、概括文章大意以及梳理分析逻辑关系,还要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可以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教师培养发展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因此,根据新课标要求,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文本主题意义探究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来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
1. 基于有效问题导入话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导入环节,教师应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信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激活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他们已有知识经验与未知文本信息的连接点,从而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提问尽量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开始,并且与即将要讲授的知识内容直接相关,平稳顺利地将学生带入话题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及想象力,为接下来的阅读学习做好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并对文本信息进行反复推敲,从而设计出合理有效的问题,实现课堂提问的高效性。
2. 针对逻辑脉络设计问题,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每个语篇都有它的逻辑脉络,信息之间都有其内在关联,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就是语篇的结构化知识。针对语篇发展的逻辑脉络,教师通过问题互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新词含义及验证之前预测是否准确,并梳理分析文本信息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文章逻辑脉络的把握也随之变得清晰,其分析判断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那么思维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语篇的逻辑脉络设计的问题,帮助学生整合文本信息,明确文本信息的逻辑关系,并形成结构化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3. 通过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培养质疑批判思维。根据修改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包含六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据此来设计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其中认知层次中的分析、评价和创造对应着思维品质中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批判性思维以逻辑性思维为基础,首先要做好对语篇的梳理分析,明确文本的逻辑关系,才能进行分辨和推理,才能提出质疑及进行批判。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解读进行深入思考,并结合学生本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推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或者对他人的观点进行理性评价。教学中这种引导学生质疑判断的过程就是发展其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深入考虑作者的真实意图和语篇背后的意义,并从这个角度来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以辩证的观点分析判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4. 设置任务情境,发展迁移能力及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表现在不因循守旧,求异求变。创新性提问不是就课文已知的事实进行提问,而是针对课文主题挖掘含义,发挥联想,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真实世界,建立真实语境,开展真实交际互动,从而使学生融入用英语思考、交流、做事、做人的环境中。教师的创新性提问是实现学生有效阅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及创新性思维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及语篇意义进行一系列深入思考、论证、评价之后,尝试通过创设新情境,针对之前文章的共鸣点或争议处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新问题,使学生发展迁移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能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问题,促进学生在新情境中通过思考、论证与评价,理性地表达个人观点,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及发展创新性思维。
五、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文本信息,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导向,提问的目标意识清晰,问题设计要环环相扣有关联性,还要包含思想情感陶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逻辑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并培养其质疑批判的能力,通过设置任务情境,水到渠成地使其形成新认识、解决新问题,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及创新性思维。教师要关注针对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不同层次的提问策略,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或通过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并促进其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课堂中低效教师话语剖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0(5):1-8.
[2]程晓堂.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3):1-7.
[3]胡正良.以“问题串”推进学生思维发展[J].江苏教育,2019(3): 57-58.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夏谷鳴.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内涵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84-87.
[6]张秋会,王蔷,蒋京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1-7.
[7]周丽萍.寻找创新性提问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江苏教育,2019(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