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馆藏文物出版主题的选择

2021-09-13 08:51钟志宏
出版广角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古琴丛书馆藏

【关  键  词】传统文化;馆藏文物;出版选题

【作者单位】钟志宏,广西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G23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5.017

在出版行业里,馆藏文物选题的开发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与思想升华的展示,又是对中华文明延续传承“基因密码”的剖析。进入新时代,如何将馆藏文物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图书的形式呈现,如何将这些图书变成细分目标市场的旗帜品牌,是出版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广西美术出版社一品堂编辑部(以下简称一品堂)虽成立时间不长,但近年来在馆藏文物选题出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广西美术出版社馆藏文物的出版历程

1.确立出版宗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广西美术出版社自1990年成立至今,始终秉持“致力于原创艺术和美术史论类书籍的出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宗旨,编辑出版设计类、基础技法类等美术教材及画册类、书法类图书。作为地方专业出版单位,广西美术出版社在市场和专业学界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西美术出版社就尝试与广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合作,出版《青瓷青白瓷珍品》《上海博物馆藏仇英仿宋人画册》等介绍省市级博物馆馆藏作品的画册。进入21世纪,广西美术出版社继续扩大出版合作范围,除了与浙江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省市级博物馆合作,还与北京画院、关山月美术馆、岭南画院、莞城美术馆合作出版名家书画、馆藏作品集。

2.成立一品堂,以独特视角开辟出版新路

为了适应出版市场的需要,广西美术出版社于2006年成立一品堂编辑部。作为广西美术出版社专注书法类、文玩收藏类出版的部门,一品堂在成立之初本着“摸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谦虚地向其他兄弟单位学习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走出具有地方出版特色的道路。一品堂从2007年起开始策划出版内容,并出版了《中国古代珠子》《珠子的故事》《喜马拉雅天珠》《古珠诠释》等一系列以“珠子”为主题的馆藏文物图书,将馆藏文物中珍贵的珠饰与人民群众普通生活里喜闻乐见的珠饰巧妙有机地联系起来,赋予这类“小众”“日常”的馆藏文物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第一本“珠子”图书出版不久便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读者好评,一品堂因此在馆藏文物出版市场站稳了脚跟,继而出版更多的“珠子”图书,串成一个系列,被誉为佳话。

3.着力开发原创作品,打造“馆藏中国传统文化”图书

在成功出版《珠光琉影——合浦出土汉代珠饰》《明清德化白瓷》《南越藏珍》《瓯骆汉风——管窥广西汉陶文化》《琳琅——清代宫廷玻璃器》《中华印迹——中国印章功用和美学通史》(上中下卷)等一系列馆藏文物的选题图书后,一品堂逐渐摸索制定出自己的馆藏文物出版方向和定位。馆藏文物选题旨在开发原创产品,从藏品中的日常小物件入手,由此拉开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幕,让读者“以小见大”,进一步增进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进入“十四五”时期,一品堂坚持原创精品出版的原则,保持出版的连续性和一贯性,采用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馆藏文物选题,构建起三个依次递进的板块,并拟出用3年做成一个系列、用5年打造“馆藏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品牌的计划,以满足中华传统文化市场读者不同层次、多方面、健康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馆藏中国传统文化”图书的选题定位

1.文化立场定位

2018年后,全國的主题出版进一步回归出版本质,一品堂在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下大力气,涌现了不少出版精品,实现“意义”和“意思”两个层面的不断突破。

一品堂深知打造“馆藏中国传统文化”图书品牌,就要按出版行业的发展规侓办事,坚持业内的方向和原则。在出版工作中,一品堂不断用人民群众雅俗共赏的内容和形式,弘扬主旋侓,提倡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多方面、健康的精神文化需要。本着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一品堂首先开发“国·家宝藏”丛书,并作为“十四五”主题出版板块的第一级。“国·家宝藏”丛书是为目标市场量身订制的旗帜性产品,以高端图书定位抢占中国传统历史文物出版高地,对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一品堂选择“文物五十品”出版主题作为第二级板块,把国内外公开展览的、具备美的价值和意义的中国古代文物“遴选”出来,配以通俗易懂的赏析文字,将其打造为与“国·家宝藏”丛书相呼应的普及型读物。该丛书旨在利用第一级板块在高地和前沿的影响力拓展原有的目标市场,以普及型系列读物向广大读者传播文物知识和审美常识,达成在社会效益良好的氛围下促成经济效益的产出的目标。一品堂选择“图说中国古琴”出版主题作为第三级板块,并将其定位为专业型普及丛书。这套系列读物相对前两个板块专业性更强,但对普及古琴文化具有更实际的作用和更重要的意义。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国务院将古琴艺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学习古琴的人数从几千上升到近千万,年龄跨度越来越大。该丛书的出版是为了向更多有学习研究古琴兴趣的读者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内在美,以达到专业普及的目的。

2.读者市场定位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图书出版项目所属的门类在图书消费市场中属于小众,其广博精深的论述体系要求阅读对象具备一定的国学、艺术、历史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该类出版项目在前期不具备畅销的要素,预计销售周期较长。针对这些情况,一品堂制定先用高端精品图书占领学术出版高地的计划,即通过对中国历史珍贵文物的功用、美学进行系统研究,起到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作用,达到产生社会效益的目的。

“国·家宝藏”丛书作为“馆藏中国传统文化”图书的第一板块,目标读者为传统文化经营单位、科研单位及业内专业人士。位于第二级板块的“文物五十品”普及型系列丛书,定位为“国·家宝藏”丛书的衍生普及型读物,目标读者为文化经营单位、科研单位及其相关从业人员和爱好者。位于第三级板块的“图说中国古琴”则定位为专业型普及系列丛书,目标读者为古琴业内相关机构及从业者、学习研究古琴的爱好者。

在過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品堂在馆藏文物出版的选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喜马拉雅天珠》入选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印迹——中国印章功用和美学通史》(上中下卷)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并入选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于此类图书出版项目在学术与专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考究比较严格,要求作者和编写人员具备极高的严谨性与考证性,因此,专家编者团队在调查、取材、研究、撰写阶段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出版过程中,出版机构也承担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文化责任,利用高端图书产生的影响力拓展原有目标市场,推出普及型系列丛书,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以此保证品牌图书的可持续发展。

三、“馆藏中国传统文化”图书的选题特色

为开发馆藏文物中的出版选题,一品堂秉持业内的方向和原则,梳理市场、作者、选题等各类信息,整合资源,规划合理的选题结构。

1.艺术考古,紧贴市场热点

2020年,一品堂针对当下的出版市场和文博市场,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察,尝试探索一条稳中求胜的选题道路。一品堂的编辑们清醒地发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其特有的韧性和包容性,再次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而不再仅是博物馆里沉睡的馆藏物件和静止的景致。

当今的考古学已衍生很多分支,其中就有艺术考古。艺术考古要求研究人员对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以研究那些隐含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和设计艺术技巧的艺术品,探索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动力。

文物资料是开发馆藏文物选题的基础资料,是支撑学术研究的核心依据,决定了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馆藏文物图书的目标读者多为文化经营单位、相关从业人员和爱好者,这一群体极其注重资料的来源(含收集方法)。博物馆收藏的文物都是历史同类文物中的精品。这种将馆藏文物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而成的图书,更容易与现实文化融通。

2.坚持原创,汇集专家团队

选择馆藏文物这个出版选题,需要编辑对馆藏文物有基本的了解和判断,结合文物本身的背景,系统性地剖析选题内容结构,寻找相关学术研究的支持。一品堂自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人才储备,这等同于拓展编写、出版和发行渠道。作者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往往是馆藏文物选题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一品堂的专业作者群中,有不少是文博单位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中有的人常年坚持奋战在田野考古一线,有的则精于实验室考古,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还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图书的创作体例。一品堂的编辑们走出编辑部,与专业作者一道做些基础性、示范性的研究,他们以非专业读者的身份向作者请教,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反馈给作者,让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时刻有“第一读者”跟进,让写作更具目的性,更有效果。这种开发馆藏文物的方式将专业性作为创造性转化的基本保障,更容易与现行文化融通。

3.形式多样,图音兼收并蓄

馆藏文物跟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具有生命力的。由于太长时间深藏于博物馆中,它们不被人们认知和了解,普通读者对它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传说中的某某文物”。编写者要打破这个视角的角度差,把掩在文物上的“传说”轻纱掀开,让读者以图书的形式认识、学习这些真实、有生命力的文物,真切地感受这些文物浸润的中国传统文化。

“国·家宝藏”丛书中那些精美的文物写真照背后具有深刻的含义。编写者尝试从艺术考古的视角向读者展现这些文物的文化灵魂,即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阐述文物、艺术品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华(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功能功用)。丛书中的插图都是作者借助摄像机,将文物以自身专业的视角记录的图景。

“图说中国古琴”丛书是一品堂尝试的第一套有声读物,该系列书籍不仅以图书绘本的形式传递古琴的历史文化典故和乐曲的练习技巧,还将传统文化与新型出版方式无缝对接,既适合古琴专业人员研读,又对那些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古琴的音乐爱好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四、“馆藏中国传统文化”图书的营销特色

1.依靠品牌优势,加强新老读者开发

一品堂因“珠子”系列馆藏文物图书的出版结识了不少业内优秀作者,也收获了众多忠实读者。借助这一品牌优势,一品堂一旦有馆藏文物方面的图书出版,都会引来老读者咨询购买,同时老读者也会带来新读者。

借助网络媒介,一品堂编辑会在微博微信上及时更新他们在新书策划、写作、编辑中出现的小花絮,加强编辑与读者的相互联动。《喜马拉雅天珠》2017年首印6000册,2019年售完,2020年重印3000册,现已售1700册;《古珠诠释》2019年7月开始创作,2021年5月出版,首印6000册,2021年4月已预售5000册;“馆藏中国传统文化”丛书中的精品“国·家宝藏”丛书第一部《美琼汇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玉》于2021年2月出版,首印3000册,3月发行,4月已售罄。以上数据表明了该套丛书极受市场欢迎,也证实图书品牌与读者紧密联动后,下一本图书将会成为新老读者的期待。

2.联合文博单位,组织新书发布会

作为“馆藏中国传统文化”品牌图书中第三板块的系列丛书,“图说中国古琴”丛书选择了中国最具人文特色,且在古典文化中地位最高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琴作为出版选题。但如今能琴者甚少,很多音乐爱好者对古琴多是有着“可望不可即”的仰慕。如何将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古琴带出博物馆,走进寻常百姓人家,让古琴和古琴艺术焕发新生,成为一品堂编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2020年11月,“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古琴音乐会”的两场交流与演出活动分别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全国政协举行。当“让古琴醒来”的热点在文化市场持续发力的时候,一品堂积极策划相关活动。2021年4月,一品堂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山水回响——‘图说中国古琴”新书发布会;2021年6月,一品堂在杭州音乐厅举办“图说中国古琴”丛书捐赠仪式及“鹤鸣西湖”古琴名家音乐会暨“图说中国古琴”首发式,光明日报、人民网、央广网为此做了专题报道。这些实践都为打造产品规模效益构建起了渠道。

综上所述,一品堂在馆藏文物出版的道路上也只是走过短短的15年,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在新的征程上,一品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初心坚定信心,以初心激发决心,传承精神血脉,铭记使命嘱托,接力奋斗前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继续在出版领域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徐海.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主题出版选题[J]. 出版广角,2021(10):6-9.

[2]韩建民,李婷. 我国主题出版研究现状和趋势浅析[J]. 出版与印刷,2019(2):7-10.

[3]管一凡. 从选题策划到价值实现:试论地方出版社如何做好主题出版[J]. 出版与印刷,2020(4):52-56.

[4]郑锋. 创意文化产业背景下图书出版选题分析[J]. 传媒论坛,2019(23):132+134.

[5]李倩. 博物馆选题资源开发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古琴丛书馆藏
馆藏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艺术创想丛书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寻访千年古琴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