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下的管理类实践性课程教学创新

2021-09-13 05:58魏卓明
文教资料 2021年16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学创新

魏卓明

摘   要: 针对目前高校管理类实践性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滞后,与实际专业要求不符,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提出在智慧教育理念下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生成智慧教学设计思维,为学生创设智慧学习空间,重建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建构主义理念。同时还要提高课堂魅力,回归教育本质。当然,在目前智慧教学创新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教师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学习和适当使用及学校教学管理者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实践性课程   教学创新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即把新一代的IT、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中。“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这一思想涌向教育领域,催生了“智慧教育”,得到了国内教育领域的认可,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智慧教室就是时代特有的产物。“智慧教育的真谛是通过创造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1](60-62)。仅仅拥有智慧教室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智慧教育。信息技术是基本支持,教师应设计开发各种能满足广泛特定教学需求的智慧教学法,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管理类实践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笔者常年从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商务谈判”“商务策划”等课程教学,这类课程应用性极强。比如,商务谈判课程讲授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方法和技巧,阐述商务谈判的原理、原则及商务谈判中谈判策略等方面。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未来职场中具备商务谈判能力,掌握一定的谈判方法和技巧。纵观近几年新晋本科院校此类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滞后,与实际专业要求不符。

此课程教学内容大多生搬硬套众多理论和概念,教师花大量时间介绍什么是谈判、谈判前的准备、谈判原则等,讲授内容过理论化。教学中引入的谈判案例过陈旧、千篇一律。使用教材的编写者多是大学教师,商务谈判理论的形成并不是由谈判的直接经历人(商务谈判专家)总结和开发的,导致很多现实中最新和最真实的问题被忽略,没有入选教材成为教学内容。所以虽然学生熟记了概念和理论,但并不代表具备了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学习了理论,并不能在实战中应用,与实际专业要求不符。

(二)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

“商务谈判”“商务策划”等课程的实践性极强,如果课堂讲授过理论化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单方面的理论灌输不买账、不重视。对高高在上的理论和不能贴近现实问题的讲授很难有认同感。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无聊和疲倦,难以获得他们的积极反馈。

(三)教师教学模式落后。

大学课堂早已实现互联网、多媒体普及,但如果只改变教学设备,上课还是传统模式,和智慧教育理念相差甚远。比如,商务谈判技巧,如果仅仅通过文字表述或口述的方式表达,会显得枯燥无味,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会短暂引起学生的注意,但这种新鲜感难以持久,毕竟技术只是教学辅助工具。教学应是人和人之间鲜活的生命互动,如果不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教学效果很难彻底改进。

三、管理类实践性课程智慧教学创新及应用

近几年,教师为了解决大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比如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取得了一些成效。打造“金课”是2018年8月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响应这一要求,笔者探讨管理类实践性课程智慧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这类课程属于方法类和示范类课程,重在介绍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及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呈现教学的实践逻辑。“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从概念、理论开始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习者处于较浅层的学习体验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层次较低,即强调知识的记忆。“浅层学习通常伴随消极情感,例如,厌恶、痛苦或害怕等”[2](19-25)。正因如此,笔者所在院校管理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较差,教和学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教学缺乏个性,教育过程中缺乏情感交互和创造。

改变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目标是实施智慧教学的关键所在,智慧教学不是拥有大量智慧教室和智慧实验室就能做到的。网络技术、大数据作为必要的教学手段在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面有巨大优势。如果只改变教学设施和设备,没有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惯性,则仍不能实现真实的智慧教学。“只有教师参与智慧教室的应用和智慧教學的设计,才能将学生导向深度学习”[3](149-154)。

笔者的智慧教学创新及应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生成智慧教学设计思维,为学生创设智慧学习空间。

1.合理设计课前预习内容。

教师课前根据学习目标重点分析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所要具备的技能,并设定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划分尽量详细且短小,有可执行性,让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由于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下进行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进程不能做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严格控制学习的进度安排,使学生高效学习。高晓晶等(2019)设计了“学习活动任务单”和“学习活动表现单”,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学习活动任务单”是了解学生基本学情,收集学生基本信息,修正学习活动中设计不当的地方,便于学习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表现单的设计用来评价与控制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4](106-109)。课前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任务单”教师可以通过智慧信息平台发布,把预习需要的微视频和微课件推送给学生。

2.善于挖掘并分析数据,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研创式学习。

通常认为,实践性较强、理解难度较小的课程宜采用“生本教育”[5](109-112),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重在引导和帮助。所以在课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之前的“师本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研创式学习。

根据课前学生预习的不同情况,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水平分组,水平相似的分在一组,差不多5人—6人一组。每个小组任命一个小组长负责收集整理学生的意见及问题,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起初小组长由教师指定,随着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自己选举小组长,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当小组长,达到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学生课前预习反馈的问题非常重要,这是教师进行不同情境导入设计的依据,确定课堂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始终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而不是灌输课本知识。教师更多的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有效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是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者。讨论交流经常出现在课堂中,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每个章节结束,学生分享和展示研讨结果。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不同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给予及时反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識,实现学生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3.课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高等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学生浅层的学习,如背诵学科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不断深化理解所学知识,无缝拼接原有碎片化的知识和思维,关联生成的意义与自身经验,形成新知识,联系和解决实际中的复杂问题。这种区别于浅层学习的高阶思维,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探究,深化了自我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真正价值,形成了对学习的持续好奇心、兴趣和渴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存在的学生厌学、应付学业的现状。

优化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后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无缝学习。无缝学习指的是将“曾经被认为独立、不同的经验(例如,课堂内和课堂外、学术和非学术、课程内和课程外、校内和校外)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学习的完整性或连续性”[6](135-148)。比如,“商务谈判”课后可以安排学生进入本地一些企业的某个项目谈判小组旁听或成为某个谈判小组的临时成员,帮助谈判小组承担一些诸如搜集谈判信息之类的工作。笔者曾安排学生跟随某企业营销员拜访客户,从旁观察营销员和客户接触的整个过程,体会与不同类型客户的沟通技巧和谈判策略。这种在实际问题中的深入学习,不但让学生体会到本课程的学习意义和价值,而且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将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将整个理论体系融会贯通。

以商务谈判中的知识点“谈判过程”为例,介绍智慧教学活动设计,见表1:

(二)智慧教学要求重建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对不平等、稳固的单向知识输出与接收关系。智慧教学应该打破这种不平等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单项知识输出,学生也不再是单项知识接收。“教师应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要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7](76-81,90)。很多管理类实践性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以产生效果较好的教学体验。比如“商务谈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具体案例导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探索中重新建构对谈判理论知识的认识,明显比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味地接受知识,缺乏自我消化和自我重新认知的效果要好。而且这类实践性课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没有现成模板,方法也不唯一,讨论交流能激发学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灵感,带来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智慧型人才需要培养学生的建构主义理念。

“建构主义理念鼓励学生在体验中自己建构”[5](109-112)。管理类实践性课程的知识比基础理论课更具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建构主义强调以开放的视角看待复杂多变的实际商务环境,形成对此意义的建构。教师需要基于现实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隐含在这些任务情境中,并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的中心。如“商务策划”课程针对学生在新产品开发策划中创意理论的运用,如“变通理论”[8],学生在教师设计好的情境下,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力,体验情境,转换角度和思路,形成各种有创意的想法,最后在教师解惑和评价的过程中反思自身行为,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建构。

(四)提高课堂魅力回归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并不是把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而是唤醒和开发。所以今天的大学教育“每个教师都应有独特的方法和艺术呈现课堂教学的魅力并温暖学生,使他们更易领会、接受并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以最有效的方式影响学生,这样的课堂散发的魅力及带给学生的触动,不仅滋养学生心灵,还滋养教师心灵”[9](77-82,90)。

有魅力的教学课堂一定是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课堂教育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良好情操、正确价值取向的培育和较好思维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广博的学识、智慧的语言、高尚的情操和胸怀天下的格局都会唤醒和引导学生。

四、结语

智慧教育下管理类实践性课程教学创新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智慧教育需要智慧教室的支持和人工智能的协助。“智慧教室需要体现‘智慧的特征,需要大量数据为基础,基于一定算法模型分析学习行为特征与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据优化学习环境,同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10](5-16)。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研究其能为教学做些什么?何以导向教学目标?如何优化教学?在这些方面,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对于教师都既是机会又是挑战。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对学校教学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学任务的制定和教学工作的考核是由学校教学管理者完成的,如果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不发生变化,则很难从根本上使教师改变教学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学校从上而下系统配套解决。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深度解读智慧教育[J].智慧中国,2015(4).

[2]余明华,彭红超,祝智庭.“互联网+”视域下的无缝学习体验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

[3]黎琼锋.唤醒主体:高校智慧教学的实现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

[4]高晓晶,李娟.翻转课堂与微型移动学习的有效结合[J].教学与管理,2019(21).

[5]李纪宾.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05).

[6]Kuh G D.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reating Seamles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Undergraduates[J].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996,37(2).

[7]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教育研究,2015(11).

[8]万钧.商务策划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9]孙艳秋.课堂教学中的“技术崇拜”:症候、成因与治理[J].电化教育研究,2018(7).

[10]祝智庭,魏非.教育信息化2.0:智能教育启程,智慧教育领航[J].电化教育研究,2018(9).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教学创新
区域智慧教育持续推进的机制创新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