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鹏
摘 要 随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将群文阅读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在初中语言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围绕议题整合多个文本进行阅读思考的一种教学模式,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发展学生多种思维能力。教师要从文本体裁角度出发设置议题,围绕古诗、小说、戏剧和散文等体裁开展群文阅读,使学生掌握多篇文本的表达技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以古诗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者主要包括李白、杜甫、陆游、李商隐、苏轼、李清照等,这些古代文人的诗词作品基本都不少于三篇,教师可以从作者角度出发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将同一古代文人笔下的诗词整理出来,让学生发现古诗词的共性与个性,了解古代文人知人论世的态度,进而更加深入理解古诗词。
以《如梦令》为例,这是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在教学这首古诗词时,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声声慢》进行群文阅读,使学生对“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形成全面认知。这三首词描写了李清照三个人生阶段的“愁”,教师可以采取以下阅读教学方法:第一阶段,初读感知。教师让学生一边朗读《如梦令》一边思考“这首词中的李清照是怎样的人物形象?有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接着教师介绍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帮助学生对“懵懂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形成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比较阅读。教师让学生朗读《一剪梅》和《声声慢》,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两首词中作者的形象和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一剪梅》的人物形象是新婚人妇,表达了思君心切、相思闲愁的情感。《声声慢》的人物形象是丧夫老妪,表达了孤苦惆怅的情感。第三阶段,归纳总结。教师让学生再反复阅读这三首词,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之后再让学生总结出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形象与心境。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带来新鲜感。在古诗词群文阅读中,教师要明确阅读主题,使阅读活动始终围绕主题开展,让学生对古代文人的写作风格、人生境遇、思想观念以及情感变化形成整体认知,不断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以小说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作品较多,其中鲁迅的小说作品具备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在以小说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要整合教材中辑录的鲁迅小说作品,让学生了解鲁迅的写作特点与精神,以及鲁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以《孔乙己》《故乡》《社戏》为例,教师可以对这三篇小说组织群文阅读,并且教师还可以引入课外小说《祝福》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这四篇小说对鲁迅文章的写作特点形成深刻认知,自主总结出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手法上分析鲁迅作品,有的学生认为鲁迅先生喜欢用外貌描写呈现人物性格,如《孔乙己》中对主人公的简短外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故乡》中对“闰土”少年、中年的外貌描写,表现出闰土生活状况不佳,使闰土从天真少年变为终日劳作的人,性格也随之改变。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特点角度分析作品,有的学生认为《社戲》的语言感染力极强,鲁迅先生描写了划船去赵庄的优美环境,能够体现出孩子们当时愉悦的心情。这一描写与后来去看社戏的情形形成了强烈对比。有的学生认为《故乡》借助对闰土的描写,展现出封建社会对贫苦大众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鲁迅小说进行群文阅读分析,使学生能够对鲁迅的小说作品形成整体性认知。
在以小说为议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既可以围绕同一作者的小说作品组织阅读活动,也可以选取同一题材的小说进行群文阅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写作小说的意图,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让学生对小说作者形成深刻认知,并掌握小说体裁的阅读分析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名著小说打下基础。
三、以戏剧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辑录了诸多戏剧篇目,戏剧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戏剧的认知较为浅显,使得以戏剧为体裁的文本阅读教学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应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设置戏剧议题,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戏剧知识,发现戏剧的魅力。
以《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为例,这三篇戏剧为九年级下册五单元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群文教学策略,将老舍的《茶馆》和曹禺的《雷雨》与这三篇戏剧相结合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戏剧种类、戏剧手法、戏剧内容三个方面去分析戏剧的异同,感受戏剧冲突、情节和语言的特点。在戏剧种类中,《屈原》《茶馆》属于现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教师要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两部戏剧,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两部剧在历史、现实、人物、情感和结构方面的不同,揭示两部戏剧的艺术价值;在戏剧内容中,《天下第一楼》和《雷雨》对人物刻画十分生动,并且人物个性鲜明、矛盾冲突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各色人物的刻画为视角加深对戏剧内容的理解;在戏剧手法上,《枣儿》与《屈原》的创作手法相同,均采用了象征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两部戏剧的创作手法、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对戏剧阅读产生浓厚兴趣。
初中生对戏剧的阅读量较小,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群文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扩充阅读量,让学生从不熟悉戏剧过渡到深受戏剧魅力感染,进而了解戏剧的创作特点,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提高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以散文为议题,开展群文阅读
散文是自由度较大的文体,写法多样、题材广泛,带有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形散神聚的特点,具备极强的抒情性,用情感贯穿于全文主线。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录了多种题材的散文,教师可以从不同题材入手设置散文议题,开展散文题材的群文阅读,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散文意蕴,使学生掌握散文的理解分析方法。
以《春》《济南的冬天》为例,这两篇属于写景散文,教师可以对这两篇课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共分为以下两个阶段:一是分析两篇散文的相同之处。这两篇散文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惟妙惟肖。二是分析两篇散文的不同之处,这是群文阅读的重点。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两篇散文的描写角度相同吗?如果不同,请说出两篇散文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文本,认为两篇散文采用了不同的描写角度。有的学生说,《春》描写了五福图画,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而《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的整体风景,是一幅整图。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一下两篇散文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有的学生从远近景物描写的视觉进行分析,认为《春》描写的是近处风景,用拟人的手法去描写春草不经意间破土而出,体现着作者对春天细微事物的细心观察。而《济南的冬天》则是对远景的描写,有较强的整体画面感。
散文是形散而意不散的文体,学生在阅读时很难掌握有效的阅读分析方法,同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抓住散文的主旨要义。对此,教师应采用群文阅读策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学习障碍,让学生通过阅读同一题材的散文,进而掌握不同散文所体现的不同特点,学习更多的散文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课程要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视域下整合多篇文本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掌握同类议题文本的阅读分析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有效保证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屺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