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生长点

2021-09-13 00:55齐沁儿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杜威劳动教育

齐沁儿

摘 要 杜威在《民主主义教育》中明确了“劳动”与“休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角色与关系,认为“民主”是实现劳动与休闲充分自由的最佳途径。当前语文学科教学中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统编版教材中的一批劳动题材篇目给予学生尊重、理解、欣赏劳动的情感触发与思想引领。研究利用好教材,立足语言文字的梳理探究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统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激发“民主”,是杜威劳动教育观对劳动教育渗透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启示。

关键词 劳动教育;统编版教材;杜威

一、杜威劳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杜威的劳动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与休闲之间关系的深刻阐释上。通过梳理杜威有关劳动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概括其内涵基本如下:

1.对立亦统一:劳动与休闲的角色与关系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将劳动和休闲,即“卑贱教育”(即专业工艺教育)和“自由教育”(即通才教育)视作二元对立的。杜威却试图以辩证的观念诠释两者间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并存,提倡“建立适当的课程,使人人在思想引导下自由实践,使休闲成为承受服务责任之后的报偿,不再是豁免责任的状态” ,让劳动与休闲融为一体。

杜威虽然强调要认识到两者的融通点,但他不否认劳动是基础性的。杜威指出:“人总得劳动,这是毋庸置疑的。人要生活,就得工作以供应生活的资源”,甚至“物质方面的兴趣有些霸道,可以侵占高尚兴趣的地盘” 不论身处何种时代,劳动对于人民来说,其地位是高于任何其他方面的,因为没有物质作为条件,人的生命是难以保存的。因此,杜威强调:“一个人必须活着才能过有价值的生活,社会集体的生命亦然” 。显而易见,“活着”是要有物质基础的,作为个体生命的人或群体生命的人类,首先必须通过劳动获取生存的资料以供应有机体生命运动的需求之后,然后才可以进行其他有价值的活动。

而休闲更多地是一种目的性。虽然杜威肯定和重视劳动对人的供养功能,但他并未就此采取一种物极必反的态度,反而把休闲提升到目的性的高度,并推而广之,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在他看来,教学如果为了达到实用的目的,就把想象力、鉴赏力和领悟力的启迪与陶冶都牺牲了,结果也会局限了实用技术的发挥空间。休闲正因为“无用”的特性成为了一种高雅的思维运动——即杜威倡导的那种“正当的人生”: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在生活中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推断力的状态。

2.基于“民主”:实现劳动与休闲的充分自由

杜威认为,劳动与休闲关系的走向必须立于民主之上,因为只有在民主的社会,平民大众才能真正获得政治上的自主、经济上的自由,从而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基于实用考虑的教育和通才式的教育都能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出现,那么传统的阶级,以及阶层固有的选择劳动或休闲,都会被民主的教育所打破。换言之,劳动阶层也可以从事休闲的工作,也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

杜威一向认为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应该是全社会的人人参与、人人享受。同样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也表达了劳动与休闲关系的最高境界并不應该局限于个人或少部分群体这样的观点。这就意味着劳动和休闲的使命不仅在于成就个人,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民主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只有在一个民主的社会氛围中,社会成员的劳动实施和休闲享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才是自由的、开放的、有意义的。

二、语文教材蕴含劳动教育的丰富资源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可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语文的言语材料、语文的实践运用皆其实也都来源于劳动,并且语文学科自身凸显的那种情感、意蕴和思想也能为更深刻地理解劳动提供全新的视角。这就恰恰体现出语文学科阅读表达和思想教育相辅相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当前语文学科中存在着相当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亟待去挖掘和整合。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重点不是劳动品德教导,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也不是劳动技能的实训,把语文课上成劳技或综合实践课。而是立足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在对文本的梳理探究中,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表达中,去体悟“劳动”:鉴赏和创造劳动产品,发掘劳动过程中的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劳动中蕴含的人文情感,理解劳动中彰显的时代精神等等。尤其是当前统编版教材中有相当一批劳动题材的选文篇目,它们或通过显性的劳动行为描绘,或通过隐含的劳动价值观,彰显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意蕴,给予中小学生强有力的情感触发与思想引领,落实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和尊重劳动者,是这一类作品的主旋律。感受着劳动者的艰苦和质朴,感动于劳动者的付出和真挚,是让学生自己投身职业劳动的情感基础。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诗经《芣苢》是上古先民于劳作中饱含希望的歌咏,用素朴而极具感染力的诗句勾勒了先秦妇女获取植物的愉悦,奏出自然与生命的乐章。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是旧时代劳动者的悲歌,教材明确要求学生对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进行专题探究,启发学生把视线投向小人物的辛勤与不易。《卖油翁》中老翁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造就了绝佳的酌油本领,《植树的牧羊人》中老人用坚毅勤劳的双手将阿尔卑斯山地荒原变为绿洲。最为集中的体现,是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聚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课文包含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和古代诗歌《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凸显了“劳动光荣”的人文主题,既有生动鲜活的劳动场景,也有振奋人心的劳动事迹。普通劳动者身上的那种不掺杂质、美好崇高的品质,以及“小我”行为背后体现的“大我”价值意义也值得当代学生尊重学习。而且,经过梳理分析可以看到,语文教材中的劳动者形象也是随着时间发展而在不断嬗变的。古代劳动人物大多是很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能工巧匠,如隋朝赵州桥建造师李春,明清苏州园林的设计师与工匠,明代微雕家王叔远等等。学生阅读作品时,不仅可以惊羡于劳动者手脑并用创造出的智慧结晶,也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技艺和文明的绚烂瑰丽,增强文化自信。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劳动者形象则更为丰富,更加贴合经济基础提升,生产力高度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时代脉搏,“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植物学家钟扬,航天英雄杨利伟。语文教材用这批或博学睿智、艰苦奋斗的新劳动人故事,引导学生看见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劳动形态的显著变更,开阔视野,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也是潜移默化地帮助当代青少年学生立“智”、立“志”。

其次,语言文字将不易的劳动环境、繁复的劳动过程、精湛的劳动技艺、高超的劳动智慧、纯粹的劳动精神予以直观呈现和细腻刻画。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庖丁解牛》体现出庄子散文的人文精神,对庖丁解牛过程高超技艺的描写形象生动,用寓言表达思想,简短故事中实则蕴含人生大“道”,深入浅出。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都是说明文精品,将中国建筑艺术的杰出创造有条理地说明,可以了解我国人民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还有《景泰蓝的制作》让我们对古代工艺的匠心叹为观止,《核舟记》中以径寸之木雕刻奇巧,读来让人发出“技亦灵怪矣哉”之喟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孟子借劳作规律告诫梁惠王如何治国为政。汇集能工巧匠智慧技艺的阿房宫,付之一炬,是给予执政者最触目惊心的警醒。邓稼先扎根隔壁二十八载,创新耕耘,迈出中国独立研发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白求恩支援中国抗日战场,秉持人道主义精神,以医疗为事业,精益求精。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文艺起源就曾提出过“文学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它们二者确实是不可剥离的。语文教材中蕴含劳动教育元素的教学资源比比皆是,这些选文立足学科性质和特点,文质兼美。内容充分考虑中小学生言语经验和学习视野,兼具典范性、时代性,重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和思想认知。

最后,具有语文风格、语文气质的劳动,也并非是“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的纯体力活动,它也寄寓着意趣与人生,智慧与胸怀。“渔樵于江渚之上”也是一份旷达心境,“带月荷锄归”亦为最悠然的浪漫情怀。良田茅屋旁的躬耕采菊,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诗意人生。文人雅士不以劳动为苦,反享其乐,闲散冲淡的“田家语”,跌宕起伏的作者生平,都给予学生理解劳动意蕴的新视点。此外,新时代倡导的劳动也早已不是一味墨守成规、埋头苦干,而是要有创造性地进行劳动。语文教材紧跟新观念,选入了许多创新型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丁肇中强调动手实验,“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正处于求知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务实探究的意识和思考创造的热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高层次劳动。不把劳动视为简单枯燥的体力消耗,而转化为一种追求高品质成果的劳动创造过程,一个发展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相比于枯燥的说教、严苛的训诫或者是机械的操练,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字词句篇的积累和梳理,可以让学生以一种美的方式,思辨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地肯定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有效改善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贯彻教育部等部门提出的关于“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的要求。依据课标中“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选文格调要积极向上、健康明快,选文作者必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建议,教科书编撰者有意识地,或直观具象地保留了劳动人物、场景和行为,或以背景化抽象化的理念呈现出劳动的风貌或意涵,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这些都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劳动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国家民族精神的一个具体抓手。

三、杜威劳动教育观对劳动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启示

1.立足语言文字的梳理与探究,促成“劳动”“休闲”的统一

对于辩证理解“劳动”和“休闲”的关系,杜威呼吁,如果教育本身的目标就强调“休闲”,那么工作能力的培养和工作兴趣的激发就要相应加强;而如果更多的侧重点是在工作方面,关于“休闲”的情感和智能的熏陶、孕育,则应增加。虽然,以鉴赏文本、品味语言为主要形式语文课,本身的确就带有极强的审美性、休闲性。但是,无论是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还是提升直觉、形象、逻辑、辩证、创造的思维品质,这些也都是在进行着专门性、针对性地操练和发展,也是一种用脑、用心,具有语文味的深度“劳动”。

什么才是有语文味的劳动教育?一些经典的劳动品德教育案例往往都很具典型性,往往會成为各个学科进行学科德育教学时都会援引选用的片段。比如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代表作《品质》一文,历史老师可能用这个故事引出20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的时代背景;道德与法制老师可能在讲授“遵守公共规则”这一单元中“诚实守信”这一知识点时,也将其作为分析材料。那么语文老师上这一课,如何进行语文学科的劳动育人?笔者认为,还是要将落脚点放在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来,弄清楚作者是怎样塑造格斯拉这位鞋靴手工艺人形象的。即历史、道德与法制学科关注的是“是什么”品质,语文关注的是“怎么讲”这个品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科更好的将审美鉴赏的“休闲性”融入劳动教育,更有利于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共鸣感。

学习课文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的绝佳途径。以祖国语言文字为载体,塑造了一位位有血有肉的劳动者形象,通过品味语言、捕捉细节、情景重现、关联现实等,拉近学生与劳动者之间的距离。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塑造了一位“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中国传统农村妇女形象,“天不亮就起床”“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母亲,却培养出了我国的开国元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启发幼年时期的朱德反抗压迫追求光明,尽忠于民族和人民。文章语言平实易懂,但叙写细腻,感情真挚。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提炼母亲勤劳、节俭、坚韧等方面的品格,乐意与他人分享阅读后获得的感触和教益,催发学生基于语言文字表达应用基础上升华精神情操,这些都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和优势。

语言的积累运用还应延伸至课外,尤其劳动教育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更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补充差异化的语文教学资源,做好因材施教。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类的劳动题材名篇佳作,还是现当代文学中的相关题材经典作品如《平凡的世界》《创业史》,以及一些关于现代化科技创新、劳动技术变革的时政要闻、实用类文本,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明确对每个学生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展现适度的开放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根据自身情况的选择空间。通过课外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加深对世界劳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产生积极劳动的意愿。在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独具匠心的古代劳动方法或劳动技能,也能感受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劳动特征和趋势,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将来真正承担社会工作角色,实现真正的劳动行为,打下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激发“民主”

杜威所强调的民主,是与儿童经验、活动理论和兴趣导向密不可分的。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又恰恰最具情境性、生活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开展语文活动课程是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的相关问题以及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

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为“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劳动教育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样例。教材主体内容分为三个环节:征集活动方案——分工合作,组织活动——分享体会感受。主线任务是要求学生分组制定孝亲敬老月的活动计划,在课堂中讨论,并根据拟定的活动计划组织实施活动。这种强调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使劳动精神的渗透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字理解,而是用一种更加强调亲身实践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契机,在“做中学”,而且巧妙地将劳动教育与德育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價值。从愿意服务自我到服务身边人,进而走向愿意服务社会。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开放的课程观,在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基础上,有机融入生涯指导、生命教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要素,着眼于真实劳动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具有不同于学科智育的特殊属性和方法,这就需要考虑重新定义“教师”的界限。各项劳动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就可以聘请熟悉特殊技能的社会人才作为教学团队的成员,教授学生劳动技能,帮助他们形成更丰富、完整的劳动经验。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实践目的,不仅仅是在纯粹训练动手方面的操作性技能,也是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而这种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是对学生日后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情境大有裨益的。通过语文课程各个关键要素的梳理探究,将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对象化,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从实际实施的角度看,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可以邀请地区劳动模范讲述他们的生涯发展经历,或者邀请劳动专家现场演示,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公司、工厂、乡镇的先进单位,让地区与学校合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形成动态的学习共同体。这种语文活动课程不仅在综合运用的过程中深化了巩固学生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而且使他们看到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运用的联系,亲身体验如何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并倡导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进行社会文化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拓宽了视野。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呈现出了一个积极的、辩证的、开放的劳动教育观,值得我们用其核心理念去观照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育教学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就落在语文学科身上。在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精神要义的基础上,根植于学科特质,以现有教材为抓手,在日常教学中把劳动育人落到实处,仍有很大思考和作为空间。

〔本论文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六届科研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研究》(项目编号:ECNUFOE2020ZD05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与教育[M].薛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29-230.

[2]商曼.论教科书中的劳动精神渗透——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06):54-60.

[3]童宏亮.杜威的劳动教育思想及其时代启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20(02):130-137.

[作者通联: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统编版教材杜威劳动教育
基于统编版教材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索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四梁八柱”
聚焦教材“切入点”层层推进语用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让我们摇起橹来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杜威归来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