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明
真题回放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析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的作文题与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的作文题相比,相同之处在于都关注青年成长与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不同之处在于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材料选取更关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学生熟悉的红色文化中的节日、歌曲、作品及英雄、榜样人物,材料中没有设置具体情境任务,更加有利于考查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语文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今年的阅卷者自然要下大力气甄别宿构与套作,区分作文中的真思想与伪命题。“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希望考生能出色完成这次写作任务。
材料用第一人称“我们”来引导考生深刻领会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系,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力量,向英雄榜样学习,进而思考自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作为。
考生立足材料中心点思考,展望未来,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和人民勇担重担,实现人生价值,赓续民族精神,完成新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理解“可为”与“有为”的具体含义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写好本题的关键。
“可为”包括“值得做的”(有价值的)事和“能够做的”(有能力做的)事两个含义;对于“可为”而言,“有为”包括个人或集团“成大事的潜能”和“成大事的结果”两个含义。它们之间互为因果或条件关系。即“可为”是“有为”的原因或条件;“有为”是“可为”产生的结果。反思:“不可为”与“无为”,“不为”与“有为”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考生思考的问题。比如《孟子》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才能在另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
有时候,“可为”与“不可为”的选择,是决定“有为”或“无为”的关键,也是检验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分水岭。
特别要提醒的是,材料中“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解读。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的未来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如今,青年的未来是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复兴的远景目标。这是本题立意的关键所在。
写作思路
思路一:读红书
比如,从《红岩》许晓轩在监狱中“宁倒马桶,不受诱惑”“宁拒营救,不畏酷刑”“宁死不屈”的故事,感受他“可为”与“不可为”的斗争策略,与敌人周旋时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英勇斗争的浩然正气,借此表达出寫作者祭奠英烈、不负韶华的意志和决心。
思路二:学榜样
比如,上甘岭战役,在枪林弹雨中醒过来的黄继光,艰难地爬向敌人的地堡,后面的战友呼喊“不可为”,他用“可为!可为!”的行动回复战友,跃身而起,堵住敌军枪口,为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作出牺牲。从“不可为”到“可为”的变化中,感受“可为”与“有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提高“牺牲小我,顾全大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路三:评电视
围绕《觉醒年代》中胡适和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绝不会欺骗中国”的一场辩论展开论述,引入张岱“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的观点,用中国革命中“可为与有为”的典型事例,阐述思想启蒙的“先觉者”李大钊“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科学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