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市场营销》为例浅谈职业本科的双语教学优化

2021-09-13 20:26潘历桑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职业本科双语教学

【摘要】职业本科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其中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使命。2019年,第一批职业本科院校宣告诞生,从此理论与实践双重结合的教育方法成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将以《国际市场营销》为例,从转设职业本科的要求与难题分析开始,展开关于《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堂教学方法优化的探究。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职业本科;双语教学

【作者简介】潘历桑,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外语外贸学院。

一、《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对于职业本科的必然性

《国际市场营销》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目标是通过双语授课将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具有国际化视角地掌握专业知识,得以充分理解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熟悉当前市场发展的最新趋向。

同时,因为《国际市场营销》具有强烈的国际性,其讲授的知识点、案例、事例等都与全球现状的千变万化相关,需要极高地涉外相关知识与技能,包括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思考能力等。

因此比起《市场营销》或《大学英语》,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更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难度也更深一层。大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积累了英语基础知识、上课底层思维,插入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正是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必要,也是必然。这也更加适应国家对于理论与科技实践多元化人才需求的现状,对于学生成长的路径有了全面性的更高要求,对于高效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更高的期望。

二、传统课堂优化构思

1.教学需更加注重两个重点的融合。(1)教学重点单一导致顾此失彼。从专业知识上看,《国际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除了课本理论知识,需要结合现时市场的动态变化进行探索。而为了适应国际化的需求,这门课程也被设置为双语教学课程,这一点也对于教学方法的要求更高一层。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使得原本耀眼的课程黯然失色。

单一性体现在教与学重点的单一。双语教学有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个是英语语言的掌握,另一个是对于国际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的理解。但往往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本身对于英语学科的兴趣或是信心的积累,偏向于学习英语语言,教师却偏向于讲授学生还未了解的商科专业知识,这也导致了一种不匹配。最终教与学并不双全,英语和营销也不两全。因此,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的结合,乃是现在职业本科双语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

(2)双语讲学与练习加强双重点的结合。为解决重点单一的问题,教师应更加注意语言能力和专业水平的结合。

首先把双语教学落到实处,如课堂上采用英语介绍关键概念、传播国外经典营销观念,采用汉语进行对于更复杂的概念和现象的解释、分析、推导;作业中采用英语题材的例题,在汇报展示上鼓励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的个人展示;考核中,以专业知识试题为主,而插入英语术语、概念,加入使用英语进行答题等要求以便巩固语言知识。

为完成双重培养、双重达标,此门课程不适宜简单的听讲和作业完成教学,而将需要更长的课时,比如可以从原本32课时延长至64课时为宜。

2.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化。(1)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多年应试教育主要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练习。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主动参与和主动吸收的环节缺失以至于學生的学习与思考主动性极度缺乏,学习效果大大削减。

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了老一套的学习习惯,习惯于等待教师传授标准答案,而非自主思考、探索所有的方法和可能性。因为没有必要,就没有需要进行主动思考和寻求答案,这本身与营销这种高度需要互动和创造性思维、并且善于表达和自我展示的科目并不匹配。市场是处于动态变化中,而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是学生必须习得并且理解的规律。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好学生”思维,却让学生在适应大学进阶学习与社会接轨上困难重重。

(2)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等待标准答案的“伸手党”学生的表现中得知,这将使得学生丧失自主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正好是市场营销需要的人才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引导的方式,更多地采用提问和邀请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师生共同对市场现象进行探索、对成功道路进行挖掘、对于国际形势加深程度进行剖析。关于教学方法,除了讲与听,可以挖掘更多元的方法,以达到师生共创,而教师的角色也适当从权威讲授者转为引领者和激励者。

3.选择更加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1)可选择教材不足。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首先体现在所选用教材上。市面上现有的教材少有做到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融合。有的教材简单地进行中英互译,一页全中文、下一页全英语,而这会导致学生在面对陌生的专业知识时直接只看中文部分、忽略英语部分,最终双语教材名存实亡。有的教材名为国际,但全书采用中文编写。有的英文原版教材,全英编著,但是对于学生而言难度极大,无法理解。

(2)选用有挑战性却能承受的教材。《国际市场营销》的许多基本概念和成功来自海外,因此可选的范围比所认知的更广,包括英文原版教材、译注版英文教材、国内自编英文教材、国内自编双语教材、针对商务英语专业自编英语教材几种类型……其中,对于职业本科的学生来说,首先基础较为薄弱,另外思维比较活跃,为了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建议可以尝试从选择有关键术语解释的译注版英文教材,首先译注版英文教材使得学生“被迫”接受英语语言环境,并在英语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另外,教材提供关键术语解释的译注,这使学生可以查看“标准答案”,大大降低心底的不安,同时需要自行掌握的英语能力、专业能力、巩固练习都能顾及。

4.教学内容时教时新。(1)老旧知识的更新。以往营销课堂上教师所传达的理论化知识弱于市场变化。理论化知识讲解主要用于应试教育,学生以听课和背书复习考试为主,对于知识点生搬硬套,无法真正理解甚至运用。

因为高度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往往课堂所传达知识弱于市场变化,即使课堂中使用案例,所用案例也往往已经落后于市场现状。学生对于陈旧的案例不了解、不感兴趣,结果则只是听听而已,学生对于旧知识的回应往往是一个简单的点头,就此完事。听课学习沦为真正的走马观花,所学的内容也已经不符合时代需求。

因此,这要求教师更加注意随时学习、随时接触新的信息,不断更换知识存货,时教时新。

(2)保证国际性的切实落地。教学内容的不足,还体现在国际性有限上。在传统课堂中,《国际市场营销》停滞于讲授常规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但在其中一个单元谈论到其与《国际贸易》相结合。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国际性的营销,而是同时分开上了三门课程,《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大学英语》,直接导致课程所讲知识吸收困难,学习成果也非常有限。教学内容分离、无法完成融合,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掌握难度加大,所以进行英语、营销、国际贸易、供应链等知识的融合成为一大重点。

因此,我们建议首先采用现实案例作为小组探讨课题,经历过思考探索后才总结归纳为框架性的专业系统知识。案例可选取学生更加熟悉、甚至深感兴趣的海外品牌,另外对于海外品牌进军中国市场,或是中国品牌进军海外,学生皆可查找英语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用英语进行汇报展示。当课后需要研究学生所熟知的海外品牌,他们则会更感兴趣、也更加拥有参与感。

5.考核优化变痛苦为乐趣。(1)传统考核使学生习惯“应试”。过往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非常单一,高度集中于纸面笔试,用分数的高低显示出学生学习成果。因此,学生比起研讨会、上台展示、设计项目等,更加偏好于背重点。而在这样的评估方式里,学生担任了被动角色,被考核、被批改,并没有参与到评估中,也并没有能力评价一个成果的好与坏。

考试多、背书多,这会让学生慢慢麻木,并对学科学习的兴趣逐渐衰退,这样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能力培养成果。因此,从背书到理解的学习要求转换值得所有教师注意。

(2)双语考核创新形式让学生更换角色获得提升。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可采用让学生小组充当一个进入海外市场的本土品牌的营销团队,在考核中完成一个重要议题,站在所代表品牌的角度上对品牌方案进行构思和建议、完成营销方案的指定、当众进行对于营销方案的演讲展示。为了增强专业和知识与英语能力的结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双语、水平适合的学生甚至是全英的展示,以锻炼语言编写、口语表达、听力理解等能力。

另外,要求学生对于上台展示的小组提出质疑也是一个引导思考和表达的有效方式。学生站在评判者的角度上思考方案的水平、思考英语表达的合理与否,并相互讨论和辩论,这对于学生的综合水平的提高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教学优化需要注意循序渐进

1. 理解学生基础暂时薄弱。很多教师对于职业本科寄予厚望,因对学生抱有期待而把课程难度极大地提高,导致与学生的水平和學习习惯脱节。但必须清楚的是,职业本科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从原本是职业大专院校转设为职业本科,招生生源暂时偏弱,普遍情况下学习成绩分数代表了职业本科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

教师需要理解这种现象、因材施教,并相信各有所长,职业本科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结合的多元人才理念将逐渐被大众考生及其家长所接受。

2. 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要求及内容。对于基础还未足够稳固的学生,教师可注意避免操之过急,并不需要马上开始全英教学,相反不必排斥汉语解析,最大目的是使得学生理解知识点并且掌握。

同样,在考核时也不必马上要求全英语汇报演讲,这将会影响课堂效果。

3. 随时调整。教师可随时保持对学生状态的密切关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灵活地满足课程要求。

总的来说,对比起传统课堂的简单讲英语、分开讲国际、独立讲营销,优化后的课堂建议把英语融合在专业背景中进行讲授,将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与市场营销知识介绍融为一体,尝试直接对于市场营销海外著作进行学习,采用译注版英文教材,运用英语学习营销专业理论和概念,运用海外企业作为案例引导学生站在海外企业进入中国的例子相应提出问题与思考解决方案,最后要求学生以双语形式或英语对于所制作的营销方案进行展示。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英语是应用英语、商务英语,和英语课的文学英语有一定的差别,通过融合的方式让学生摆脱仅是查字典、背重点的学习方式,而是直接展开运用,通过实践培养能够落地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烨冰.《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384-385.

[2]刘华,刘军伟.基于“融通”理念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1):73-77.

[3]石雨荷,齐凯.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河南教育(中旬),2012(2):25-26.

[4]王立非.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J].中国外语教育,2015(1):3-8,104.

猜你喜欢
国际市场营销职业本科双语教学
新时代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潘懋元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就业实证研究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测绘工程职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国际市场营销汇总公共关系的应用研究
中小纺织企业:从国际贸易走向国际市场营销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