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标要求小学教育要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理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综合能力,让学生能适应社会,实现终身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品格、习惯、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但由于年龄小、经验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引导、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应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高尚的品德,使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一、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推动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使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尊重他人,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升综合能力
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才能使教学活动更有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方针,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明确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听说读写)、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理解能力。例如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时,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根据目标有效开展本节活动:1. 认识和书写5个生字。2. 读通课文,注意读好停顿,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司马光小小年纪临危不惧,聪明机智的品质。4. 能初步认识文言文与一般课文的区别,了解文言文语言精练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带着目的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学好语文可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语文学科相比其他学科要枯燥,所以教师要丰富教学的形式,通过有趣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通过声音、图片、视频、音频等,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也可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依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是学生道德感和综合能力形成的时期,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和模式,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有目标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汤玲霞.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20(13):250.
[2]梁娅.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