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互动平台,启发思维培养发问

2021-09-13 13:58王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5期
关键词:创设培养情境

王玲

【摘要】思维是学习知识的必备能力。教师巧妙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问的心理,创设形式多样的“发问”平台,营造学生能问、会问的互动教学情境,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引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不断的“问”与“答”的互动中理解、掌握、巩固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创设;情境;培养

思维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必备能力,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从小学阶段着手培养,对其发展有非常有利的,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创设能让学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进一步引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什么?”,引导他们围绕“是什么、如何做”,从一步步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发现,到认知、掌握知识要领,养成敢于提问,乐于提问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问的心理,创设形式多样的“发问”平台,培养学生“能问”“会问”,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因势利导,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与“为什么”发生碰撞,学生就能不断地在“问”与“答”中理解、掌握、巩固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生活数学情景,让问题更贴近生活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制作课件、微课时,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数学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以学习小组或同桌相互探讨、“发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教师的提示分析中获取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这些情境,获取到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的声像视频信息,能极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厚的兴趣,就能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北师大版,版本下同)时,在设计教学时,针对小学生的空间知识大都来源于对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物体的认识有一定基础,可以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先创设“猜冰箱、画实物、动画演示等”的情景展示,如展示冰箱的三视图、他们喜欢的玩具、不同角度的熊猫照相、小老鼠看水壶等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物体”,进行看图片猜物体,提示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什么物体?”“你猜是什么?”分组“问和答”等活动。教师引导、提示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入手,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三维空间关系的认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学起来就会用心得多。

二、创设动手实践情景,体验问题形成过程

中低年级学段的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去认识了解世界,感受身边事物。教师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真实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实践,或观看、观察、实践中提升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如情景模仿实践、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具进行演示,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到数学公式及定理的概念,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创设元、角、分认识小数的情境。小学生都有购买文具的经历,视频中购买3角钱的铅笔、1元5角的签字笔、5元5角的文具盒等情景,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以“元”为单位如何表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一块半、五块半、一元过五角等形形色色的回答接踵而来。教师接下来引导学生,上述不足“1元”的“角”用小数点分别表达为:0.3元、1.5元、5.5元。按照課件展示的练习题,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几元几角几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向老师、向同学“发问”。学生通过反复的操作体验,“认识小数”的目标就能顺利达成。

三、创设质疑问题情景,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探索、设问,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多长个心眼”“多问个为什么”。教师应创设质疑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习惯,通过形式多样质疑情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学习《千克、克、吨》的认识中,我创设了一个游戏名字叫“爱的抱抱”。让一个瘦、一个中等个头同学上来,让中等的同学抱下瘦的同学,再抱下老师,猜猜“抱谁时坚持的会久一点”,自然引出了物体有轻有重的区别。接着,展示物品包装袋上标识、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摆的橘子、苹果等物品,提出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学生能答出“用秤来称!”接下来,展示天平称、磅秤、体重秤。老师摘下手中的戒指放在磅称中……引导学生,老师的做法妥当吗?已有学生提出,老师你这不是“大材小用”吗……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探索,已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感知。最后,通过学生的“称一称、掂一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已能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逐步掌握“千克、克、顿”的质量单位。

四、创设想象拓展情景,形成系统问题思维

适度的拓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解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形成对问题系统的认知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小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以感性的、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又主要通过结合图形来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又没有创设可感知的情景平台,必然会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障碍。因此,可以借助创设可感知的、具体的生活数学情景,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想象、逻辑思维想象能力,在认知过程中针对自己的疑问,进行主动的探索。

在教学中,如果通过创设情景,找到认识感性与理性知识的契合点,这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可以感知的图形来增强学生理性与感性的认知和转化。比如,学习《面积》这一知识,展示黑板、电视、课本、讲桌等物体,通过“找一找”哪是他们的表面,“摸一摸”感受他们的表面谁大谁小,用“面积”这个词来“说一说”刚才找过、摸过、比过的物体表面谁大谁小。学生在比较、观察和触摸中,认知到物体面积的概念。

总之,学会提问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教学的互动情景、氛围,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认知数学的平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发现,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思考、敢于发问,乐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在“思维火花”与“问题火花”的“碰撞”过程中理解、掌握、巩固数学知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小萍.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广西教育,2011(11).

[2]王享.特色教育探索·教师篇[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卓源成.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能力[J].科教文汇,2013(18).

猜你喜欢
创设培养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