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记者 刘 鑫
范仲淹画像
“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家庭情结植根于我们的血液之中。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注重发扬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这些家庭文化传统始终与我们一脉相承。
如何让毕生修养得以延续,士人们纷纷选择重视家教、涵养家风,从而令德行可以子孙承继,代代维系。若论重家风的一代典范,属实当以北宋时期范仲淹为首。后人称其为大宋第一人,文武兼备、智谋过人。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范文正公不仅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颇有建树,其范氏家族的家训、家规更是受后人称赞不已。重家风,修家训,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一直都在守家风。从而范氏家族群英荟萃,一门多有俊秀英才脱颖而出。我想大多数人对范仲淹的初印象,还是在中学课本中那一篇《岳阳楼记》。而对其纯良家风的优良传承不甚熟知。范仲淹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唐朝开始兴盛,历代都有学而优则仕的人物,同时也早就形成了清廉刚正、仁善好施的家风。其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唐朝时期大臣,太子少保范千兴之子。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天公不作好,在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
朱家对待这外来户十分刻薄,以至于范仲淹幼年读书时曾寄居于寺庙之中。缺衣少食,不得不将冷稀饭晾干划作几块充饥,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故而他考取功名之后,便毅然将母亲从朱家接出,并恢复“范”姓。在从政后,政绩卓著、公正严明,广受百姓爱戴。分家而居后,范仲淹不计前嫌,还时常对朱家进行一些帮助,仁善之心可见一斑。秉性善良、生性淳朴的他一直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子女更是言传身教,教导他们仁爱谦逊。
纵观范门家风,所涉甚广,精意颇多,堪称历代优秀家风之范本,而最广为流传的要属勤勉、忠义、持俭和孝悌四个方面。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因为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时隔数日,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
观音殿
范仲淹之墓
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范仲淹自幼崇尚俭约,因寄居寺院读书的缘故,日常生活颇为拮据。他每天会煮一锅的稀饭,隔夜这个稀饭就凝结成块,便把这一锅的稀饭划成四个格子,每一顿只能吃其中两格子的稀饭,一天吃两顿,就着咸菜度日。他有一位同学是留守的儿子,把这件事就告诉了父亲,他的父亲很同情范仲淹,就馈赠了范仲淹很多的美味佳肴。但是范仲淹却把这些美食都放在一边,一口也没有用。结果过了一段时间,美食全都腐烂了。这个留守的儿子看了之后,就很惊讶地说:“我的父亲是听说你生活清苦,所以特意赠给你这些好的食物,但是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并不是不感恩您父亲的美意,但是我吃粥、吃咸菜已经很久了,已经习惯了,现在突然吃这个美味佳肴,我怕以后不能够再回到习惯吃粥的生活。”在幼年读书时期,他就懂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保持了一种俭约的生活方式。万事不求人,把心思用在求学、求道方面,潜心学习。
身居高位后,范仲淹的俭朴生活依然如故,“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终其一生,范仲淹一贯以节俭自持,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殓无新衣,友人醵资以奉葬。诸孤亡所处,官为假屋韩城以居之。
克己复礼的范仲淹对自己不甚大方,可对他人却是慷慨无私。虽官居高位却能体恤民间疾苦。心中始终秉承着“先天下之生而生,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把自己的俸禄及所得赏赐都用来接济别人。
《义田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范文正公,苏人也置负于郭长稔之亩千田,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中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出纳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六十一岁时,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在其家乡苏州吴县倾其全部积蓄,购千亩好田并筑屋。耗费巨资没有用来圈地致富,而是拿佃租借济贫寒百姓。这座大名鼎鼎的慈善义庄就是——范氏义庄,一直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并供给他们读书。后世范氏子孙对义庄屡有整顿捐助,它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共持续了八百多年。范仲淹勤俭从善的家风,使后代八百年兴旺不衰,建树不鲜。
无论是子孙的继承,还是旁人的援助,范氏一族的善举之所以能够赢得后人的云集景从,无非就是在家风之中,牢牢印刻下两个字——“行善”。
范氏义庄
纪念范仲淹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范仲淹一生对母亲谢氏至敬至孝。范仲淹无论宦游何处,绝不与母亲分离。母亲的冷暖苦乐更是时时挂在他心上。因为在母亲刚去秋口之时,他天天想念母亲,寝食不安。在他要请假要到秋口探望母亲时,老师与同窗担心他路径不熟悉。他说 :“这孝水不就是引路的吗 ! 他独自一人沿着孝水河岸,溯流而上,走了一程又一程,过了一村又一村,大半天的光景,终于从孝水下游到了孝水上游岸边的秋口。”母子相见,泪流满面。就这样,从长山步行百里到秋口省亲,母亲也常常顺着孝水流去的方向张望。潺潺孝水,便成了连接范仲淹与母亲的一条亲情河。母亲离世后,范仲淹在葬母问题上更表现出对母亲的至敬至尊。既没有将母亲归葬长山朱氏,也没有将母亲葬入苏州范氏祖茔,而是在洛阳南郊(伊川县)万安山下另选坟地安葬母亲,并安排自己及子孙将来都随母而葬,这样就避免了母亲身适两家之窘境。
他叮嘱后人要志存高远、勤俭节约、遵守规矩、和气做人、清白为官。范家子弟深受范仲淹孝俭家风影响,在广德的两支“桐川范氏”,始终家风俨然,其第 32代后裔范忠俊仍孝俭持家。
古语云“富不过三代”,范氏家族却创造了中国的一个家族传承奇迹。近千年而不衰,人才辈出。范仲淹有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四个儿子皆德才兼备,当了朝廷重臣,口碑极好。除纯祐因病早逝外,其他三个儿子均高寿以终。范仲淹曾评价说,纯仁得其志,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范仲淹临终时,《遗表》一个字也没提私事,空着手来,空看手去,但他依然活着,范氏后人承继先贤泽被后世,是他不朽的生命!
“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文化风格体现着我们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家风之源,再经过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也时现代生活的生成聚合。
当下,培育和弘扬家风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也是我们义不容辞要宣扬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