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临终期肿瘤病人心理状态、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9-13 02:09李彩英刘苗苗魏亚红贺丽亚张洪珍
护理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疗护因性安宁

李彩英,刘苗苗,魏亚红,贺丽亚,张洪珍

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 050051

晚期肿瘤病人机体内的肿瘤发展至晚期阶段,往往伴随有明显的躯体疼痛和疲乏症状,由于晚期肿瘤病人失去根治希望,多采取姑息治疗,但由于病人伴随有明显、剧烈的癌痛,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3]。近年来,晚期肿瘤病人的临终护理中逐渐应用了安宁疗护,该护理模式以提高病人有限生存期限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本研究探讨安宁疗护在临终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将我院住院部6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为25~84(50.43±12.14)岁;男17例,女13例;肺癌11例,胃癌9例,食管癌5例,膀胱癌3例,前列腺癌2例;肿瘤分期均为Ⅳ期。观察组:年龄为23~85(50.78±12.03)岁;男16例,女14例;肺癌12例,胃癌8例,食管癌5例,膀胱癌4例,前列腺癌1例;肿瘤分期均为Ⅳ期。两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的养病环境,根据病人癌痛情况酌情给予其镇痛药物,并严密监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宁疗护。①心理护理:面对面与病人进行交谈,认真聆听病人的倾诉,在聆听过程中了解病人心理动态,分析其不良情绪出现原因,根据不良情绪出现原因对病人进行安抚、开导,帮助病人调整心态;对病人存在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识别,询问病人非理性信念是否具有客观的依据,消除非理性信念,重建理性信念,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②亲情护理: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为病人家属讲解注意事项,嘱咐病人家属尽可能在病人面前表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尽可能避免露出悲伤神态,始终陪伴在病人身旁,关心、安抚病人;③触摸护理:主动握住病人双手,向病人传递鼓励、关心及支持,并轻轻梳理病人头发,适当按摩头皮;④疼痛护理:采取放松疗法,鼓励病人通过听音乐、读书、与他人交谈等方式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淡化病人的疼痛感受,并引导病人轻闭双眼,放轻呼吸,在脑海中冥想过往美好的回忆或美好的景色,逐渐放松身心。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癌因性症状评分、睡眠状况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①心理状态:焦虑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总分100分,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越焦虑;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总分100分,临界值为53分,得分越高越抑郁[4]。②癌因性症状:包括癌因性疼痛、疲乏症状,疼痛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疲乏症状采用简易疲乏量表评估,两种评分的分值均为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疲乏程度呈正比。③睡眠状况:包括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选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共7个条目,单个条目0~3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睡眠障碍越严重[5]。④生活质量:选择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分为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4个维度,各维度最低0分,最高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6]。⑤护理满意度:选择自制调查问卷对病人展开调查,问卷效度为0.90,信度为0.88,最高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80分为很满意,总满意率=很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行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心理状态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 单位:分

①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例数30 30观察组时间护理前护理后P护理前护理后P 30 30 SAS评分54.39±6.86 47.10±5.27<0.05 54.21±6.90 40.74±4.93①<0.05 SDS评分55.47±6.53 48.59±5.42<0.05 55.28±6.61 42.16±5.07①<0.05

2.2 两组癌因性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癌因性症状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2 两组癌因性症状评分比较(±s)单位:分

①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例数30 30观察组时间护理前护理后P护理前护理后P 30 30癌因性疼痛7.58±1.82 5.77±1.36<0.05 7.41±1.85 4.49±1.08①<0.05癌因性疲乏7.35±2.07 5.28±1.32<0.05 7.19±2.10 3.95±1.13①<0.05

2.3 两组睡眠状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睡眠状况比较(±s)

表3 两组睡眠状况比较(±s)

①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例数30 30观察组时间护理前护理后P护理前护理后P 30 30入睡潜伏期(min)64.97±12.64 50.38±9.40<0.05 64.45±12.71 42.63±8.75①<0.05实际睡眠时长(h)5.13±1.17 6.29±1.05<0.05 5.24±1.23 7.38±1.10①<0.05 PSQI评分(分)15.34±2.69 12.65±2.24<0.05 15.27±2.75 10.41±1.98①<0.05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①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时间护理前护理后例数30 30观察组P护理前30 30生理70.81±5.20 77.34±6.42<0.05 70.96±5.17 84.05±6.59①<0.05心理70.23±5.14 77.87±6.17<0.05 70.45±5.13 84.39±6.28①<0.05环境70.34±4.91 76.46±5.23<0.05 70.48±4.99 82.47±5.38①<0.05社会关系70.58±5.09 76.73±5.40<0.05 70.20±5.16 83.62±5.71①<0.05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部分恶性肿瘤由于在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导致早期未能及时检出,确诊时部分病人已发展至晚期阶段,导致病人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时机,该阶段的治疗以姑息治疗为主[7⁃9]。晚期肿瘤病人受到病情的影响,其躯体不适症状较明显,表现为疼痛、疲乏等症状,加之这类病人的生存时间有限,有限生存期限内病人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10⁃11]。

以往临床上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措施以癌痛干预为主,对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不够显著。而由于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在临终阶段除躯体痛苦之外,往往还会因面对死亡而产生恐惧、抑郁等情绪[12],针对这一情况,临床护理方面提出“安宁疗护”这一概念,主张在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临终阶段对其采取人性化的关怀护理,在病人生命最后阶段帮助病人尽可能活得舒适,尽可能不留遗憾,使病人能够有尊严、安心地度过人生最后一程[13⁃15]。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呼吁全球各国积极开展安宁护理服务,但由于受到传统死亡观念的影响,安宁疗护在我国尚未形成健全体系,发展进度缓慢,还需围绕安宁疗护继续开展研究[16]。本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实施了安宁疗护,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安宁疗护方案中的心理护理可帮助病人放松身心,帮助病人调整心态,同时,亲情护理可帮助病人减轻孤独感;护理后,观察组的癌因性疼痛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这主要是因为安宁疗护方案中的疼痛护理针对病人癌痛进行了相应的干预,可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感;护理后,观察组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实际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SQI评 分 低 于 对 照 组(P<0.05);观 察 组 的WHOQOL⁃BREF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安宁疗护减轻了病人躯体不适症状和心理应激反应,可从生理、心理方面双重减轻对病人睡眠状况和生存质量造成的干扰;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安宁疗护方案中的护理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人性化特点,可为病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护理服务,使病人在临终阶段能够更加舒适,使其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提高。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可有效改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临终期的心理状态,减轻癌因性疼痛和疲乏程度,提升病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疗护因性安宁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国外安宁疗护准入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上海市安宁疗护政策扩散研究
——基于56份安宁疗护政策的文本分析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祖国和谐 家家安宁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采蜜忙
赢来安宁献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