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育戏剧培养中小学生的移情能力

2021-09-12 12:01罗志敏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9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中小学生

罗志敏

摘 要:新课改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戏剧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为素质教育中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际可操作的方法支撑。探讨教育戏剧和移情能力二者的内涵,分析现状,力求为移情能力的培养提出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戏剧;中小学生;移情能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化的人才,更是综合素养均衡发展的全面人才。移情能力作为交際能力培养体系中比较核心的部分,更是能让学生在跨文化情境中更好地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在理解对方意思的基础上找到沟通的平衡点,促进文化交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戏剧教育像其他艺术教育一样,在中小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对人格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于中小学生培养而言,运用教育戏剧对移情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工作要关注的重点。

一、教育教学中“移情能力”的定义

移情是西方美学中的定义。后来,这个定义被用于社会心理学中,称为情感迁移。专家和教授认为,移情是指在言语交流中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构想和理解另一方角色的能力。移情是人际交流中语言表达的关键情感因素。这是与所有人沟通的情感桥梁。简而言之,同理心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打破僵局。在情感上充分了解他人的经历后,接受他人的思想,以了解他人的情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和谐相处。同理心是一种工作能力,可以基于这种认知能力来理解和分享他人情绪状况和状况的资源。

二、教育戏剧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

教育戏剧是在课堂教学或社会发展文化活动中运用戏剧表演方法和戏剧表演元素,使学习和训练的目标可以在戏剧表演实践活动中达到教学目标;教育戏剧的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参与。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可能性,领略知识的意蕴,并创造出新的实际意义。在欧洲国家,教育戏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塑造学生的全面素养和提升学习能力,甚至被认为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我国的教育戏剧正在发展中,但是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教育戏剧的有效性以及塑造儿童全面素质的必要性。因此,教育戏剧将进入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阶段。

三、促进移情能力的培养提升

1.引导学生对教育戏剧的认知

教育戏剧对于学生而言,并非是通过对专业戏剧的编导等方式的处理,以此成长为专业型的知识人才,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教育戏剧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中的情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从而完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为对于教育戏剧工作的开展,教师要首先用自身移情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想法融入自己的心里,体会学生需要什么,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其次,再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学生的心里,以此来感染学生。在进行具体教学工作时,可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播放一些有趣的戏剧形式的视频,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教育戏剧的有趣性。

2.加深对教育戏剧的体会

中小学生认识事物都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思维方式也是构建具体形象。把教育戏剧运用到教学中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每篇课文或者是物理实验,都可以变成生动有趣的戏剧过程。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很多学生可能不能体会邱少云心中蕴藏着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才能忍住火烧时的剧痛一声不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蜡烛等道具,让学生将手指慢慢靠近火焰(不能碰火焰)来感受,这种通过对课程内容探索体会的戏剧模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思维锻炼,更加切身体会干枯的文字内容,融入情境中去,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更加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提高了课堂内容的吸收率,并通过课本中蕴含的情感去熏陶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就能达到比直接教学更好的效果。

3.融合教育戏剧与移情能力的内涵

教育戏剧是具体化的教学手段,当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能为了扮演而扮演,走戏剧的形式,而要走心;对于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情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教育戏剧的精品化、多元化以及生活化,避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开展一些不必要的戏剧教育,让学生对教育戏剧产生随便心理,应打造不同学科的特色戏剧教学,采用多元化体验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在设置戏剧化项目时尽量生活化,所用道具要简单易操作。移情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科学化、长期化的教育戏剧而开始的,两者应有机结合,不能操之过急。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实时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戏剧的进度,让教学戏剧为移情能力的培养添瓦助力。

四、结语及展望

教育戏剧并不是一般意义戏剧技巧化、技能化的体现,而是在引导和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多种灵活动态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其中能激发出丰富而敏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更好地促进与人的交流、沟通,学会与他人更好地相处。对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的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祖林,赵乔.教学中如何实现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 文学教育,2011(12):50-51.

[2]徐静.教育戏剧在学生表现力培养中的运用:以《孔雀东南飞》为例[J].成功密码(综合版),2017.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中小学生
教育戏剧在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教育戏剧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干预研究报告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